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写话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2013-11-28邢德芳
邢德芳
【摘 要】课堂写话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不仅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更使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渗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文中插图、利用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利用文章结尾的含蓄、利用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等不失时机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堂训练 写作能力 想象 模仿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重视课堂写作的训练,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并持之以恒,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渐增强,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非常重要。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做一个梳理,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
一 利用课文插图逐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低年级课文都配有插图,有些课文甚至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一段文字配一幅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特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用来学习写话。一幅插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理解图画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引导学生把插图和课文进行对照,看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插图中有的,哪些内容是插图中没有的;通过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合理想象出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内容,使图画中的人物或事物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利用插图让学生练习写话,如我听了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第一幅图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执教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让学生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让学生写出来。虽然一开始只有一两句话,但这样长期的训练下去,学生就可能写出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再到写出一段完整的话。这样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能力。
二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给文章“补白”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小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在许多课文中,作者常常有意不把意思说透,省略了一些情节,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猜想,去揣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好这些“空白”处,巧妙的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抓住文中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补充,即“补白”。比如《灰雀》一文中记叙了列宁在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整篇文章很简单,先讲到列宁很喜欢三只灰雀,有一天他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就询问小男孩,进行了一番对话。第二天小男孩就主动把灰雀送回了公园,列宁微笑着向灰雀问好,却再没问那个男孩。课文对列宁的描写很充分,用一个“爱”字把列宁、男孩和鸟连在了一起,但文章对小男孩如何爱鸟而捉鸟、藏鸟的情节一字未提。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空白”,在学完两人的对话后,让学生进行“补白”,学生在写话中充分挖掘了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他也是因为爱灰雀才把它捉走的。又如课文《自己去吧》,文中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但文中对小鸭和小鹰在学习游泳、飞翔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没有介绍,这也是一个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的很好机会。
三 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使学生乐写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从事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积累的语言不丰富,让儿童先学会模仿文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培养儿童写作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去写。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要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写作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雷雨》一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境。学完课文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写一写前几天刮过沙尘暴的情境。再如《秋天的雨》这一课,作者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使课文语言生动而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花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教学中,我带着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后让学生模仿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学生的仿写让我很欣慰:“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只黄蝴蝶,飘呀飘呀,为人们送来了秋的凉爽。”“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照哇照哇,照亮了整个果园。”从学生仿写的句子证明孩子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四 利用文章的含蓄结尾,鼓励学生续写文章
有些课文的结尾写得比较含蓄,给学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我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同学们对小男孩哭着上车走了以后的故事颇感兴趣。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以《小摄影师走了以后》为题,大胆展开想象进行写作。学生很快完成了这篇作文,但思路却有不同,有的学生写小摄影师走了以后,高尔基等待小男孩的一幕,有的学生写了小男孩回家后遗憾的心情,有的学生则把高尔基和小男孩的表现都写了出来。可以说,大部分习作都是很成功的,符合原作主题,想象也丰富合理。又如《风筝》一课,在学习了结尾后我启发学生:我们在水磨坊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如果找到了,我们会做什么?如果没有找到,又会怎样?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佳作呼之而出。
五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的写作教学应把写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描述生活,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在教学《灰雀》第一自然段时,课文中有对灰雀外形和活动的精彩片段描写,在让学生细细品读之后,结合学生在科学课中的观察活动,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蜗牛、蚂蚁、蚯蚓的、蜻蜓等,写出它们的外部形态、如何运动、如何捕食等,因为学生有亲身的观察体验活动,一个个兴趣盎然,思路清晰,下笔流畅。
总之,课堂写话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不仅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更使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渗透。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写话的切入点,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并指导学生写话,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