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力视阈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3-11-30曾一鸣
曾一鸣
(浙江师范大学 教务处,浙江 金华 324000)
就业竞争力视阈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曾一鸣
(浙江师范大学 教务处,浙江 金华 324000)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试探讨作为高校如何搭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的学生。
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构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体现标志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实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将两者有效结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利用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 实践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多数本科院校在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境不利。在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中,实践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在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大环境下,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考试成绩、轻能力提高,实践教学开展的先天环境不利,导致学生操作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2.实践教学内容不新。目前,多数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内容安排过程中往往很少真正去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用人要求,导致一些课程内容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并且现阶段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给学生授课或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多为纸上谈兵,造成了学生学非所用,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就业竞争力降低。
3.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教学离不开必需的实验场所及实习基地,但是,目前各院校实验设备仍处于滞后状态,许多操作性、探索性实验项目被迫简化为演示性实验。许多实践教学基地大多数也只是挂个牌子,根本没有安排过实践活动,稍好一些的实践教学基地也仅仅是简单地安排一些参观和考察活动,学生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导致自主实习的学生数量增多,专业实习指导不到位情况较多,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降低了专业实习应有的作用。
4.实践教学师资不足。要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必然要求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但要有较高学历,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有与相关行业密切联系的渠道,具备善于实践的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能。由于长期的重理论轻实践以及部分高校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导致师资偏向于理论传授型的居多,能胜任实践教学的师资数量不足,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这一现状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操作性的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不能从教师那里学习到应有的职业能力,造成学校与社会角色转换的断档。
正因为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环境不利、内容不新、质量不高、师资不足的现状,导致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职业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 基于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在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基于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要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过程。同时,通过实践教学的塑造与训练使学生在具备基础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终生受益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1.以加强实践能力为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计划中,要系统、科学地设置实践教学方案,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体系,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业中,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在第一、二学年安排基础实验、认知实验和社会调查等基础性实践环节,短学期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开展社会服务类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等,让学生接触社会,初步了解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在第三学年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践等专业性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参观相应的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接触具体的职业岗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等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把专业实习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积累经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四年全程的实践教学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科融合,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互动,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为创新人才培养创作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第一课堂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就业指导纳入课程,通过类似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在第二课堂定期开展各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和学科竞赛、技能竞赛,通过项目训练,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验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第三课堂建立各级各类实习实践基地,加大基地的建设力度,搭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避免过窄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培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3.以加强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构建过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能力是包含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行
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考虑的重要指标。通过在大学各阶段开展各专业的专业技能考核,将各专业所有课程及相配套的技能训练纳入专业技能考核中,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和努力方向,具备各专业应有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
通过“全程化、多元化、过程化”的基本脉络建构起来的实践教学体系,着眼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从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出发,在普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多渠道、分层次、模块化的组合培养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彭菊香,唐勇奇.以工程素质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探索,2008(6):57-58.
[3]张智钧,潘睿.构建高等工科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8-149.
[4]张从容.高校实践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4):76-78.
[5]冯滨鲁,吴明,王滨芳.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25-27.
ClassNo.:G64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On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SystemBasedontheEmploymentCompetitiveness
Zeng Yiming
(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aing 324000,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ster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could not be replaced by the theory teaching .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could foster students’ manipulative ability,adv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improv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he discuss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construction
曾一鸣,硕士,助理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1672-6758(2013)01-0013-2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