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与范式
2013-11-30李克钦
李克钦
(仰恩大学 社科部,福建 泉州 36201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面临选择上的无所适从的现代性危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展开研究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学术界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并不多,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本文拟以文化认同的学理依据为逻辑起点,分析大学生文化认同面临危机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和范式,以期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绵薄之力。
一、文化认同的学理依据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基本指标。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属于价值观范畴,因此,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观认同。
1.文化认同的选择
区别文化认同的指标因子不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基于其社会性质和文化特征。社会性质和文化特征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一国统治阶级在长期的统治过程中根据阶级利益的需要最终确定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国统治阶级的构成及其利益需要不同,所以,各国的文化认同也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国统治阶级及其利益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分化与重组,这种分化与重组又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向度和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文化认同的变化表现为作为文化认同主体的人对不同文化认同的选择,即对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选择。
在开放、多元的全球文化场域,代表不同价值观的各种文化类型各展特色,竞相发挥其独特性和比较优势,让人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去甄别、评判和选择。文化认同主体对不同文化的自由选择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2.文化认同的现代性危机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产品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等文化活动日益突破传统的疆域和模式界限,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无国界传播和多元文化同台竞争的格局。在这种新的格局中,传统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和向度与新时代、新环境、新认同主体等要素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裂痕,这种裂痕导致了文化认同的现代性危机。所谓文化认同的现代性危机就是在多种文化面前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感,即“对文化认同内容产生疑虑,对文化认同选择产生犹豫的一种状况”[2]。
文化认同的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否定。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具特色、最重要和最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期存在与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国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文化纽带。文化的跨境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同场域竞争会导致部分人依据新的价值标准对传统文化妄加批判和否定,这种过度的批判和否定会动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其次,文化认同结构失衡。在文化跨境传播过程中,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积极推行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政策。强势文化对主流话语的垄断、对弱势文化的过分挤压,会使传统文化认同格局被迫发生某种改变,这种被动改变导致文化认同生态结构遭到破坏、文化认同结构失衡。最后,文化认同迷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人们在尽情享受文化产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亦被随之而来的文化“普遍物化”问题所困扰。文化“普遍物化”不仅为“物化”提供了指标和工具,而且还造成文化认同的主体——人的“自我被异化和自我的丧失”[3]。人的“自我被异化”与“自我的丧失”最终导致文化认同的迷失。
面对文化认同选择向度增加和文化认同现代性危机的双重压力,有识之士对未来的文化认同建构充满了焦虑和期盼。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文化认同向度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厘清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构予以必要的引导,不论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及根源
1.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大学校园里,文化建设成果同样显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校园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设却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尤为突出。
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时间与空间普遍分离。在大学生的认知世界里,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联系发生断裂,只剩下孤零零的现实存在。现实世界的富足与安逸使部分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历史、透视社会、反思传统文化和扬弃各种传统的兴趣与动力。面对厚重而又艰深的传统文化,他们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和研究,反而更加愿意活在当下的快乐图景之中。2009年4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樊娟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5所高校的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当被问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必要时,其中5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37%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根本不感兴趣。[4]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间,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已绝非个别现象。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国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可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认同挑战。2009年4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樊娟对5所大学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50%的学生信仰自由主义,27%的学生信仰宗教,只有16%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4]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正面临被弱化的危险。
2.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之根源
造成大学生文化认同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3个根源。
(1)社会根源。当今世界存在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在数量上占优势,而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数量上居于劣势,并且,当今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就发展历程而言,资本主义经历了萌芽、制度确立、欧洲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恢复与重建等发展阶段,历时500余年,屡经调整与整合,社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而社会主义制度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到现在为止,历时尚不足100年,并且在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曾遭波折和反复,以至于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态还未定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意识形态而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根本对立、互不相容——核心是维护还是消灭私有制,因此自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之日起,资本主义国家就对之进行长期不懈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冷战以及和平演变等。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一时陷入低潮。面对两种不同的社会图景,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疑惑,这种疑惑自然会影响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
(2)认识根源。总体而言,当前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二战之后的调整与重建,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社会矛盾亦趋于缓和,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对资本主义要有一个清晰、全面、准确的认识。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表面风平浪静,然实则暗流涌动,斗争时刻都在发生。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更没有消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虽然较之过去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由于资本家依然垄断着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劳动者依然没有摆脱被剥削被掠夺的命运,只不过形式上更加隐蔽而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雄厚的国家实力,积极向全世界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但是他们所极力倡导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并没能帮助其他国家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反倒成为个别霸权国家积极干涉别国内政的有力武器。在干涉别国内政时,为了自身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经常面目狰狞、丑态百出,根本不会顾及被干涉国家人民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推行经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没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崛起,反倒演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无情地剥削和掠夺,最终导致发达国家愈益发达,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苦,致使反全球化运动风声鹊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力推市场经济,依靠对市场标准的话语权,常常利用双重标准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横加指责。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大学生仅仅依靠自身有限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很难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没有准确认识资本主义,也没有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就对之进行简单对比,自然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自然会影响到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文化认同。
(3)历史根源。清朝中期以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陷于停滞,封建社会日趋没落。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经历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建立起来。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为了寻找更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踏上了疯狂的侵略之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落后、腐败无能的清王朝自然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竞相侵略吞食的对象。在拼死抵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中国部分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逐渐认识到与西方国家在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纷纷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西体中用”,在此形势之下,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漫长路程。开始时中国人学习的目标是不确定的,曾经先后向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学习,但是都没能成功;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开始了一场声势更加浩大的向苏联学习的运动,最终因为中苏关系破裂学习又无果而终。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中国重新掀起了向国外全面学习的热潮,外国文化也成为先进文化的代名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中国人对国外技术和文化的过分推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情批判和过度否定,都超出了应有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屡遭批判与责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愈发无足轻重;对外国文化的过分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与否定,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
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出现问题,就个体而言,将会影响到其未来的文化认同向度和成长方向;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认同在特定时期出现危机既可能导致政治上的上层建筑重组,也可能导致民族文化断裂。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
1.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
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就是指文化认同建构的方向和维度。基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客观现实,从文化安全和文化独立性视角出发,审视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构,以期重新打造他们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
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不仅是各种价值观相互冲突和相互否定的过程,还是认识主体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自由选择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各种价值观的相互否定和无序竞争格局,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广泛认同,亟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文化认同建构向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构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整合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信仰、价值追求等进行引导,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个清晰了解和准确定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有力量,使之体悟到“文化成为社会成员内在的和外在的行为规则”[5]的深刻含意,方能使他们最终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当然,每一种文化和价值观都有给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亦是如此。在引领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价值观,为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就需要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导向功能和规范功能,同时又要以开放的态度对文化多样性存在和文化多元化发展保持尊重,在对人们文化认同的多元选择给予支持和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功能,积极吸收其他文化和文明中的有益成分,努力推动现有文化观念、文化规范和文化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扬弃其中过时的、不能引领时代前进的、对现实没有实际指导价值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先进内容和优秀文化的特征。
2.文化认同建构的范式
笔者从文化认同建构与国家文化建设及大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关系入手构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模型,见图1。
图1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模型
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文化要想得到更多和更高的认同,必须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为基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会促使文化认同主体形成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繁荣的文化在面临现代性选择时,才能彰显其比较优势,获得认同主体的更多认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与文化认同是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能促进文化认同主体形成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认同度;另一方面,文化认同的确立又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从认识发展规律方面来讲,文化认同的产生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即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认知是对一种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是认识文化的初始阶段,也是文化认同形成的起点。文化认知既是一个阶段,又是一个过程,是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经过文化认知,认识主体才会对该文化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然后,就比较容易进入到更高层级的文化自觉阶段。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6]。文化自觉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文化自觉是在文化认知基础上对文化的甄别与抉择,是文化认同构建的关键步骤。文化自觉的继续深化就会进入到文化自信阶段。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指认识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既包括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的理性审视,也包括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与借鉴。文化自信是文化认识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文化最稳定的信仰和选择。只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才能产生稳定的、恒久的文化认同。
四、结语
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动力;也只有建立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并确保社会主义永不变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在当代大学生中建立广泛、牢固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度,努力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积极学习和充分研究,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形成稳固的、恒久的文化认同。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
[2][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6):17.
[5][美]菲利浦·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9.
[6]费孝通.中国文化的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