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计算教学以“计算味”
2013-11-27周莹
周莹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每位数学教师工作中的“家常便饭”,但在一些大赛或研讨活动中却极少看到它的身影,因为这部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简单、算理枯燥、抽象,教学效果往往不如其他内容。正因为如此,我在准备学校学科对外开放教学活动时,特意选了一节计算课: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一课作为我的汇报课,试图在计算课的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上好这节课,我备课的时候着实下了一番工夫。除认真研究教材和学习课标外,还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寻找“灵感”。一段时间过去了,尽管预期的“灵感”没能出现,但是在前期备的过程中,我还是对这节课从整体上有了一个定位,那就是充分利用情境激发兴趣,把计算教学融入到解决问题中来,打破大家对计算教学枯燥单调的“呆板”印象。基于此,我在明确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了解“速度”的含义以及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之后,便开始了头脑中的构思、酝酿,并在充满期待中迎来了第一次试讲。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问路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伯,问他:‘老伯,我从这里到周庄还要多长时间?老伯没有言语。‘原来是个聋哑人。年轻人自言自语道,然后拔腿继续向前走。‘15分钟。老伯在他身后喊。年轻人停下来好奇地问:‘我问您的时候您不说,我一走您怎么又告诉我了呢?你们猜老伯怎样回答?”同学们纷纷猜测,有一个男孩子准确地说出了我需要的正确答案:“你不走我怎么知道你走得有多快!”我顺势引出了“速度”一词并让同学理解并解释速度的含义,之后结合课前调查了解了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
“李叔叔‘十一骑自行车去郊游,3小时到达,根据刚才给出的自行车的速度(18千米/小时),猜猜李叔叔的旅游地是哪呢?”此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四幅图片,分别是长春净月潭、吉林松花湖、双阳吊水壶瀑布、松原查干湖。学生在沉默几秒钟后开始争论起来,此时课件出示四个景区距离李叔叔家的距离:净月潭18千米,松花湖120千米,吊水壶48千米,查干湖200千米。最终全班同学的答案达成了一致:李叔叔去了双阳吊水壶景区郊游。见学生兴致盎然地一步步走进我设计的情境中,我自然地提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你是怎么计算的?能说说你的算法吗?”经汇报,全班的算法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另一种用拆数的方法计算,先算10×3=30,6×3=18,30+18=48。我把两种方法写在黑板上,简单总结了方法之间的联系,新课部分就结束了。
接下来的巩固练习也按预设进行,没出任何“节外生枝”的事,只是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还不高,个别学生的算理说得也还不够明确。但是从总体看,一节课还算是顺风顺水地下来了。
课后,我一个人静下来反思整个上课的过程,总觉得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在头脑中反复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回放:课上学生学得热热闹闹、兴致勃勃,常规计算课的单调、沉闷被学生的笑声、争论声所替代;两种主要算法都自然地呈现;师生互动相当和谐、融洽;练习环节也是精心设计、层层深入……
这节课到底缺少了什么呢?
几经思索、多方请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节课缺少的是——问题!整节课进行得过于顺利,学生学得没有任何疑问,一节看似没有问题的课堂却藏着最大的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在这节课中得到发展了吗?如果这两个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是不是我只注重自己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我曾经耳熟能详的话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该怎样落实在我的课堂中呢?我创设的情境虽然吸引了学生,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冲淡了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情境应该要吗?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整理思路重新备课。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落实“四基”,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强调一切数学学习都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并且要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新的学习经验。《口算乘法》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和整十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乘法计算经验,这些知识的积累,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起到迁移和类推的重要作用。从第一次试讲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在老师没讲的时候就已经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结果,在这种前提下,如何在我的课堂上让他们有新的收获、积累新的学习经验呢?哈尔莫斯有句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恰当的提问可以使数学活动显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更高的思维含量。我何不利用提问,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呢?至于情境的创设,也不是解决计算教学枯燥的唯一法宝,如果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层层递进地进行设计,学生将会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乐趣。
随着第二次备课的逐渐深入,原本头脑中一些模糊的想法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胸有成竹又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第二次试讲。
“黑板上有两道计算题16×3=____;16×30=____要求竖式计算,谁愿意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来看屏幕口算。”
60×34×3020×710×850×9
400×312×311×540×7
旧知识的复习既让学生觉得简单、有信心,又勾起他们对于计算方法的回忆,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效果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整数乘法的口算。看屏幕。”例1: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6千米/小时,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看懂题了吗?16千米/小时是什么意思?”(解决速度的含义及速度的单位)“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第一个知识目标自然地融在例题中得以解决)
“这道题怎样列式?会算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的手都高高举起,(这在我的意料之中)“都会算?那请大家一起说得数。”(配合板书)“这可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例题,我没讲你们就会?”(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再算几道还能行吗?”(更大的回答声:行!)
13×415×624×43×172×39(大屏幕出题)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答,气氛非常热烈。“你们是怎么算的呢?就以16×3为例,把你刚才的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和旁边同学说一说。”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写在本上发出的沙沙声,和刚才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学真正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同学都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思路,至少明确一种算法,而不仅是大帮哄地随声附和。接下来让不同算法的同学分别汇报,老师在黑板上配合板书。这一次不仅出现了第一次试讲中的两种主流算法,还出现了利用乘法分配率计算的方法。我在学生充分理解黑板上的方法后,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主流方法:“小组讨论一下,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同学们在讨论后明白了两种算法只是形式上不同,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先算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的积相加。明白了这个道理其实就掌握了所有整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上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啊!
一节课下来,我和学生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
责编/齐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