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门户网站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讨

2013-11-28刘泉凤张义军金玲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检索水利图书馆

刘泉凤,张义军,金玲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1],这一结论已在高校图书馆界基本达成共识,很多大馆为此还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2-4].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致使图书馆存在资源数量相对偏少,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其社会服务职能履行上一直未被重视[5].

近几年,在“科教兴国”、“和谐社会”、“终生教育”等热点政策的引领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一些地方院校纷纷由高职或专科升格到本科院校这个大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纷纷抓住机遇,重视社会服务职能的开展.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学校的升本过程中,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自己,并将“发挥本校特色资源优势,服务浙江水利行业”作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不断积累与总结基础上,提出基于门户网站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建设了《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

1 相关因素分析

1.1 地方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分析

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为其图书馆开展社会行业服务奠定了优势条件.一方面地方高校具有鲜明地方行业行色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行业特色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与地方行业的发展关系紧密,地方高校不仅为地方行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人才,而且很多地方高校直接隶属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易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也易得到地方行业基层单位的信任与支持.

1.2 数字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其优势分析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为校内读者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需投入的资源有多大、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如何,是制约此项服务能否在各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的重要因素能,而利用数字资源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6].

一方面,与纸质资源建设相比,数字资源的建设具有投入小,见效快的特点.另一方面,数字资源自身独特的优点,也利于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例如数字资源服务的非独占性优点,能有效避免社会服务与校内师生服务中的资源冲突问题;数字信息资源便于移动,传递快等特点,可以缩小社会读者与图书馆间的地域距离,使得他们与校内读者一样,能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偏爱数字资源的利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是可行的,且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1.3 门户网站的特点及其优势分析

门户网站(Portal Web),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由于高校图书馆与社会读者间的关系并不像它与校内师生间那样有明确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利用门户网站作为它们间联系的桥梁或纽带,既可以整合行业信息资源,获取来自行业一线服务需求,获取行业原生态信息[7],又方便社会读者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得到高校的信息资源服务,同时还有利于社会服务工作的宣传与推广.

2 基于门户网站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

本服务模式的设想是:采用基于门户网站的思想,将馆藏电子资源的导航与检索、馆藏书刊目录查询、文献传递、虚拟参考咨询以及网络搜索引擎等扩展服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社会读者通过门户平台,远程访问、无缝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因此平台的架构设计要坚持从如何使读者能够准确、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出发,为他们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面的信息服务为目标.下面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图书馆建设的《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为例,分析其的构建过程.

2.1 平台的整体架构

平台的整体架构可以分应用层、业务层、数据层、接口层四层来实现,见图1.

图1 《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整体框架

2.2 平台的主要指导原则

(1)实用性与完整性原性

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读者的资源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实地走访相关单位,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与部署,最后根据需求收集尽可能完善的资源目录及资源题录项,并提供资源导向与文献传递服务.

(2)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

为使平台能真正发挥“资源门户”功能,快速、有效地满足社会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平台技术路线上要坚持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构成实用的数字资源门户网站,为社会读者提供互联网搜索引擎方式的检索体验.

(3)系统性、标准化与可扩展性原则:为使平台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应支持相关工业标准,如 MARC,Unicode,Z39.88(OpenURL),XML,Z39.50等,并允许其他平台对该平台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信息利用率.同时平台要预留接口,便于平台的扩展.

(4)安全性原则

由于平台将向全省行业用户开放,因此平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不仅要确保平台系统间的安全信息互操作;还要采用硬件冗余设计确保数据安全备份;采用作业与同步系统确保数据业务操作安全;采用实时监控数据库存储空间使用情况和数据的访问操作情况.

(5)服务人性化原则

为方便社会读者使用平台资源,平台需要配备详细的使用指南,并对一些功能使用配备简明扼要的使用说明,并提供以个人为中心的元素自定义,包括我的图书馆、专题图书馆等的建立.

2.3 平台的关键模块设计

2.3.1 元数据挖掘存储管理模块

为提高平台统一检索功能,使读者能享受到互联网搜索引擎方式的检索体验,平台采用了元数据挖掘存储管理方法,主要功能包括元数据收割、数据分析预处理、元数据存储、资源调度集成等.

图2列出了《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应用流程图,表1列出了《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建设对象表.

图2 《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应用流程图

表1 《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建设对象表

2.3.2 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模块

用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模块为社会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和统一的检索语言,使读者能对本地和异地各种资源系统同时检索;对多种异构系统的联邦检索;对各种资源元数据联合仓库的跨库检索等;实现文章题名、主题、作者等进行分析型检索,特别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全文检索,使读者能够快捷地获得深入、合适的检索结果,并且通过先进的知识组织体系和语义检索获取信息.检索内容包括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原文获取、相关文献检索等多种服务.

2.3.3 资源调度系统模块

资源调度系统将对数据库资源进行基于OpenURL标准的多级调度,在读者通过统一认证后,调度系统将自动判断该读者的授权使用资源,若读者需要获取非授权资源时,系统能自动提示授权范围成员馆(单位)名称,并提供资源调度申请表(文献传递申请表).图3为《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资源调度系统流程图.

图3 《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资源调度系统流程图

2.3.4 文献传递系统模块

由于平台所服务的对象为社会行业用户,由于版权问题,直接阅读资源全文的权限有限,因此需要以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取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为使读者快捷、便利地获取全文资源,文献传递系统不仅与OPAC系统、电子书系统、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外文数据库系统等实现集成,使读者在各个数据库中检索出所需的结果后可直接请求文献传递,同时,系统还与元数据仓储的统一检索系统实现集成,使读者在检索出所需的结果后可直接请求文献传递.

2.3.5 个性化服务系统模块

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平台提供以个人为中心的门户元元素自定义,允许读者建立我的图书馆、专题图书馆、上传制作个人学术门户和知识库等工具,并提供多种个性化辅助研究工具,包括定制资源列表、定期提醒、保存检索历史、检索结果集合等.

2.3.6 统一认证系统模块

为最大可能地为社会行业读者用户提供方便,平台可以提供两种方式登陆:对有固定IP地址的大单位用户,则可以采用IP登陆方式,读者只要在规定IP地址范围内,无需登陆,直接可以进入平台使用.对没有固定IP地址的单位以及个人读者用户,则可以采用帐号、密码方式登陆.

2.4 《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情况与作用分析

《浙江水利数字图书馆》自2012年11月向整个浙江省水利行业单位试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目前运行稳定,已对全省10多个单位开通IP控制模式访问,其余各单位及个人用户,则开通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的模式访问.

平台运行以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较大程度地满足了浙江水利行业工作者对水利信息资源的需求,充实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发挥了协助构建学习型社会功能.另外通过为一线工作者开展学术信息资源推送功能,将最新的施工技术、施工经验、质量管理等信息及时推送给他们,在推动浙江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发挥自己的功能.在向社会服务的同时,本校图书馆也通过与水利各基层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收集水利一线资料,进一步完善水利专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本校的特色专业建设.

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1 版权问题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是数字资源服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童天乐[8],王爱霞等[9]详细研究了数字资源服务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作为高校信息服务工作者,应该深知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权利人的利益是我们的法定义务,也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平台在设计中尽可能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除自有资源和一些网络免费公开资源可以直接提供下载外,其余资源一律采用文献传递的形式获取原文.对于购买的各个数据库商资源,则可以采用逐一谈判解决,并分别签订补充协议,在最大程度为社会读者提供方便之外,尽可能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侵权风险.

3.2 经费问题

高校数字资源为行业服务,服务对象扩大了,肯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教育部颁发的《规程(修订)》中也提到高等学校图书馆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可在实际服务中,由于行业信息被服务者大部分是个人读者,很难从他们那儿得到直接的经费支持,且还会阻碍服务的推广.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大学图书馆“创收”式社会服务中,不仅使大量校外读者流失,还破坏了大学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影响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10].但如果没有经费的支持,服务也不可能持续开展.我们在实践中,则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的方法来解决经费问题.首先,将实现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做好为行业服务工作,增强高校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然后,在服务得到广大行业工作者认可和好评时,即社会效益取得进展后,努力争取行业、社会资金对其进行持续性建设,例如申请行业专项建设资金、申请相关横身项目和纵向课题等,有了经费的支持,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后台数字资源库,升级服务平台等,同时为社会行业工作者提供更完善、优质的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3.3 人员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都将为校内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作为他们唯一的职责,忽略了其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馆员们缺乏社会服务意识,缺乏为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些馆员还持排斥的态度,认为为行业服务是馆员的额外工作,开展为社会服务是增加工作量,自找麻烦.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顺利开展为社会服务工作,必须要改变馆员们的服务意识,把社会服务功能加入到办馆理念中.年轻的馆员们一般都是刚从高校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它们不仅具有高学历、高素质,而且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调动年轻馆员们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可以用科研项目等形式,鼓励、吸引年轻馆员们积极参与到为社会服务中,从而解决为社会服务中的人员问题.

3.4 特色资源建设问题

作为地方高校,它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重点学科方向,相应图书馆也收藏专业相关的丰富的特色资源,而往往这些资源也是行业系统中利用价值高、需求量大的资源,但由于其专业性强、适用学科范围窄,数据库商也不愿意开发建设,难以从成品数据库中购买到.因此需要自建行业特色资源补充到行业服务平台的后台资源库中,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要.例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特色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其拥有的丰富的水利信息资源,制作成《浙江水利资源库》,较好地满足浙江省水利系统用户对浙江水利资源的需求.

3.5 推广与宣传问题

平台建成以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宣传与推广,平台只有在被广大行业用户所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宣传与推广的策略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制作精美宣传册子发放,主动到行业基层单位演示,举办平台使用推广会,在行业培训、会议等场合,见缝插针,加以宣传推广.但笔者认为最切实有效地办法是,与省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如果平台能得到省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则其以发文形式推广至省内各个基层单位,则平台用户将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4 结语

基于门户网站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是以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为基础,一站式检索、原文下载、文献传递、个性化等服务为导向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它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初步实现行业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实践证明,它可以为高校与行业社会间建立桥梁与纽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地方行业单位对行业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地方行业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满足高校师生对行业初生态资源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另外还有利于提高高校自身发展潜力,提高学校在行业中、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1]余 侠,张文凤,郝 群.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9):42-45.

[2]刘桂峰.多种模式共存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5):62 -67.

[3]张必兰,冯友胜.基于专题合作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6):75-77.

[4]刘艳红.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1(2):102-105.

[5]刘星云.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问题之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8):73-76.

[6]楼健群.数字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可普遍开展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7(3):73-75.

[7]周 云.试论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行业信息服务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3):37 -40.

[8]童天乐.论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J].现代情报,2009(8):93-95.

[9]王爱霞,王明惠,王慧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1):23-26.

[10]艾新革.大学图书馆服务地方60年述略及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1):59 -63.

猜你喜欢

检索水利图书馆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去图书馆
水利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