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简单的教育

2013-11-29申林

教师博览 2013年3期
关键词:瞎子儿子家长

申林

这么多年,一直记得少时那个炸弹般的喜讯:前院瞎子的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当年小城第一个考上清华的状元!瞎子自幼就盲,不认得字,老婆生完孩子就撒手人寰,瞎子靠街头摆卖茶水点心拉扯儿子长大。消息炸开了锅,很多人纳闷,瞎子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

当我也成为母亲、面临教育孩子的诸多难题时,请教母亲,她拿出瞎叔作例子:瞎叔的儿子考入清华,大学毕业进入国际名校,归国后发展得非常好,这都源于他有一位好爸爸。瞎叔身世凄惨,但从未自暴自弃,每天哼着小曲去卖茶水、小吃,每天粗茶淡饭,对着儿子笑,每天都陪着儿子散步、读书,他所有的希望就是儿子健康成人。瞎叔虽然眼睛看不见,心却亮堂得很,人间真善美,他一样不缺。瞎子懂中医,别人有个三长两短求到他,把个脉,开个方子,却不收费,他说自己在帮人而不是行医;瞎子懂易理,经常为他人指点迷津,按当下的说法是心理治疗师帮人输入正能量。瞎子贫困但有尊严,简单但很给力。他儿子正是在这样纯净的空气、简单的爱中长大,不喧嚣、不脆弱、不恐慌、不攀比,随缘就机,像一棵韧草,从容度过坎坷,书写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之路。

网上有一位与瞎叔同样经历的男人,人送外号“练摊帝”,用300块钱摆地摊卖衣服,一年赚了15万。“练摊帝”的名言是:“我不拼爹,我拼儿子!”他坚持自己信念,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陪伴和教育儿子。

真正的爱,不是给予好吃好穿好条件好环境,而是身体力行地引领孩子持拥爱心,坚守质朴,以泥土般的真实,投入生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伴随孩子成长”,就是秉持最简单的教育。女儿学书法,我每次都陪她,一起练习,一同分享。研究字体结构,领略书法境界,品味个中甘苦。有一次因为熬夜加班太累了,我写着写着竟然睡着了。女儿见到了,也不叫醒我,而是一直在默默书写!如今,她的书法逐渐进步,学习成绩也不错,令人欣慰。我的行为得益于父母,少时没有条件“孟母三迁”,父母唯有要求我坚持在做作业时,不看电视,他们也不看,坚持到做完功课为止。而我现在也身体力行,陪着孩子。

中国98%的家长都存在“错爱”现象,把爱的方式等同于爱的本身。比如给孩子最时尚的玩具、读最好的学校等,这些仅是爱的方式,并不是爱的本身。而家长们也经常为爱开条件,比如要求考试得前几名、考上什么学校等。当无私的爱成为一场交易,必然导致扭曲、变形甚至冲突。

“爱我就陪陪我……”某天,听一位小朋友含着口水吐字不清地一遍遍哼唱这首歌曲时,我没有笑,却眼含泪水。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自己为孩子付出太多,并没有得到多少回报。可是,我们又何曾重视过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据说,在传统上以男性权威著称的以色列,夫妇都参加工作的占95%,但在家里,夫妻照看孩子是一道很自然清新的日常风景。他们一直保持在每周的安息日,父亲给孩子单独谈心的习俗。家庭教育中,母亲像是一条潺潺的溪流,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父亲则是一座伟岸的高“山”,给孩子权威感、纪律感和目标感。父母的结合,就是高山不语,流水淙淙。既有登高望远的景致,又有上善若水的情怀,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品性不言而喻。

“谁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手指头”,爱的教育,就像空气,越是简单越开心健康、充满张力。这是一种需不断习得的本领和本质,不是与文凭、学位、地位、成就成正比。瞎叔能够培养出高材生,大学教授也未必能。家长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观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简单、高尚、勤奋、善良与快乐,也可照见复杂、卑微、懒惰、贪婪与痛苦。所以,作为家长,你要“管住”自己,为了孩子,为了爱,时刻给自己戴上“紧箍咒”,谨小慎微、谨言慎行,用思想和行为铸就一道堤坝。其实,家庭教育如此,大而化之,对于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集体乃至国家来说,宣传教育亦如此。

无论多么苦和累,都要聆听生命的内在节奏,记得旋律和微笑,闻闻鲜花和野草,触碰大地和昆虫。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生的电影里最好的演员和风情,音乐和色彩,背景和道具。而你健康的心,是发动机!

(摘自2012年10月9日《羊城晚报》)

责编:熊春阳

猜你喜欢

瞎子儿子家长
打儿子
家长错了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们都是瞎子
我们都是瞎子
我们都是瞎子
我们都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