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分析
2013-12-01邓扬林萍
邓扬 林萍
在临床上,梗死前心绞痛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因此针对该类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梗死的发生。经临床研究发现,梗死前心绞痛一般包括不稳定型、恶化型以及各型自发性心绞痛,临床需展开急诊治疗[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梗死前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急诊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本院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其急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临床患者,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39例。在对照组中包括男23例,女16例,年龄36~82岁,平均(58.7±14.5)岁;观察组中包括有男24例,女15例,年龄35~83岁,平均(59.2±13.7)岁。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患者入选对照组,双号患者入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等。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接诊后保证患者平卧,给予其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或者是消心痛片(10 mg),针对重症患者给予肌注强痛定(0.1 g)或者是盐酸杜冷丁(50 mg)注射剂治疗。若是患者精神紧张则给予其肌注安定(10 mg)展开镇静处理。选择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葛根素注射剂、冠心宁注射剂、悦安欣注射剂对患者展开静脉滴注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送入专科病房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即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并开辟另外一条静脉通道,给予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在对比分析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取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结果统计[n,(%)]
3 讨论
在临床上,梗死前心绞痛类型包括有不稳定型、恶化型、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几种类型。研究证实,梗死前心绞痛处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其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梗死前心绞痛诱发而来[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梗死前心绞痛患者而言,其发作时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足,无法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从而诱发心肌急剧的缺血、缺氧,且由短暂性变化成持续性。其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血小板或者是白细胞会因此而被激活,功能发生亢进,致使凝血因子含量发生显著增加,甚至是被活化,抗凝因子含量因此而降低,有时还会出现结构异常。机体促凝以及抗凝机制之间失去平衡。造成患者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发生明显增加,增加了血栓的发生危险性。除此之外,患者出现梗死前缺血性胸痛持续性发作后,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致使内皮素出现强烈的缩血管作用,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流缓慢甚至是郁积,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3]。
现阶段在临床上,针对该类患者需要展开急诊治疗,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急诊措施展开治疗,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抗凝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降低。由此可知,针对梗死前心绞痛患者应加强扩冠、解痉、抗凝综合治疗,从而降低血栓的形成几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行了有效的预防,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4]。
[1]姬兰云,王向征,张小顺.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梗患者直接PCI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13(18):456-457.
[2]王家标.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2(6):345-346.
[3]张小瑜,周健,龚红武,等.135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11,14(6):531-533.
[4]陆明起.梗死前心绞痛治疗56例临床分析.首都医药,2012,2(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