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校长沙分校考略
2013-11-27黄哲嗣
■ 黄哲嗣
黄埔军校曾设分校于全国各地,长沙分校便是其中之一。北伐时期,蒋介石以革命势力日渐膨涨,军事人才仍感缺乏,乃于1927年2月10日在长沙筹办分校,3月10日任命石醉六为分校长,石醉六就职后,即在长沙小吴门外火车站设立分校。随即在湖南开始招生,定学额为一千名(内有皖豫两省学生各百名),分步、炮、工、政治四科,修业期间为一年,以后并入武汉分校。
1937年冬,蒋介石任命张治中为湖南省主席。因张治中任中央军校教育长有年,颇得蒋介石信任,又深得黄埔同学拥护,所以能够只身接替“湖南王”何键的主席职位。但由于何键在湖南省独霸多年,地方的基层势力较为深固,虽然表面上奉行省府指示,但内里对张治中主持湘政是有意见的。张治中为推行中央政令,肃清何键残存势力的影响,决意成立“文”、“武”两校。“文”校就是湖南省行政干部学校,“武”校乃中央军校长沙分校。
中央军校长沙分校由张治中调前中央军校教育处副处长兼第十期第二总队少将总队长唐仲勋负责主持,并在南门外妙高峰下的原长沙高等师范学校中进行筹备。为了迎合一般军人“做天子门生”的心理,张治中以“中央军校长沙分校”呈报蒋介石批准成立。但实际上,中央只是出个招牌,所有经费开支都是从湖南财政厅支付,武器、装备等则由湖南省保安处负责供给。原来湖南省保安处中将处长徐权与张治中是保定军校同期同学,曾任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及军官教育班主任等职,系张治中的得力助手。
长沙分校的主任由张治中自兼。第一副主任是唐仲勋,唐负责实际工作。第二副主任是徐权兼任。下设主任办公室、教育科、政治科、总务科、经理科、军官第一大队、军官第二大队、军士第三大队。每个大队辖三个中队,队长是中校级,队指导员为少(中)校级。中队辖三个区队,区队长为少校(上尉)级。并配备少(准)尉司书、军需各一员,军械军士、公役、炊事员等16 名。还设有校属通信班、印刷所、教导团。
长沙分校筹备就绪后,于1938年3月开始招训学员。招训对象主要是湖南省保安处所属各团的现职连、排长及各县义勇壮丁常备队之干部。第一、二期时间为3 个月(第二期以九一八纪念日开学)。第三期是专门集训湘西陈渠珍(湖南武备学堂出身)所部军官,由于这些人过去没有受过有系统的军事教育,所以受训时间是6 个月。第三大队除负责训练省保安处所属各团的优秀上等兵及现职军士外,另有张治中在其家乡巢县创办的黄麓师范学生及来湘投张的安徽青年共约80 余人。第三大队的学生最初是和军士一起受训,军士3 个月毕业后,学生再转到军官第二大队学习。这样6 个月届满毕业时,这些学生便具备了军官条件,由省政府指示保安处负责分派安置。
长沙分校军官大队各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肃清何键主湘时的地方色彩,训练内容着重于张治中的讲话和名人报告,所以每周的“国父纪念周”,张治中必定亲临主持。有时为扩大精神教育,还将文、武两校合并举行“国父纪念周”。武汉沦陷前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时,曾亲自到长沙分校向在校的全体教职员生训示。其他如杨杰将军、省府各厅长也分别到校训话,给学员思想以一定影响。
分校的学科分为政治和军事两大项。政治以总理遗教、领袖言行为主要科目,同时讲授国际形势。授课总的时间,约占全期教育时间的百分之十。在实施各课时,由政治科派专职教官到各队讲课。各队的政治指导员,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但为保证政治指导员必要业务的开展,在教育机动时间内,于教育的期初及期末,每周各给一至二小时的训育时间。军事学在期初为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令、卫兵须知、陆军礼节等课,由各队职军官在教室及结合战斗教练、阵中勤务各课目的实施时,适当引证讲授。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射击教范、土木作业、兵器等课,则由教育科派专职教官讲授。
分校的术科包括基本教练(各个教练到班排连的制式教练)、战斗教练(各个单兵的动作到班排连的攻击、防御、追击、退却、遭遇战)、野外勤务(步哨、斥候、搜索班、尖兵排)等课目上,由队上军官负责指导及实施。而体育、劈剌、重机枪、迫击炮等课目,则由教育科派专职教官到各队进行指导教育。此外,还进行步枪实弹射击及重机枪的示范射击。各期的期末,各大队到长沙东约25 公里的榔梨镇进行实地战术野外演习。实地战术是团的攻击、防御、追击、退却、遭遇战。实兵指挥主要是加强营的对抗,筑城作业是步兵连防御阵地的编成。
军士队除一般的听训话及政治活动外,军事学则只讲授步兵操典、射击教范、兵器常识、军人识别等基本知识。术科则着重于排以下的制式教练、阵中勤务。
军官大队、军士大队在野外演习时,演习指挥员是由学员、军士根据课目的实际需要轮流充当。所有演习部队的编成,都是由学员、军士按照步兵操典第一部的班、排、连的编成临时编组,不足之数,则用旗帜表示。
1938年7月随着抗战形势的演变,长沙分校准备在必要时迁校。为此,唐仲勋根据张治中的指示,派出两组人员到湘西及湘桂铁路沿线挑选校址,最后选在泸溪。
10月上旬,当武汉、广州先后沦陷时,军官大队正在榔梨镇进行期末的野营演习。当时人心惶惶,对于野营中的所有课目,只是敷衍了事。此时省政府决定西迁沅陵,长沙分校立即结束了期末演习,草草地举行了毕业有关工作。一面令第一大队毕业学员各回原保送单位从事战斗准备,一面安排学校的教职员工、家属、武器、弹药、器材即分批由水路经洞庭湖绕常德、桃源、沅陵向泸溪前进。
1938年12月上旬,长沙分校校本部及军官第二大队先后到达泸溪。这时湖南省行政干部学校已先驻扎在该县西门外最大的住所——油坊,长沙分校校本部及各科室即散驻于城内民宅,军官第二大队驻在东门内的苗王庙、北门外山坡的关帝庙等处,教职员及家属则租赁民宅。一时泸溪住宅供不应求,房租高涨至七倍。
1939年2月中旬,当张治中交卸湖南省政府主席后,第九战区司令部中将高参杜建时(东北讲武堂)奉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保定军校六期)的命令,到泸溪来接掌长沙分校。
1939年4月底,军官第二大队毕业离校后,中央军校长沙分校及湖南省行政干部学校就奉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的命令,合并改组为湖南省干部训练团,团长为薛岳,教育长为杜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