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应逐渐摆脱行政色彩

2013-11-27蔡继明

支部建设 2013年35期
关键词:民资国有经济公报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蔡继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恐怕在今后全面深化改革中也不会动摇。但应当注意到公报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这显然是为了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国有经济改革是绕不开的。

对于国企改革,比如引进民营资本,有些民营企业徘徊,担心制度不完善,出现“玻璃门”与“弹簧门”事件,民资进去或许会血本无归的情况,这就涉及到国有企业自身要加快现代企业建设,逐渐摆脱行政色彩。国企的领导人不能够总是扮演企业官员的身份,政府也不能再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

如果引入民资,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出资人根据股份多少,参与企业的管理和重大决策。此外,要对国有企业分配进行改革。人们并不是一定要反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从名称来讲,代表的是国民的利益。它使用的是国有的资本,国家的资源,理应为公共利益,为社会所有的成员,给社会带来公共利益和福利。同时,国有企业利用国有资本获得的利润,应该由国家来分配。

当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国企非要垄断某些行业也不是不可以,但至少在分配上要做到合理,要让广大公众能够分享到国有资本所带来的收益。这一点做好了,特别是国有资本带来的收益的使用,更多地倾向于民生、公共福利以及社会保障方面,我认为公众会对国有企业给予更大程度的认可。

猜你喜欢

民资国有经济公报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从公报解读2014
史玉柱出资筹建再保险公司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带你读懂公报和决定
中国国有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条件收敛
发挥优势,服务民资——全国十六城市工程咨询协作网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大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