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管”教学设计

2013-11-27黄嫦斌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动画内容

黄嫦斌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在本次课中确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作为主体,主动探究,充分发展。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其职业素质。

2 教学背景分析

2.1 学习内容分析

“消化管”是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第二节的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对消化管的微细结构省略不讲,增加“插胃管”相关内容。“消化管”是消化系统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是消化系统的第一次课,与下次课“消化腺”密切相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2 学习情况分析

(1)授课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好奇心。

(2)经过初中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消化系统知识,但比较片面。

(3)学生文化基础差且参差不齐,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差。

2.3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使用动画导入法(特色)、接龙游戏法、画图游戏法(亮点)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

2.4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和对策

本次课是消化系统章节的第一次理论课,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面对内容枯燥、抽象、繁杂、名词众多的解剖学,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中职学校学生喜欢参与式教学,不喜欢“填鸭式”教学。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着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目的的思想,认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收获和成长,从而为其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3)掌握食管的3个生理狭窄,胃的位置和形态。

(4)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教学重点: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消化管的组成;食管的3个生理狭窄;胃的位置和形态。教学难点:消化管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消化管各个器官的组成及次序是本次课中的难点。

3.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画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挂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观察能力。

(3)通过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4)通过画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消化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人们健康生活。

(2)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实现“趣、能两得”。

(3)通过游戏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动画视频、多媒体课件、自制游戏纸片、消化系统挂图、空白纸片。

5 教学过程(3个学时,120分钟)

5.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

5.1.1 教师活动 播放动画“小豆豆历险记”,动画展示了小豆豆和众多食物一起进入了口腔,经历了艰难险阻,翻山越岭,受尽了消化管各器官的折磨,最后逃离苦海,成功回到大自然中。出示挂图:在“小豆豆历险记”中,小豆豆都经历了哪些器官?

5.1.2 学生活动 观看动画,观察挂图,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此环节教学意图:通过动画展示,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挂图,提高学生识图、解图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5.2 开展活动(10分钟)

学生识记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师分发纸片完成接龙排队游戏。学生手拿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的卡片,按消化道各器官的顺序接龙排队,对又快又准的组奖励一颗星。

此环节教学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消化管的组成,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知识掌握得更轻松、更深刻。

5.3 教学内容(40分钟)

多媒体课件展示消化系统的知识结构,并进行详细讲解。

5.4 活动交流,寓教于乐(40分钟)

学生活动:完成画图游戏。

游戏1:分组,每组选出一位学生,让其在身上画出胸部标志线和腹部九分区,并描述胃在九分区内的哪两个区,对画得又快又准的一组奖励1颗星。

游戏2:分组,每组选出一位学生,让其在身上画出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对画得又快又准的一组奖励1颗星。

此环节教学意图:让学生通过玩两个教学游戏学会画图技巧,不但突出了本次课的重点,而且以轻松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解决了护理专业的学生因为解剖学定位不准确,而在临床技能操作时不敢操作或盲目操作问题。

5.5 课堂小结(5分钟)

本次课内容多、知识点繁琐,教师最后结合板书归纳出重点,并把所学内容做纲要式总结,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5.6 板书设计(5分钟)

5.7 课堂反馈(5分钟)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以抢答的形式完成达标测试,对抢答正确的组每一题奖励1颗星。最后统计,星最多的一组获胜。通过测试,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8 布置作业及预习(5分钟)

对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做书上的相关练习题并预习下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6 教学设计流程图(见图1)

7 教学评价设计

制订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100分),见表1。

8 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8.1 教学设计特色

(1)本次课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与好动的特性,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辅以多媒体动画及情景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很高,因此能按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运用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随着课改的普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一个重点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精神,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图1 教学设计流程

表1 课堂学习成果评价

(4)通过预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调动了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提高了他们的操作能力。本次课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堂活动中去。

8.2 不足之处

(1)由于解剖学的内容多、课时少,学生无法进行充分合作和交流。

(2)学生人数太多,耗时多,且操作进度相差较大。

(3)解剖学名词繁多、术语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记忆时难免会有许多困难。

8.3 改进对策

(1)根据护理专业特点精选教材内容,删除部分次要内容。

(2)针对班级人数多的情况,提前发预习提纲,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3)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解剖学记忆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解剖学动画内容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