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娜贝尔·李》的韵律美赏析

2013-11-29

关键词:诗节读音节音韵

殷 翔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安娜贝尔·李》的韵律美赏析

殷 翔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安娜贝尔·李》是爱伦·坡写的一首悼念早逝爱人的挽歌,诗中诗人运用了各种韵律手段将韵律美融入到诗歌之中从而渲染出忧郁伤感的氛围,突出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怀念和感伤之情这一主题。试从音韵和节律两方面来对这首诗的韵律美进行赏析。

爱伦·坡;韵律;音韵;节律

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 《安娜贝尔·李》是诗人辞世后才发表的一篇诗作,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女主人公安娜贝尔· 李人们普遍认为是坡的妻子弗吉尼亚,这首诗中充满了诗人对年轻美丽的爱人逝去的悲痛和忧郁之情。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诗人认为,“人世间最令人伤感的莫过于死亡,而最具诗性的莫过于自己钟情的年轻女子的死亡,因为这一刻最接近美。”(刘守兰,2002)所以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对诗歌的意境美进行了极力打造。于此同时诗人也不断追求诗歌的韵律美,他认为真正的诗是“美的有韵律的创造”(常耀信,1990)。本诗中诗人就运用了大量的韵律手法创造出音乐美来突出该诗的主题。

一 英语诗歌中的韵律

诗歌的韵律主要包括音韵和节律两个方面, 而音韵主要指押韵和语音拟声,节律指节奏和格律(柏学翥,1997),音韵和节律都为诗歌带来了音乐美。音韵的功能在于将诗歌中涣散的声音联络贯穿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曲调。节律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最基本形式,诗歌中的节奏就如音乐中的节拍,是体现诗歌韵律美的一个根本因素。以下就从音韵和节律两方面对英语诗歌的韵律进行探讨。

1.英语诗歌中的音韵。

从押韵方式上来看,英语诗歌中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头韵,尾韵和谐元韵。头韵是指每一行诗或一个句子中相邻词的起首字母发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尾韵, 也称韵脚, 指的是每行诗末尾押韵。谐元韵即诗行中单词的重读元音的重复, 一般出现在同一诗行中。

除了押韵的方式,语音拟声也是实现诗歌音韵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利用模拟自然声或利用语音的恰当排列, 可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的作用(柏学翥,1997)。在英译诗歌中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一种是通过拟声词的使用来对自然声音模仿,这样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另一种则是通过音素的音色来暗示某种意思使听者产生联想。虽然音素的音色和意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根据音素的发音特征,语言学家还是根据音素的音色效果进行了划分归类。比如Leech(2001:98)认为,辅音可划分成柔软和刚硬两类, 元音可以划分成洪亮和脆薄两种。

2.英语诗歌中的节律。

英语诗歌的节奏依靠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组合排列,即通过声音的轻重强弱来实现,其中以重读音节与相邻的非重读音节构成一个格律的单位——音步。根据音步中轻、重音节的排列形式我们可以将英语诗歌的格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抑扬格,每一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和一个重读音节组成;扬抑格,每一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非重读音节组成;扬抑抑格,每一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两个非重读音节组成;抑抑扬格,每一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和一个重读音节组成。除了对不同格类型的划分,格律还规定了诗行的音步数,格和音步数可以进行不同的搭配,比如英语诗歌中最传统的五步抑扬格。

在英语诗歌中,影响节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语音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音可以通过发声的速度来影响语流的节奏, 英语诗歌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读音节的间隔、元音的长度和辅音的密度等因素。元音中长元音和双元音发音持续时间长,有不少音发音或舌位偏高,或口腔肌肉活动幅度大,因而迫使说话人放慢发音、说话的速度, 使节奏缓慢平稳。与此相反, 短元音的连续出现会加快语流的速度, 使节奏跳跃急促(侯维瑞,1986)。同样,不同的辅音由于发音时口腔活动的强度不同,所产生的语流对节奏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英语诗歌中可以通过对格的模式的适当选择以及元音、辅音的组合排列来控制节奏的轻重缓急。

三 安娜贝尔·李中的韵律美

1.《安娜贝尔·李》中的音韵美。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押韵方式,其中以尾韵贯穿于整篇诗歌当中,诗中偶数诗行均以Lee, we, sea, me置于行末进行押韵。在英语诗歌中虽然使用最多的是尾韵,但这篇诗歌都以相同的韵脚作为尾韵,在英语诗歌中实属罕见,这正充分说明了诗人巧妙的韵律手段将音乐美融入到诗歌之中。除了尾韵押韵的方式,诗歌中还运用了头韵和谐元韵,比如在第四诗节中,“The angels, not half so happy in heaven”,诗人用了half, happy, heaven三个词 ,以及第五诗节中“Nor the demons down under the sea”,demon和down实现了头韵的押韵方式,使得诗句读起来紧凑连贯,听起来和谐悦耳。再如第四诗节中“Chilling and killing my Annabel Lee” 这一诗行chilling和killing采用了两个重读音节的元音相同的谐元韵押韵方式,在音韵层面上起到衔接的作用并且从语义上来讲正是寒冷夺走了安娜贝尔·李的生命,两者之间相互呼应。

整首诗除了上述提及的一些常见的押韵方式,还运用了跨行韵平行结构,重复等韵律手法来体现诗歌的音乐美,通过不同的押韵方式以及元音、辅音的适当的组合排列,使得这首诗的音韵更加和谐连贯,宛如一首优美的歌曲。

2.《安娜贝尔·李》中的节律美。

英语诗歌一般都不会自始至终拘泥于同一种格律,同样这篇诗歌总地来说没有固定的节律,诗歌的第一诗节每行末尾的音步都用了抑扬格,由于重读音节发音时口腔力度大,相比较轻音节读起来比较费力语速也较缓慢,因此抑扬格或扬抑格读起来显得较为沉缓,所以在诗歌的开始诗人就奠定了一种沉闷忧郁的基调,让读者融入一种悲伤的氛围中。第二诗节中诗人描写了和恋人的相亲相爱, 生活的和谐甜蜜,所以诗人使用的重读音节较少,相对第一诗节节奏明显急促欢快。第三诗节叙述了从天而降的力量和来自女方亲属的力量, 强行将爱人从诗人身边夺去, 生生将二人分开,以及第四诗节中爱人被夺去生命、青春早逝,诗人也为此饱受分离之痛。这两诗节虽也没有固定的格律,但重读音节的数量显著增加,与第二诗节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在最后一个诗节中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矢志不渝的爱情,采用了抑抑扬格三音步、四音步的格律模式,固定的格律出现在诗的结尾也让诗的节奏显得整齐划一气势磅礴,也体现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持之以恒和执着追求。

辜正坤(1998)曾说过,“诗歌之所以谓之歌,就在于其音乐性,而音乐性的体现多半要靠格律。”这首诗歌虽然在格律模式上比较自由,但诗歌的节奏还是随着诗人所表现出的情绪而变化,这些变化正体现了格律美在这首诗歌中的运用。

四 结语

一首好的诗歌其韵律往往是十分和谐的,正如这首《安娜贝尔·李》,诗人运用了不同的音韵、节奏展现出了诗歌的韵律之美,让读者在韵律带来的音乐美中感受到诗歌创作的意境美和主题的忧郁美。诗歌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王佐良,丁往道,1987),缺乏了韵律诗歌便失去了灵魂,只有让韵律美融入到诗歌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诗歌的生命。

[1]Leech,G.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柏学翥.英汉古典诗歌韵律形式比较 [J].淮北煤师院报,1997(4):109-114.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 1990.

[4]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5]侯维瑞.英诗的韵律及其表意功能[J]. 外国语,1986( 2) : 1-11.

[6]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ClassNo.:I106.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ppreciationandAnalysisofProsodicBeautyin“AnnabelLee”

Yin 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Annabel Lee” is an elegy written by Allen Poe in memory of his beloved lover.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theme of poet’s nostalgic love and sentimental feeling to his dead lover, the poet takes advantage of various kinds of prosodic skills to create a sad and melancholy atmosphere in this poem.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ppreciate and analyze the prosodic beauty in this poem from two aspects of rhyme and rhythm.

Allen Poe; prosody; rhyme; rhythm

殷翔, 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二语习得、实验语音学。

1672-6758(2013)07-0081-2

I106.2

A

猜你喜欢

诗节读音节音韵
壮英童谣体式之比较
有关r音节的读音规则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采薇》里的深情
解读敦煌文献B464:67之回鹘文诗歌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诵读古诗词 体验音韵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