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文化素养教学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2013-11-29李嫦媖李晓坤

关键词:商务英语交际人文

李嫦媖,李晓坤

(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在中国,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其本科专业规模已初步形成:截至2010年初,在全国900多所开设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750家开办了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但调查发现,其课程设置体系还不够成熟,对于商务英语的理解与界定也不尽相同。目前,多数专家学者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的视角对商务英语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王兴孙指出:“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门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1]由此,可以将商务英语理解为商务活动或环境中所使用的英语,即“English for Business”或“English used in Business contexts”。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是从事商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商务活动本身也决定了语言的使用特点。商务活动的实质特征是要掌握商务活动的有关知识、清晰地认识其规范和程序、娴熟地运用语言策略。因此,商务话语中商务知识、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3者密不可分。在《商务英语的界定》一文中,张佐成和王彦对商务英语做了如下界定:“商务英语是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了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2]他们认为,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变体。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经济、贸易、财会、法律和文化等诸多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商务英语是上述学科部分内容的综合而不是全部内容的总和,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和人文教育所提供的人文素质结合在一起,共同造就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英语人才。因此,作为一门复合型专业,商务英语所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程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国际环境中成功地使用英语从事各种商务活动。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素养方面的课程,并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对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与文化素养教学的关系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一词中business是一个“大商务”概念,不仅可以理解为生意或经营业务,也包括所有非私人的公务性活动。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对于这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许多大学都在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何将语言学习与商务知识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专业。经过不断的摸索,当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概念也在逐渐趋于统一:“商务英语专业是以英语和经营类(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贸易)等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主修内容的应用型、交叉型、多门类的复合型学科。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具,独立、熟练、直接、有效地进行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型人才(张武保,2007)。”因此,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绝不可以是简单地商务+英语,而应该涵盖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等课程。

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学家做了大量研究,目前所达成的共识是语言学习必须与文化学习同步进行。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生存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和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践知识。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关系已经得到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学家的普遍认可。在中国,英语只是一门外国语(EFL),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通常是在具备相当程度的英语语言能力后才开始学习英语文化知识。可见,人们对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李润新在《论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文化教学》一文中指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必须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唯有把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才是完全的教学,否则就是不完全的教学。”[3]142所以,文化教学对外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文献研究以及多数人对商务英语的认识焦点都集中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方面。《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2012)》的创新点是提出建立以下课程群: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课程约占50%~60%,商务知识课程约占20%~30%,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约占5%~10%,人文素养课程约占5%~10%[4]。其中,人文素养课程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首次被单独列出,可见在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中,它与语言知识同等重要。

为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观点,课题组向不同年级的在校生发放了近280份问卷调查表,对收回的257份有效问卷调查表中的几个主要问题(7.课程作用,8.学时满意度,9.教材评价),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一)第7题:通过这类课程,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A.学到了一些商务专业词汇;B.可以阅读商务专业文章并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C.掌握了一些实用的翻译与写作方法;D.提高了自己商务英语的听说能力。

表1 课程作用

通过学习人文素养类课程,56.8%的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可以阅读商务专业文章并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实用的翻译与写作方法。由此可见,人文素养类课程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第8题:你对当前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总学时安排满意吗?A.满意;B.不满意,认为人文素养类课程学时占用太多而商务英语专业课时间太短;C.不满意,认为人文素养类课程占用的课时太少。

表2 学时满意度

在这个问题上,45.9%的调查者认为满意,30.7%的调查者选择了不满意,认为人文素养类课程学时占用太多而商务英语专业课时间太短,21.0%的调查者选择了不满意,认为人文素养类课程占用的课时太少。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学时安排比较满意。

(三)第9题:你对现在使用的商务英语教材总的评价是什么?A.枯燥;B.一般;C.还行;D.很好。

表3 教材评价

对这一问题,37.7%的调查者认为一般,49.0%的调查者认为还行,8.2%的调查者认为很好。通过师生座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对目前使用的《体验商务英语》第3、4册比较满意;但是同时认为,课本缺乏与课程配套的人文素养内容的相关课件,课文的文化知识注释较少,不太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文化知识。

笔者对收回的33份针对毕业生的有效问卷调查表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第1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是否相符,69.7%的调查者选择了基本相符。

第2题: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除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知识是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通过对以上统计数据及调查表其他方面的分析,课题组认为:

1.69.7%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基本相符,说明现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可行,有一定的借鉴性。

2.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知识应该并列成为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最基本的要求。由此可见,增加人文素养类课程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3.54.5%的被调查者看好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15.2%的调查者选择了非常看好。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复合型商务英语毕业生是用人单位渴求的人才,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因此,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将文化素养课程教学贯穿到整个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加强与之相关的文化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文化素养课程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问题是:在以往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具体的英语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更多关注,文化素养课程教学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从人文素养的培养角度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与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缺乏了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量事实证明,国际贸易实践中所产生的许多误解与摩擦并不是由于技术或质量原因导致的,而是由于在语言交流中双方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胡文仲先生对28位外籍教师的调查结果同样很能够说明问题。“26位(约占93%)认为他们和中国学生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有15人(约占53%)认为文化错误要比语法错误更难以接受。”[5]126-127可见,人文素养教育是从事商 务英语教学人员必须长期面对且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二、文化素养课程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英语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文化素养知识是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在257份有效问卷调查表中,56.8%的学生认为通过文化素养类课程可以提高阅读商务专业文章水平、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初步提高翻译水平。研究发现,文化素养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理解能力

当学习《Market Leader体验商务英语》第3册第3单元 Travel[6]86-102时,学生们通过文化素养课程所积累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其脑海中会形成一幅幅画面,它们能迅速简化对课文理解的全部过程。从旅行目的、方式、兴趣到旅行条件、历史、结果,在原有文化知识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整篇课文。事实上,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非自身文化的语言材料,他们必须利用自身所积累的相关背景知识来尽量简化理解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时,他们虽然认识阅读材料中所有词汇、短语,也能明白其中的语法现象、句子结构,并且读懂所有句子,但还是不明白材料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文化知识的欠缺。例如:In the early 1600’s,agroup known as Separatists lived in England.They were people who wanted to worship God,study the Bible and pray,but the English laws didn’t allow them to worship as they desired.They were hunted down,beaten,and locked up.Eventually,they heard about freedom of religion in Holland,and planned to escape.After much hardship,they were allowed to leave England.Now called Pilgrims,they lived in Holland for 12years,but left because they couldn’t stand the hard life,and they couldn’t work their own trades.So they hired the Mayflower to carry them cross the Atlantic to a new land in America[7]209.这段语料结构流畅、语法连贯、词汇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字面意思,而要真正弄清楚其内容所涵盖的意思却不很容易。因为材料里涉及的一些词汇,如Separatists,Pilgrims,Bible,Mayflower等与美国民族历史、文化及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通过文化素养课程对美国早期移民的成因有所了解,那么在阅读时,他们的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这样的情景:17世纪英国清教徒遭受封建王朝的迫害,租了五月花号船,万里迢迢穿越大西洋,最终来到美洲定居。这样,他们就能非常迅速地理解材料内容了。

(二)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课程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新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对那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材料往往读得快也记得牢,而且还会主动提出问题或搜索有关文化信息。例如:Unit 13Cultures中的Business across Cultures[6]243一文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关的文化知识内容。在进入课文之前,教师通过幻灯片视觉刺激和提问等形式来激活学生所积累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兴趣,激发他们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交流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激活学生的文化素养知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查找有关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拓展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

(三)促使学生动手搜索参考资料

根据图式理论,人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而且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里。新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以不断归纳分类总结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的。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向学生输入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点,通过文化素养课程帮学生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储存积累新知识,巩固已有知识,在不断丰富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将其系统化地储存在大脑里。为获取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必须不断地动手查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他们积累的知识信息越多,对知识的搜索愿望也越强烈。

在学习 Unit 1Globalization[6]6-22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找有关 Mc Donald’s与 Malan Noodle,Benz、BMW 与 Cherry、Lifan,Adidas、Nike与LI-NING、ANTA等品牌的文化历史渊源及相关资料,学生们也确实查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包括语言内容、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4个方面。如果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商务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商务活动本身充满了交际场合与机会。从事商务活动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学生只有具备相当的语言交际技能并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什么人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才可以顺利地参与各种商务活动并获取成功。在当前及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着眼于词汇和语言点的讲解与测试,更多地强调语言内容与语言技能而忽略交际技能与文化素养知识。问题是:英语作为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交际能力的工具,不仅应该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将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传递到学生手里,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人文意识及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因此,课题组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通过文化素养课程增强学生语言得体性的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商务交流活动中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应该充分利用目前使用的商务英语教材中有关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内涵和科学知识的内容,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进行。当今世界,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多,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的交流与合作。文化素养课程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更多的中外文化差异。因此,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是了解东西方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商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证明,影响学生英语语言理解速度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文化知识的缺失。以调查问卷第15题为例:你发现现在学习商务英语的最主要的障碍在于:A.商务英语专业词汇量太小;B.商务英语文本的理解能力差;C.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水平低;D.商务英语的听说能力差距大。在被调查者中,有69.7%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选择了B。可见,英语文化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取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例如:New words came with the Germanic tribes—the Angles,the Saxons,etc.—that slipped across the North Sea to settle in Britain in the 5th century.Together they formed what we call Anglo-Saxon society.The Anglo-Saxons passed on to us their farming vocabulary,including sheep,ox,earth,wood,field and work.They must have also enjoyed themselves because they gave us the word laughter.The next big influence on English was Christianity.It enriched the Anglo-Saxon vocabulary with some 400 to 500words from Greek and Latin,including angel,disciple and martyr.Then into this relatively peaceful land came the Vikings from Scandinavia.They brought to English many words that begin with sk-,like sky and skirt.But Old Norse and English both survived,and so you can rear a child(English)or raise a child(Norse).Other such pairs survive:wish and want,craft and skill,hide and skin.Each such addition gave English more richness,more variety[7]293.可以看出,文中并没有什么怪僻词汇也未涉及任何复杂的语法,但如果学生对英国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一无所知,就无法立即判断出“Anglo-Saxons”“Vikings”“Normans”等词汇的意思,从而会制约对整个段落的理解速度。

因此,如何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成为商务英语教学人员必须长期研究的主题。课题组认为,一门ESP类型的商务英语课程不可能承担所有文化知识和信息的导入。首先,有必要设置一系列的英语语言文化和母语语言文化课程,如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欧洲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等,这类课程能够系统地提供大量有关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其次,充分利用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中许多课文和文化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学生们在学习这些原文课文时,除了必须学习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还应了解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多年来的《Market Leader体验商务英语》和英美文化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组认为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充分利用商务英语专业课文资料中的文化知识点(cultural notes)

通过教材抛砖引玉,能够激发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差异的兴趣。通过不同文化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并积极探索课文资料中的文化差异点能够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所有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点和语言点,进而产生主动探求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内容。以《Market Leader体验商务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3册第13单元Business across Cultures[6]243为例,课文内容讲的是不同民族、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文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都较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其字面含义。而真正理解文本所涵盖的文化信息,教师需要对课文内容做广泛拓展,目的是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节日庆典、经商思维定势、重要的语言禁忌等,也可将中外文化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的内涵。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为避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知识点了解出现支离破碎或不连贯的感觉,可以采用归纳总结法与学生共同对所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归纳。以《Market Leader体验商务英语》第3册的第1、3、11单元“Globalization”“Travel”“Change”[6]为例,这3篇课文内容分别涉及商务全球化、旅游以及飞速变化的时代,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文化信息面广量大。这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课文学习之后,对所学课文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信息量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那些蕴涵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文化背景知识信息。

(二)利用文化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态度有待于调整,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不全面;文化习得的途径之一——文化选修课所涉及的文化项目不够丰富。这些都是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亟待改进的方面。从调查问卷第2题看,在对当前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总学时安排是否满意这个问题上,虽然有45.9%的学生认为满意,但仍有21.0%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认为人文素养类课程占用的课时太少。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希望合理安排一定的人文素养类课程。从调查问卷第3题,即对现在使用的商务英语教材总的评价来看,37.7%的学生认为一般,49.0%的学生认为还行。学生普遍对目前使用的《体验商务英语》第3、4册比较满意,但是教材中缺乏与课程配套的人文素养内容的相关课件,课文的文化知识注释较少。可见,多数学生渴望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增强人文素养内容的渗透。

课题组认为,利用课堂文化教学建立外语学习者文化意识的体系比单纯的讲授课文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结合商务英语课的教学实践,建立文化意识培养框架以促进外语学习者的文化学习非常必要。同时,针对课内和课外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课题组提出采用合理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即选修课内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包括文化讲座、电子信息呈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文化探究等,选修课外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包括文学阅读、报纸浏览、录像观看、网络查询和跨文化交流等。第3学年设置的文化选修课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商务英语语言学习中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所传递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越过由于文化干扰所造成的英语学习的障碍。可以说,文化选修课对商务英语教学能够产生相当的积极影响。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广泛查阅有关英语文化方面的资料,利用因特网或阅读指定书目来获得那些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关材料和信息。这样在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通过学习语言来获取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英语语言领域,则要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对英语文化的欣赏能力为前提,在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欣赏原作的能力。如果学生的语言基础太差,对英语文化没有任何鉴赏能力,那么一切将沦为空谈,因为无论课堂氛围被营造得多么惟妙惟肖,教师讲得多么绘声绘色,都不能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意义。只有通过欣赏文化、学习英语,才能从实质上用活的方法去学习活的语言,并进行活的使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既学习英语又提高文化素养,应当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样重要。商务英语作为复合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需要较高程度的英语水平(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还要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各项商务活动。一门ESP类型(专门用途英语)的商务英语课程不可能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素养课程,并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对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只有特别注重将文化素养课程教学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才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文化素养课程在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商务英语语言教学中文化素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1997,(1):24.

[2]张佐成,王彦.对商务英语的界定[J].国际商务,2002,(6):51.

[3]李润新.论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文化教学[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外语,2009,(4):4-9.

[5]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科顿.Market Leader体验商务英语(第3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李荫华,王德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交际人文
人文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