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也需有法

2013-11-25刘帼英

实践新课程 2013年11期
关键词:断臂妇人师爱

刘帼英

有一个断了左手的人来到一位妇人家门前乞讨:“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这个断了手臂的人吧。”听了断臂人的哀求后,夫人说:“你帮我做些活吧,将前院的砖搬到后院去,这样我可以付给你工钱。”听了夫人的话后,断臂人十分不满,他说:“不给就不给,你明知我的左手断了不能干活,还让我搬砖,这不是成心难为我吗?”夫人没有说话,只是用自己的一只手开始搬砖。看到夫人如此做,他也只好搬起来……砖搬完了,妇人按照之前的约定付给了他20元钱,他忙说:“谢谢!”妇人说道:“不用谢我,这是你用劳动换来的。”还有几次,他又到妇人家乞讨。妇人每次都是叫他将砖从后院搬到前院或者从前院搬回后院,然后再付给他20元钱。几年之后,他又来到妇人家。这次他身穿西服,昂首挺胸。他对妇人说:“我现在是一个公司的经理,谢谢您!谢谢您以前给我那样高贵的施舍!如果当时您只是无条件地施舍给我一些钱财,非但帮不了我,反而还会害了我。我还会因此而逐渐丧失劳动的意识和劳动能力,自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妇人忙说:“不用谢,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当初之所以有条件地帮助你,也就是想让你明白,一只手干活也行,一只手也能创造梦想……”

读完这则故事后,笔者对这个慈爱、善良而又聪明的夫人肃然起敬。面对断臂人的乞讨夫人不是简单地奉献爱心,给予金钱上的施舍亦或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有条件地给予帮助,让断臂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并在劳动的过程中巧妙地为断臂人指引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故事中的夫人让断臂人通过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爱亦有度”。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时下“爱”已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亦已成为我们教育界的标志性语言。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我们教师奉献爱,以爱育人,以爱感染学生也是无可质疑的,可是在奉献爱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不应忘记“爱亦有度” 这一道理呢?在奉献爱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故事中的夫人那样,先提醒自己一下不能无条件地付出爱,要懂得爱的节制。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才会充满“温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才会取得应有的动人效果。

首先,育人者要正确认识“师爱”,树立正确的“爱”的观念。师爱不同于父爱、母爱,它是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与道德基础上的,是一种充满责任感与理智感的全身心的爱。这种理智与责任感要求老师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育人者必须要正确认识“师爱”, 它不是我们狭义上的嘘寒问暖,也不是我们简单意思上的宠爱,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与纵容。“师爱”是博大的,是一种大爱,它虽然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却是有原则的。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思维去理解爱心教育:学生生病时,我们端上一杯热水,送上一粒药是一种爱;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我们予以当头棒喝,及时让其醒悟,也是一种爱……只有冷静、理智与负责的爱,才能真正发挥“爱”的力量,促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其次,育人者要时刻保持“爱”的理性,不要让“爱”成为学生成长的牢笼。物极则反,过盛必衰,盈满则亏。当爱失去了理智,没有了节制,就会演变成一种伤害,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许多这样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摔跤,于是就不辞辛苦地抱着孩子上下楼;为了能让孩子早早地去上学而不迟到,于是就代替学生收拾书包、帮孩子打水洗漱……学习中,因为害怕危险伤到学生,于是我们老师就主动代替学生学习,把本该学生做的操作实验变成了变成了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口述实验……我们老师和家长们的本意都是好的,可实际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信心,还会使孩子们因此而变得自私、胆小、娇气,只知一味地索取,稍有不满他们就会大发脾气。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作为育人者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对学生的爱不妨节制一些,在对其进行左扶右持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逐步锻炼、强化自己的能力。

再次,育人者要正确把握“爱”的方式,“因人施爱”巧妙引领。特级教师张爱姣曾说:“好生要严爱,中等生在关爱,差生要偏爱。”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想让“爱”真正发会其应有的育人功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育人者还必须要练好“因人施爱”的功力,要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基础之上,充分评估每个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体需求,不断变换各种角度去观察、去启发,相机变更情境去激励和帮助孩子:如天气寒冷了,要及时嘱咐学生多穿衣服;学生生病了,要主动关心问候;学生情绪波动,要及时帮助他查找原因,帮其走出低落的情绪……如果育人者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孩子必然会从心中体会到我们的教育甚至是批评惩罚的良苦用心,孩子们对我们的敬佩之情也自然会油然而生,他们自然也就会乐意接受我们“爱的帮助”、“爱的教育”,积极向着我们所指引的目标前进。

爱是有度的。当爱充斥着我们整个教育行业时,更需要我们保持一份清醒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中我们是要充分地爱学生,但不能过分地爱,更不能让爱变成一种伤害。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才能真正满足孩子们成长需求,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教育体育局)

责编/张晓东

猜你喜欢

断臂妇人师爱
取名为“掩耳”
独居者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断臂”再出发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犬人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犬 人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