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复绿在焦作
2013-11-25袁可林
□袁可林 张 涛 袁 华
目前,全国有不少地方都在认真探索如何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并积累了不少经验。焦作市在这方面,醒得早,动作快,且富有成效。请看——
矿山公园一角
510余处废弃矿山引出的话题
焦作,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荣,也是因煤而产生诸多烦恼的城市。
焦作市的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19世纪末英国商人在此开始大规模开采。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此列为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95年,焦作市的煤矿企业达865家,目前有证煤矿达137家,年产量1000余万吨。在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黏土矿、水泥灰岩等矿产也有了较大发展。由于煤质较为优良,深受周边市区、周边省份及南方各省用户的欢迎,并出口到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及东南亚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到2012年,该市共产煤7.9亿吨,有力地支持了地区经济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焦作市作为矿业城市的丰功伟绩与无私奉献,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是金光闪闪、可圈可点的,是值得人们为此尽情放歌的。
但是,采矿也使这个城市付出了沉重代价,留下了510余处规模不一的废弃矿山。坑坑洼洼的地面上,四处蚊蝇肆虐,野草丛生。与一座又一座煤矸石山相伴的是一处又一处地面塌陷,其中较大面积的塌陷深坑达18处,破坏严重的耕地有60万亩,全市生态环境破坏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从而,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而且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对510余处荒凉的废弃矿山,焦作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组建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并抽调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制订方案。2010年以来,一场规模空前的“矿山复绿”攻坚战在焦作打响了。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让废弃的矿山披上新绿
矿山复绿任务十分繁重,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方能取得成效。基于这一思考,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该市决定,把矿山复绿的重点确定为“三区两线”,即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太行山自然猕猴保护区、焦作市区北部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以及焦枝铁路、太洛公路、焦晋高速、旅游道路等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旧址,并根据资金投放情况,确定了各个年度的复绿工程项目。
中站区武钢黏土矿废弃矿山治理是个鲜明的例子。这个废弃矿山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国家开采黏土矿造成的,矿区占地面积1.58平方公里,区内留下大面积采坑11处,采坑最大深度30米,崩塌点13处,不稳定边坡25条,废弃矿渣总量24万立方米,危岩体1.2万立方米,并留下了大量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对下游工业集聚区和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变患为利,焦作市在该项目治理中,将项目设计与建设生态焦作、城市规划园林相结合,一部分设计为衡苑矿山公园,按照黏土矿的用途烧瓷,以及开采形成的一条山脊,犹如园区中的一条卧龙,设计立意为:“瓷瓶千古返古韵,伏龙再现游现世”,即矿区好比一个精美的陶瓷瓶,而龙脉犹如瓶上精美花纹。同时,融合了许衡文化的元素。该公园依托矿区浑然天成的地质风貌和延绵千年的陶瓷文化,以矿区改造为依托,开发矿区内商业服务、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现代矿山公园功能,景观结构为一脉、三区、八景、三十点,塑造了一个能体现和提升焦作市新形象的矿山公园。项目区东部设计与易生园酒庄设计相结合,按照易生园酒庄设计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整理项目的施工要求,为其建设打下基础。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凉景象早已被面貌一新的矿山公园所代替。前来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成为该市又一处新的靓丽风景。
类似武钢黏土矿废弃矿山旧址治理的例子,如今在焦作市可谓比比皆是。焦作市的北部地区有一处较大型的采石场,由于多年的采石,到处坑洼不平,野草丛生。2010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在此兴建了国家矿山公园。国家与地方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采用国内先进的厚层基材岩石边坡喷播绿化技术,按照公园分区、道路布局要求,分别对区内40万平方米的地方进行了精细治理。昔日裸露岩石坡面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草灌结合的植物群落,昔日的废弃矿坑变成了错落有致、造型讲究的园林,成为焦作市一处美丽的后花园、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
转变观念,源头治理,让合法矿山实现“绿色生产”
让合法矿山做到文明绿色生产,这是焦作市“矿山复绿”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打造南太行绿色屏障,该市从2011年3月起,全面开展了以打击取缔非法采矿和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整顿持证矿山经营过程的环境污染、逐步恢复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专项治理活动。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市政府从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建了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合执法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查处非法采矿奖惩、联合执法和群防群治、矿山企业准入、严格采矿权审批管理等机制,实施联合执法20余次,对全市248个非法采矿点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封堵井硐”四项标准,710家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三项标准全部取缔到位,乱挖滥采得到了有效遏制,使全市矿业生产纳入了依法依规办矿的健康轨道。
与此同时,焦作市在合法矿山中广泛开展创建绿色矿山活动。该市在一些小型矿山或矿产品加工企业中,大力推进生产“四化”标准化生产,即生产工序净化、加工场所棚化、道路场区硬化、周边环境绿化。经过验收,全市已有82家小型矿山和矿产品加工点告别了以前的露天生产、粉灰飞扬的现象,做到了文明绿色生产,使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
对一些大中型矿山,在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活动中,市里则引导各矿山普遍把综合利用煤矸石、尽量减少因采煤引起地面塌陷放在突出位置。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为达此目的,近年在中国矿大及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膏体充填绿色采矿技术重大科研项目。所谓膏体充填项目,是指要求生产煤矿把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劣质土、城市固体垃圾等在地面加工成不需脱水的牙膏状浆体(亦即低成本的混凝土),利用充填泵或重力作用通过管道运输送到井下,适时充填采空区,达到支撑上覆岩层,防止地表沉陷的目的。
好技术带来大效益。河南煤化焦煤鑫珠春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几年前,该公司的前身朱村煤矿因资源枯竭而宣布破产,井下可采储量不足15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只有短短5年左右。如今,该公司因实施《村庄下与承压水上膏体充填》绿色开采技术,不仅消化了大量的煤矸石和粉煤石等物质,而且有效解放井下煤炭资源300余万吨,使矿山服务年限达到了10年以上。正所谓“风吹雨唱创业路,冬去春来扭乾坤”。焦煤鑫珠春公司通过绿色矿山创建,不仅使昔日矿山企业得到了新生,职工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而且以自己的实践表明,只要将科技创新贯穿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始终,那么单位的创业之路就一定会一路高歌、前程似锦。
几点珍贵的启示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焦作市政府对绿色矿山建设如此重视,如此卓有成效,实在难得。那么,人们应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其一,困难大,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要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挂帅就不难”。焦作市的经验说明,只要地方政府重视,加强领导,迎难而上,勇于面对,那么,一切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其二,面对大量需要治理的废弃矿山,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批实施。这其中,既急躁不得,又拖延不得,须从容面对;既要全面安排,又要突出重点,坚持循序渐进。
其三,创建绿色矿山,要切忌空谈,必须真抓实干。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矿山抓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以量变促质变,最终进入生态文明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