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投资“非洲攻略”
2013-02-01戴开明
□戴开明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科技日益创新,贸易信息瞬间传达,非洲人民逐渐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必需品,拥有矿产资源就是拥有了一笔巨大的潜在财富。如何将地下的资源变成现有的财富,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告别经济单一的结构,是非洲当地一直探索的经济发展之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非洲大部分矿产资源国的基本国策是招商引资和依靠援助,以围绕能源、资源勘查开发为主,带动当地人员就业,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同时,这些国家一直不断地调整本国的矿业投资和税收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地维护本国的资源权益、提高经济收益。在这种背景下,非洲矿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非洲国家的“倾东”政策带来了新机遇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萧条、萎靡不振,矿业资本市场大幅缩水,矿产品价格一落千丈,大型企业和银行相继倒闭。失去了以金融机构为靠山的西方企业在非洲矿业市场上举步维艰,逐渐采取了对非洲的矿业权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的战略,以求控制全球矿产品的产量和推高矿产品价格。非洲国家同样受到牵连,随之而来的是出口收入严重下降,援助资金大幅减少,加之自身经济结构单一、资金短缺、科技水平和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发展形势在经济衰退面前显得更加严峻。为此,非洲国家决定要求在当地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的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对当地劳工的培训、当地学校建设和医疗建设等援助。
在金融危机面前,我国则实行了4万亿“一揽子”投资计划,投资领域主要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有色金属和装备制造等九大产业。国有企业在这次振兴经济计划中肩负起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的工业“粮食”的使命,成为“走出去”矿业投资的带头兵,掀起了一股由中资企业主导的并购热潮。2010年,我国经济在全世界经济衰退中一枝独秀,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GDP平均每年保持增长8%以上,尤其是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非洲国家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支撑,引入中资企业将潜在的矿产资源变成现有财富,必定为低迷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转机。
随着中资企业在非洲当地进行了累计147亿美元的巨额投资,2012年中非双边贸易额创出了1986亿美元的新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验证了非洲国家领导人向中资企业开放引进的决策。因此,非洲国家逐渐对中资企业产生了好感,同时渐渐认识到西方矿业企业探而不采的矿业战略将进一步减缓非洲经济发展的增速。为了摆脱西方国家对非洲经济的拖累,引入更多中资企业以带动经济增长,2012年末,非洲津巴布韦、几内亚等国家大大提高了矿业权的维护费用,并收回了部分过期的优质矿业权,为中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找矿机遇。
面对中资企业大量涌入非洲,加上非洲国家的“倾东”政策,西方矿业企业为解决资金链断裂以应对金融危机,选择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途径,实行退出机制,将大量子公司和矿业权转让给了中资企业。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公司是经营不善、负债过高;部分矿业权是难以取得经济价值或由于各种外部因素而难以开展下一步工作。
这些变化让中资企业在非洲矿业投资过程中,既抓住了机遇也遇上了风险,既有欢喜结局也有悲壮之举。但中资企业逐渐打破了西方矿业企业垄断非洲矿产资源局面,在非洲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地质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矿业投资经验,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矿业人才,建立了一定的当地人脉关系,形成了一批我国所需的矿产资源基地,为下一步加强与非洲合作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逐渐形成全球矿产资源配置新格局。
我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为贯彻“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精神,我国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去”口号,加快进入非洲市场。然而,在非洲进行矿业投资成功的中资企业却屈指可数。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居多。1997年,为摆脱和解决国有企业生产总值严重低下和资不抵债的现象,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主要通过拆分、重组和撤销等手段,形成股份制的国有企业。在此后的15年里,国有企业一边学习如何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生存,一边通过政府的扶持,生产大量以市场需求为基准的产品,获得了丰厚利润的回报。在缺乏强烈竞争的环境下,“走出去”的企业与百年的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力拓等大型企业相比,自身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相差还有一段距离。
此外,我国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缺乏对国际矿业公司的管理经验。“走出去”往往偏向于套用国内的企业运营模式,尽可能地压低成本。比如依旧采用国内的劳工、国内的地质勘查标准、国产的探测仪器等。一旦工作开展,往往受制于外部环境,陷入困境,如劳工签证、语言不通和环境评估等。事实上,我国企业收购国外矿业公司以后,更需要做的是:熟悉当地文化,利用当地劳工,掌握使用国外先进仪器的知识和采用国际化矿产资源勘查标准等;重新整合多国文化,形成新的多元化和国际化管理企业;逐步将原本国际化的矿业企业优化和升级,促使企业融入国际矿业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对当地社会的了解,“走出去”的企业在非洲进行矿业投资,收购项目以后,部分中资企业在当地难以开展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非洲国家政策法律不完善,腐败严重,权大于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开展政府公关工作尚未掌握;二是非洲国家普遍较落后,当地经济发展靠援助是国家独立以来国民思想根深蒂固的政策。因此,如果企业逃避社会责任比如减少援助当地居民的科学教育和医疗保障等工作,将难以得到当地居民信任和支持,以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时常遭到当地居民不配合和百般阻挠。
对非洲矿业投资的思考与建议
把握非洲矿业市场局势。西方矿业企业往往对已有的矿业权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周期发展需求和矿业权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尤其政局不稳、政策不透明、腐败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国家,决定各个矿业权勘查和开发的次序。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矿产品供过于求,部分矿产品到岸价低于开采成本价,非洲部分国家陷入政治风波,西方企业暂缓了在非洲矿业市场的资本投入,静待全球矿业市场回暖。2012年底,部分非洲国家从西方企业手里收回一大批优质矿业权,为中资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对于当地政局不稳定等问题,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投入小额资金以圈定一批优质探矿权,遵循边勘查、边研究、边等待局势好转的原则,达到风险可控,为日后抢占先机,力争在非洲取得找矿成果。
加强中非高层的互访,促进国际合作。西方企业对非洲矿业投资抱着冷淡的态度,致使非洲国家的招商引资对象逐渐向中国企业倾斜。建议我国政府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合力,扩大政府服务力度、提高服务的全面性和前瞻性,加强中非政府的高层互访,建立常态化的政府间交流机制,签订矿业投资保护协议,为中资企业进入非洲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更深层次地与非洲当地政府签订政府间的加强地质合作协议,选择资源潜力较大的区域,开展基础性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及时收集当地地质资料和掌握一定的找矿信息,圈定可供下一步找矿勘查的靶区,为企业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做好衔接,降低风险。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与西方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海外企业相比,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至关重要。建议政府对“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人性化的宽松政策,比如加快签证审批、提供海关绿色通道、简化项目的审核程序、加强矿产资源项目的技术指导、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及拓展投融资的渠道等;发挥我国驻当地的大使馆职能和优势,与当地中资企业建立常态化的服务沟通机制,积极为企业解决困难;同时在当地创办投资环境、外语和社会文化等培训班,使中资企业在当地尽快地进入角色。
制定中长期的战略目标,选择合理的矿业投资方式。
目前,中资企业“走出去”普遍缺少中长期的战略思想和目标,有的企业矿业投资常常是带有投机心理和盲目的行为。建议企业提前做好信息资料收集和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定位,明确目标。通过系统地分析相关资料,了解自身企业到底是技术型、资金型、管理型还是综合型,明确自己要找的矿种,涉及的国家,5~10年内将达到的目标,制订出一套切合实际“走出去”的找矿战略方案;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是确定自己“走出去”的方向,防止掉入西方企业设计的陷阱。在南非、纳米比亚等地质工作程度高的国家,建议以投资并购控制矿产资源量项目为主,兼顾风险勘查的项目;在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几内亚等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国家,以投资风险勘查项目为主,兼顾并购控制矿产资源量的项目。
灵活应用多种投资模式,获取优质矿业权。“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取得成功一般涵盖三大要素:资金、技术和管理。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灵活应用多种投资模式,树立以“空间换时间”的投资理念,力促短期内在非洲实现找矿成果。“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投资模式:一是通过收购、参股和控股上市公司,占优质矿业权一定的比例;二是通过筛选和调查,收购或参股优质矿业权;三是在海外成立子公司,在非洲申请探矿权,从草根勘查做起;四是中资企业合资控股国外初级上市风险勘查公司,再按照股份比例分拆,形成专业化的勘查公司;五是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以“工程”换“资源”,取得优质矿业权;六是与当地企业合作,以技术入股,利用当地企业的人脉关系,获取优质矿业权。
中资企业联合,互惠共赢,改变非洲资源供需格局。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一般都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各自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存在着恶性竞争,造成资源利用效率极其低下。针对非洲国家矿业投资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矿山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建议由个别大型企业牵头,联合铁路建设企业、水电站建设企业、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投融资机构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合作互惠共赢为指导思想,以加强中方联合企业的竞争力为基础,积极提高科技创新研发和地质找矿理论水平,在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的环境下,共同开发当地资源,促进资源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改变非洲矿产资源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