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图:初中物理复习中的有效工具

2013-11-26薛海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知识点物理

■薛海峰

1 提出 以脑图为复习支架的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知,教师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两年来的教学内容,由于总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教师往往为了节约时间,以“提纲+记忆”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这不仅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采取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增强复习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进行知识调理、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课程改革纲要,进行有效的物理复习教学?笔者在多年运用脑图进行物理教学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借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建立起利用脑图促进初中生物理一轮复习,实现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

2 什么是脑图

脑图,又叫心智图,创始人是东尼·巴赞(Tony Buzan)。脑图就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脑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脑图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系统化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图1就是基于脑图理论绘制的脑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脑图具有3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层级结构特征。在脑图中,概念是用层级结构的方式来呈现的,中心主题“初中物理”置于图的顶层或中心,各类次级主题和更具体的概念按等级排在下面或外围,体现了一种纵向的知识结构特征。这一结构特征有利于揭示知识的深度,揭示思维的深刻性。

图1 初中物理整体知识框架

2)交叉结构特征。在脑图中,交叉连接表示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通过热机可以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帮助人们明白脑图中各知识点是如何发生联系的,体现出一种横向的知识结构特征。这一结构特征有利于揭示知识的广度与关联性,启迪创新思维。

3)图式化特征。不仅某些概念节点会以形象化的图形符号来体现,而且整张脑图本身就是个结构清晰的图片,以图式化的形式来呈现知识,有利与降低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优化认知过程,促进直觉思维的发展。

3 如何使用脑图展开有效复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变辛苦的教学为有效的教学,变痛苦的学习为轻松的学习呢?笔者通过电磁现象的复习教学进行具体阐述。

3.1 学生预复习,制作手工脑图

图2

叶圣陶先生说过:“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学生利用对已学知识的印象结合现有学习资源进行预复习,找出关键知识点,制作自己的脑图。做出的脑图可能不完善或不完整,也可能脑图中带有学生的问题、某些错误的概念或错误的联系。虽然学生的初始脑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对学生而言,这就是知识在头脑中不断梳理和构建的过程,这个环节是必要和有益的。

3.2 教师利用脑图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的作用由主导变成指导,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体。教师课前需要准备的是梳理知识结构,整合有效资源,使复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目的是在教学时与学生的脑图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通过答疑、媒体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整体复习内容把握。

3.3 以Mindmanager为平台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以问题形式让学生自检自己的脑图。教师提出问题(图2),请学生用自己的脑图呈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予以解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并展示自己的脑图,检查自己的脑图知识结构是否完整,也能检查学生对概念的脉络是否清晰,便于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加以弥补完善自己的脑图。

第二环节,讨论由问题所涉及的关于“电磁现象”可能的各级主题。以回答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磁体”为例,学生回答时会涉及什么是磁性,什么是磁体,什么是磁极,磁体有哪些性质,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展示学生所画的脑图,教师再点击事先设置的关于磁体的知识节点“”依次展开各级主题,学生对比老师的脑图,进行综合性评价,补充遗漏知识点,讨论出最优方案。

第三环节,学生修整脑图,并进行自我评价。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应及时修改和调整脑图,对于遗漏和困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图形加以区别。同时,学生在重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还要实现自我评价,构图困难说明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构图不完整说明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构图层次不清楚说明对这部分的概念理解未透彻,这样就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习。

4 利用脑图进行物理一轮复习的意义

脑图是让学生变聪明的工具,这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学生在进行预复习的脑图制作过程中,不但要找出知识点,还要理清它们间的关系,找出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相互交流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相同的概念,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师生讨论共建脑图,共同协商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使学生和教师的认识共同得到完善与扩展。

脑图以图示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与初中物理相关的知识点及其相互间的练习,从主到次依次铺开,简洁而明了,在整体上体现了脑图在呈现知识方面形神兼备的特点,在结构上体现了脑图的形象性,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脑图的科学性。一张赏心悦目的脑图又何尝不是一件艺术品,可以说形神兼备的特点也从另一角度揭示了脑图将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知识点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处处留心皆物理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