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构建及其意义

2013-11-30,,

关键词:知识结构英语专业多元化

,,

(江西中医学院 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构建及其意义

涂宇明,李涛安,韩露

(江西中医学院 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随着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既懂医学又懂英语的复合型英语教师匮乏的问题日益凸显。拟从国际交流角度,前瞻中医教育未来之发展,研究新形势下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构建及其意义。

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1998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各外语专业要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并选择复合的专业,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受到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1]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外,近些年来中医药院校在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下,不断地改善学校的专业、师资、知识和学缘结构。医学院校开始增设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人文医学为发展方向,营造人文医学环境,发展人文医学科学。其中,不少医学院校的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陆续开设了医学英语专业,培养既懂英语又懂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为适应学校办学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求,许多外语院系都已纷纷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课程。在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EMP)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EMP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型英语教师缺口的日益凸显,研究和建构新型的复合型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大势所趋。

一 中医院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现状

徐晓梅、李娅琳二人的调研结果表明1990年后毕业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是构成目前普通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主力军, 年龄结构相差较大, 缺乏中坚力量, 科研能力弱,学术水平低。[2]而我国英语教育主要倾向于文学、语言学、翻译、文化、教学等方面,这就根本上决定了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现状,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中医发展的需要。

以江西中医学院英语教师为例,我校人文学院共有专任英语教师44人。职称方面,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占大多数,助教职称仅为少数几人;学历上90%以上为硕士研究生。44位专任英语教师中,最初有中医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仅1人(不含我校其它部门有中医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其余教师为传统的英语专业背景(如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英语测试学等等)。年龄大、职称高的师资人数占现有师资人数的比重较小,而中青年教师占总人数80%以上。整体上看,优势与不足并存。优势方面表现为:大部分年轻英语教师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强。不足方面表现为:由于绝大部分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学科背景知识单一。

与此同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英语教师队伍中对医学感兴趣或通过自学已经有一定医学基础的英语老师也不乏其人,此外,大部分英语老师也认识到了该问题的紧迫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医学知识。这就为较大规模的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提供了一片沃土。如,在我校人事处和教务处共同主办,由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基础医学院共同承办的“江西中医学院首期中医双语师资培训班”中,人文学院44位专任英语教师中就有25位教师积极参与中医药主干课程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中医双语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如今,大部分英语教师具备了中医药基础知识,为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的内涵

所谓的“复合型英语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本学科知识具体来讲就是英语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基本知识,也包括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英语文化及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教学知识范围甚广,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具体教学法等。跨学科知识不仅包括相关学科知识,比如心理语言学,而且也包括其他学科,比如,结合中医院校的实际,中医药学科的知识。“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的拼凑,而是教师本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是英语和另一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关键是发挥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优势,以英语为依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简言之,“复合型英语教师”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换言之,英语必须学好学精,专业知识重点则是对选定的专业倾向有比较深的了解,能在专业倾向领域内较准确、流利地使用英语、熟悉中英两种语言在专业领域的互换。用公式来表达就是“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

三 复合型英语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构建

由以上论述可知,构建复合型英语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既有必要性又存在可行性, 因此, 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如何去构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省成本的主导思想,遵循“学校重视宏观把握,部门落实校本培训;合理安排时间内容,全方位多渠道并进;依托本校师资优势,互通有无专业知识;适当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因地制宜小型试点,总结不足与时俱进”的原则下,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引进来的方式。引进少数复合型英语教师。我们可以放眼全球,招揽一批有志于中医事业的留学生、海外华人回国教学,或者引进能够胜任教学的中医英语毕业生。此举尽管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但不大切合实际。引进能够胜任教学的中医英语毕业生目前较为困难,因为国内能够培养中医英语的单位数量有限,招生人数也有限,并且大学英语教师还或多或少存在过剩现象,这使得较大规模地引进中医英语人才不大现实。招揽海外留学生或海外华人在目前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所有这些令“走出去方式”、“教师自主学习方式”和“定期集中培训”成为可能。

2.走出去的方式。目前, 绝大多数学校在采用“走出去”方式时,被送去培养的对象大部分都是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而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老师却为数极少。采用到国外留学或者是到师范类大学培训强化英语课程,实践证明,这样的培训耗资较大而效果也未必理想。结合中医院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对在岗英语教师进行调查,选拔具有一定中医基础或兴趣爱好的教师到实力相对较强的医学类兄弟院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进修中医学(中医外语)硕士研究生课程,具体方案可以参照各学校教师进修制度。这种方式能在较短的一两年内进行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但同样耗资较大且被派出去的教师无法同时在原单位任教,所以,考虑到学校经费和工作量的因素,有时也比较难于实现。即使有机会派出去,可能受益的教师人数还是有限的。当然待这些“走出去”学有所成的教师返回原单位后,就可以帮助更多的教师进行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3.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教师个人所担任课程不相冲突的前提下,学校鼓励教师借助书本、有关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或到本校教学班去旁听中医学科主干课程。并在规定时间接收专业教师考核,成绩存档,以备日后作为开展医学英语、双语教学或相关教学活动的凭证。对学校而言,这种方式耗资最小,而且教师同时还可以完成工作量。但自学完全陌生的医学知识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对本来工作很繁重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且教师的成长过程耗时长,需要有十分的耐心和毅力。此外,在自学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地方不懂或有疑问,若无导师的指导估计很难解决问题,延缓了自学的进度和质量。所以,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在导师指导下的教师自主学习方式。即,给每个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师配备一个医学导师来指导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师学习医学知识。这样的话,就给导师无形中增添了不少工作量。因此,另一种更理想的方式是“教师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相结合。这样,耗资较小,既可以减少自学的难度,又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有更多的英语教师受益并快速成长起来。

4.定期集中培训。作为中医院校,我们可以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在学校大力支持的前提下,依托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教师或返聘离退休老教师,利用寒暑假、甚至周末对相关英语教师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医学类主干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结课时进行考核,成绩存档,以备将来评定医学英语教学、双语教学资格做参考。利用本校的医学师资优势对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全面系统地补充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寒暑假时教师都比较空闲,进行集中强化,既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又有充沛的精力。一个导师授课全班受益,耗资较小、周期短、形式灵活、因校制宜且受益面广。此外,定期集中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这样平时通过“教师自主学习”方式已经具备了一定医学基础的英语教师,可以在集中培训的时候把平时自主学习中的疑点一一解开,真正消化平时自学的知识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引进来、走出去、教师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是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四大主要途径。每种主要途径都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彼此独立、各有优势,又相互促进。可采用单一途径,也可多途径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如下图所示,四种途径彼此独立,在此基础上,引进来、走出去、定期集中培训又对教师自主学习形成合力。待少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定期集中培训等途径学有所成的教师回到原岗位时,就可以实现“传帮带”的作用。总之,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采用。

四 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意义

复合型英语教师作为专业化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语言文化学习的指导者,其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英语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知识结构的需求这一角度出发,英语教师在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基础上,力求掌握相关学科或跨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辛勤耕耘。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需要一桶甚至更多的水。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有利于造就更多的多学科知识复合型医学英语人才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为医学教育的国际接轨,尤其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对外交流,铺垫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医学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

对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来说,英语语言学习和医学知识结合,教师外语能力和专业发展得到融合,医学知识的补充,使得他们既能发挥英语专业的特长又能把它融汇在医学知识的教学上,把英语和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从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学习效果会更好,避免了学生厌学及学校资源的浪费,更能培养出在医学英语听说读写译诸方面都拥有较高水平的符合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 21世纪的医学专门人才。

3.有利于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方向(EMP))的教学。

英语专业(EMP方向)除了要以英语为基础外,还要以医学为核心,怎样有机地融合英语和医学方面的知识的教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话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造就出一批既懂医学又擅长英语的老师。可使传统英语教学的部分内容和医学接轨,把医学类材料融入到泛读,听力,翻译之中,从而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地接触医学英语。如,传统的翻译教学可着重以医学材料为重心,也可开设《中医英语翻译》类课程。

4.有利于大学公共英语以及其它双语课程的教学。

通过培养既懂医学又懂英语的复合型师资,为大学公共英语以及双语教学储备了理想的师资。对公共英语教师来说,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内在教学中补充医学英语方面的材料,以激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公共英语学习和医学英语学习的连贯性,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一旦通过以四、六级考试,英语就束之高阁,再无用武之地” 的脱节现象。对于部分双语课程的教学,师资薄弱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授课教师要么英语专业毕业, 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讲授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或是医学专业教师授课,虽医学知识丰富,却不善于从语言角度施教,口语水平较差,使语言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难以实现。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复合型英语教师可以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

5.有利于课程改革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对提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如今大学新生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鉴于此,可以适当调整原有课程的设置,对于英语成绩较扎实的学生或班级,可以考虑到第四学期重新分班或适当减少大学公共英语的比重而增加相关医学背景的知识,便于和高年级开设的医学专业英语相接轨,保持英语学习的连贯性。

五 结 语

在新的形势发展下,立足学校实际情况,从对外交流国际接轨高度上前瞻中医教育未来之发展,研究新形势下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具有理论的高度性和视野的前瞻性。充分利用中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因校制宜地进行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改革现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对医学教育的国际接轨(尤其是中医药的对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其他高校实行有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性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Z].1998.

[2]徐晓梅,李娅琳.高校英语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56-58.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ConstructionandSignificanceofDiversifiedKnowledgeStructureofMulti-skilledEnglishTeachersinUniversitiesofTCM

Tu Yuming,Li Tao’an,Han Lu

(College of Humanities,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China)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education, the shortage of multi-skilled English teachers who know both medicine and English has bee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angl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on the basi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CM educ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diversified knowledge structure of multi-skilled English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of TCM.

Universities of TCM;multi-skilled English teachers;diversified knowledge structure

涂宇明,硕士,讲师,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涛安,硕士,教授,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教学法。

江西中医学院校级课题“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1672-6758(2013)01-0075-3

H319

A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英语专业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