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设计*

2013-11-24刘茂军杜金红朱玉成

物理教师 2013年9期
关键词:单摆实验设计中学物理

刘茂军 杜金红 朱玉成 肖 利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重力加速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概念,在中学阶段比较准确地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是单摆实验,用到了转换的方法.[1]但由于计时等原因,利用单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亦存在误差.[2]

为此,笔者根据不同的实验原理,利用PASCO传感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数据准确,而且可以在实验数据图表中观测实验过程,取得了非常准确的效果.

1 运用单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1.1 实验设计基本原理[3]

将运动传感器正对摆锤摆动方向,用来测量摆锤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保持单摆摆动角度小于5°.利用DataStudio软件将测量的图像进行“正弦拟合”,测量出单摆周期,通过进一步计算即可获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我们设计了V形双线摆来确保摆锤在一个平面内摆动,便于测量.实验装置原理图如图1.

图1

1.2 实验图表示例及实验结论

(1)实验图表如图2所示.通过“正弦拟合”直接得到周期大小为1.68s.

图2

(2)实验结论:实验过程保持摆长70cm不变,多次测量单摆周期平均值为1.68s,通过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79m/s2.

2 运用落体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2.1 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传统的落体法是通过在物体下落过程中安装2个光电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4]操作较为麻烦,且容易产生误差.

我们直接运用运动传感器来测量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此实验使用的是乒乓球)的速度,测量出“v-t”图像,选取某一个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利用PASCO传感器自带软件DataStudio中的“线性拟合”工具即可测得速度的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的值.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如图3所示.

实验时将运动传感器正面对着地面(或桌面),距离1m左右,点击“开始”时释放小球,运动传感器可以记录小球连续做自由落体运动的“v-t”曲线.

图3

2.2 实验图表示例及实验结论

(1)实验图表如图4所示.通过“线性拟合”直接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79m/s2.

图4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准确测量出“v-t”图表.选取某一完整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做“线性拟合”,如图4中加粗所示,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的值.通过多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为9.8m/s2.

3 运用光电门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3.1 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利用PASCO传感器自带的光电门系统,释放一个塑料“条形栅栏”,上面有均匀分开的不透光黑条纹.当通过光电门时,栅栏上每一个不透光条纹阻断了光电门光波的传播,并且从一个阻断到另一个阻断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知道了2个不透光条纹的距离,DataStudio软件会计算出一个条纹到另一个条纹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和时间的斜率为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5]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3.2 实验图表示例及实验结论

(1)实验图表如图6所示.选取某一个实验图表,通过“线性拟合”直接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77m/s2.

(2)实验结论:通过多次实验可以看到,“v-t”曲线为一条直线,而且多次测量的数据曲线基本是平行的,斜率即重力加速度,实验平均值为9.8m/s2.

4 结语

通过对实验图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利用PASCO传感器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且可以非常直观地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PASCO传感器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整合的成功范例,是开展中学物理实验设计、实现物理实验数字化的一个理想平台.[6]

图6

1 刘茂军.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思想方法拾萃.物理教师,2012(1):17-18

2 吉恒.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误差分析.物理教师,2010,31(9):19-20

3 刘茂军,肖利.动量定理的实验设计与研究.中学物理,2012,30(2):42

4 李继红,张清早.用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选择.物理通报,2009(3):36-37

5 肖利,刘茂军等.探究物理实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5

6 刘茂军.基于传感器的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设计与研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11):46-48

猜你喜欢

单摆实验设计中学物理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哪个凉得快?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无字天书
单摆模型中重力加速度的探讨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