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中流行格式“X体”分析*

2013-12-01刘善涛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造词所指语体

刘善涛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亿左右,互联网普及率也将近40%。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民众之间相互交流和交际的重要媒介和平台。新颖的传播媒介,推动着网络语言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生的、形态各异的网络语体成为2011年以来网络流行语中最为耀眼的一部分。从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两大网站在自2011年初至今连续公布的互联网月度十大热词中发现,几乎每月都有引人关注的网络语体跻身其中。部分网络语体还孳生出不同的版本,如“见与不见体”有“婚姻版、加班版、考试版、堵车版、减肥版、跳槽版”等;“私奔体”有“房子版、睡眠版、假日版、人民币版”等。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X体”在月度热词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多,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具体情况见下表:

2011年至今“X体”在互联网月度十大热词中的出现情况

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所公布的2011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娱乐类十大流行语显示,“咆哮体”、“私奔体”入围其中。而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部门最近联合公布的2011年度中国媒体体育娱乐类十大流行语中,则以“某某体(撑腰体、淘宝体、断电体等)”的形式显示其中。

从时间发展进程上来看,首先是网络中因网民的创新心理或某些社会原因出现了一种较为新颖、新奇的表达方式,进而引起网民的围观、模仿和传播。为了更加广泛、便捷地使用这一新兴表达形式,网民们则按照“X体”的框架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命名,即对未知成分“X”进行填充,至此新词“X体”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观察视角的多样性,对同一流行表达形式,也即“X体”的所指内容会拟制出不同的称谓,形成不同的能指形式,所谓能指形式,即语言中同物异名的异形词,如“见与不见体”和“非诚勿扰体”,“微博体”和“围脖体”、“段子体”、“语录体”等称谓的所指内容是相同的。

可见,“X体”的形成、传播和流行经历了一个由所指内容抽象出能指形式,然后所指和能指共同发展,相互推进,最终达到网民广泛认可和普遍流行的过程。因此,对这一网络语言现象的分析也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能指层面,即当前新词语和流行语中的网络流行造词格式“X体”;二是所指层面,即不同的“X体”所代表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风格。

一、网络语体的兴起和流行格式“X体”的发展

修辞学研究中,“体”指“语体,即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传统的语体包括科技语体、公文语体、法律语体、文艺语体等。自上世纪末我国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以来,网络成为语言的一种新载体。语言载体和交流模式的变化使得网络语言的风格和日常语言大为不同,一种新的语体形式——网络语体也随之产生。起初,学者们大多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网络语体的产生背景、原因、表现形式、组成成分、特点、发展前景、规范策略等。随着网络语体的发展和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和网民根据各自的需要开始对不同风格的网络语体进行细化。如于根元先生将网络语体分为艺术语体、媒介语体和聊天语体三类。霍四通先生将“网络语言中直接罗列诸说话人及其话语的语言表现形式”称为“群言体”,并将其分为“采访体”、“比较体”和“娱乐体”三小类。与学者的研究不同,网民在网络的自由空间内不断创新,丰富着网络语体的表现形式,“失意体”、“脑残体”、“蜜糖体”、“红楼体”、“纺纱体”、“梨花体”等各种由“X体”格式新造的不同网络语体的能指称谓不断产生。《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下编)》所公布的年度新词中以“X体”格式所造的新词有“蜜糖体”,《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0)》中增加为“凡客体、微博体、羊羔体、子弹体”。通过对百度网站的搜索发现,以此格式新造的词语有近200个,形成了一个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的“X体”流行词群。眼下,“如果体”、“下班回家体”、“跨年体”、“道歉体”等也已成为时新的网络热词。可见,“X体”已成为能产性和普遍性较强的造词模式,已经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新词语群和流行词语群。把它称为2011年最火爆、2012年最受关注的造词模式应当说是当之无愧的。

二、流行格式“X体”中“体”的意义变化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近年来由造词格式“X体”所造的部分流行新词的所指内涵。

(1)见与不见体:仿照《非诚勿扰2》中一首名为《见与不见》诗歌的格式创作的仿写诗歌体,表述形式为:你……,或者不……,……就在那里,不……不……。

(2)微博体:也称“段子体”、“语录体”,是为了适应在微博上发表短消息而采用的一种短小精悍、简洁幽默的叙述方式。

(3)咆哮体:采用带许多感叹号的字、词或者句子,在形式上表达很强烈感情色彩,类似咆哮以引人注意的一种形式。

(4)中英穿越体:将中文和英文以一种穿越式的组合进行表达的方式,有网友整理了古诗和英语的翻译组合体。

从上述释义中可以看出,“体”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字体”、“文体”、“语体”的意思,向着更加泛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系统性。传统的“体”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淀后所形成的相对成熟的体系或系统,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X体”中的“体”受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网络环境的影响,则显得相对自由,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其指称对象不再限于用书面语或口语写成的成型的文章。可以是一个符号,如“咆哮体”、“鲸鱼体”等;可以是一个词,如“淘宝体”、“听说体”等;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如“子弹体”、“微博体”;还可以是其他的叙述方式。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内部缺少相对严密的体系,只要某一语言形式能够体现出富有新意和个性内容即可称之为“X体”。二是各种不同“X体”的生命力也是不同的。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绵延数月,有的依然大行于网络。

由此,我们将“X体”中的“体”的意义概括为:网友通过网络中富有时代性、新奇性和高点击率的词、短语、句子或句子框架,归纳演绎出来的各种表达方式、手段或风格。

三、流行格式“X体”的语言属性和修辞效果分析

通过对搜集到的、形态各异的“X体”分析可知,在造词格式“X体”中,“X”的词性相对自由。有名词,如“表格、红楼、拼音”等;有动词,如“纠结、遇见、删减”等;有形容词,如“亲密、绮丽、痛快”;有副词,如“大概”;有数量词,如“十年”。其中以名词、动词为主。“X”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人或作品的名字,如“宝黛、琼瑶、马丁路德金、乡愁、大话西游、走进科学”等;可以是短语或小句成分,如“织毛衣、见与不见、如果不学、不相信爱情”等;也可以是数字、字母以及数字、字母、汉字的结合,如“360、LOLI、TVB、3W、装13、hold住”等。可见,在网络这种自由的环境中,“X”的词性、句法成份和书写形式是多样的,只要能起到对某一事物和现象进行命名的作用即可。但是,由于不同群体对同一事物和现象关注的焦点不同,使得同义的“X体”新词数量增多,如“琼瑶体”、“安慰体”和“奶奶体”;“3Q体”、“QQ体”和“艰难决定体”等都是同义词群。

为了简洁有效地创制出适合“X体”的名称,同时也为了收到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造词格式中的“X”多采用借代、比喻、谐音的修辞方式。如“凡客”是由公司的名称指代韩寒和王珞丹为其所做的广告文案,用“凡客体”一词指代以该广告文案为框架的语言叙述方式;把采用带许多感叹号,表达很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比喻成咆哮,把这种表达方式称之为“咆哮体”;把丽华和延高分别谐音化为梨花和羊羔,把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分别称为梨花体和羊羔体,以展现其诙谐调侃的语言效果。其中,借代是网友们使用率最高的方式。

同时,语言的创新是无止境的。某一“X体”之下还可能再分为不同的次“X体”或不同版本,如“淘宝体”之下有“南理工淘宝体”、“警察淘宝体”、“外交部淘宝体”;“校长撑腰体”有“郑大版、河大版、北邮版、哈工大版、东北林大版”等。这些不同的“X体”既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心理的不断创新,也丰富了当代社会的语言,推动着新词语、流行语和新颖的表述形式的不断产生。

四、流行格式“X体”的结构分析

在汉语基本词汇单位的研究中,周荐提出了“待嵌格式”的概念,即“两字交替显现、两字(个别的为多字)交替隐含而需人们在使用中将隐含的字填补进去以成就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准四字格式”。稍后,又提出了“语模”的概念,它指语言中“专用来构造熟语的架构”,如“照X不误”、“将X进行到底”、“别拿N1(村长)不当N2(干部)”、“V(走)自己的N(路),让别人NP(说去吧)”等。在新词语研究中,李宇明提出了“词语模”的概念,它“是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这种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模标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前文中“X体”这个词语框填格式,“体”是模标,“X”是模槽,根据表达的需要,利用“X体”这一模式造出了一大批新词语。在流行语的研究中,刘大为将流行语分为“字形流行语”、“语音流行语”、“词汇流行语”、“套语流行语”、“组合流行语”五类。其中,“套语流行语”是“词汇形式在句法作用下进行组合的结果”,包括充填式和整体式两种。辛仪烨指出流行语的扩散是“从直接使用开始,到语义泛化、格式框填的整体景观”,构建了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其中格式框填分为“话语框填”、“词语框填”和“形式框填”三种类型。

尽管学界在讨论中所使用的术语互有差异,但大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即词、短语、熟语、句子在使用和表达中的制造模式和格式框填。“X体”的能指形式也是一种模式,它属于词语模式,“咆哮体”、“私奔体”、“云召体”等各种网络体都可归入这种模式之中。同时,多数网络体的所指内容也属于不同的制造模式。如“凡客体”的所指“爱……,不爱……,是……,不是……,我是……”;“私奔体”的所指“各位……,各位……,我放弃一切,和……私奔了……”等都属于话语模式,“子弹体”的所指“让……飞”或“让……飞一会儿”等都属于形式模式。因此“X体”在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上都是一种模式,在能指层面上的模式更为稳定,在所指层面的模式则更为多样。另外,并不是每种网络体的所指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有些只是语言表达的特殊风格,如“微博体”、“羊羔体”等。

五、对流行格式“X体”的发展预测

经过近年来网络语言的发展,我们发现格式“X体”已成为稳定的、流行的造词模式。但是,依据这一格式所造的各种新词的接受度、生命力和价值是不同的。有些已经跨出了网络社区的局限,进入大众的社会生活和主流媒体之中,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如“淘宝体”、“hold住体”等;有些则主要适用于网络社区,如“失意体”、“鲸鱼体”;而还有一部分新词则可能会成为随机词和瞬间词,最终昙花一现。但是,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在自由的网络环境和人们创新意识的推动下,总能从各种不同的人、事或行为中发现其独特的样式和风格,从而用新奇的网络语言进行表现,形成特定的网络语体,造出新词“X体”。可以说,由于网络语体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创新,造词格式“X体”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词、潜在词。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测出它的最终命运,但做为一个能产性和生命力极强的造词格式是值得关注的。此格式所代表的不同网络语言表述形式,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释

①月度十大热词中没有直接出现“X体”的形式,却间接出现了其中的“X”或其他相关形式,如“扫地老太太”、“京沪高铁”等。为了说明此流行格式的能产性和影响力,我们也将这种间接形式胪列其中。

[1]李艳娇.2011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01/09/633991_160729490.shtml.2011-11-16.

[2]201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EB/OL].http://book.sina.com.cn/news/c/2011-12-14/1726293679_2.shtml.2011-12-14.

[3]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88.

[5]霍四通.现代汉语“群言体”的分类及其功能[J].修辞学习,2005,(6):23.

[6]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38.

[7]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14.

[8]周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J].中国语文,2001,(6):550.

[9]周荐.“语模”造语浅说[A].汉语语汇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64.

[10]李宇明.词语模[A].语法研究录[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

[11]刘大为.组合流行语考察[J].汉语学习,1995,(2):25.

[12]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J].当代修辞学,2010,(2):33.

猜你喜欢

造词所指语体
遗忘者
关于网络新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火柴迷宫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