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知识管理及其实现途径
2013-11-22孙鹤
孙 鹤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信息所 湖北 武汉:430080)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形态,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1 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使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的智慧,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以无形资产管理为主要对象,以管理创新为直接目标,以建立知识创新平台为基本策略,强调知识资产的重要性。智力性和创新性是知识管理的标志。知识管理在管理理念上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三点:(1)提高组织智商;(2)提升组织记忆;(3)减少重复劳动。
2 国内知名企业知识管理实践剖析
下面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宝钢)为例来说明企业的知识管理及其实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宝钢在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知识财富不仅沉积在办公、生产、科研、销售、财务、教育培训等多个信息系统中,也蕴藏在全体员工的头脑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多基地、跨地域、超大生产规模的格局和未来大规模并购,对宝钢的知识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宝钢建立了统一的技术(知识)管理平台,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长期积淀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使其得以传承,并实现不同制造单元、分子公司技术的共享。
2.1 宝钢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2009年初,宝钢资源启动了基于岗位的知识推送系统工作。通过该系统,使员工的个体知识转化为公司知识,公司也能将大量的管理规范、实践案例有针对性地、快速地推送给员工,有效地缩短岗位调动或公司新上岗员工的业务熟悉期。
同年,宝钢国际建立了集管理流程、运营规范、激励措施于一体的知识管理运作保障机制,构建了以知识社区与知识地图两大功能为主的知识分享协同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在融合了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员工可以按需要且快速便捷获得知识、分享经验的平台。
2010年2月,宝钢股份制定了知识管理6年建设规划,提出规划期内将建设一套以“技术积累-传承-共享-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业务管理流程,形成宝钢特色的知识管理体系。同时宝钢股份成立了由科技发展部、人力资源部等组成的技术共享平台建设一期项目组,确立了组织架构、积累传承、制度体系、信息平台、分享文化等方面的12个子项目。各项工作围绕实施技术知识归整、落实管理机制配套方案和建设信息系统三条主线有序展开。
2010年12月底,BKM(宝钢技术共享平台)全面上线运行。截至2012年4月份,知识库共累积了19万篇知识,平均日入库达350多篇。其中钢铁工艺技术知识8万多条,技术经验类知识4万多条,技术报告类知识2.5万多条,宝钢专利、技术秘密、科研项目等2.6万多条。专家库汇集了358位专业人士,标杆库录存了主要产线2009年至2011年三年全年和2012年一季度实绩指标数据。此外,项目社区和学习社区还记录了进百个团队开展社区活动的数据。
2.2 宝钢的技术共享平台(BKM)
如图1所示,宝钢技术共享平台主要由9大功能板块组成。“知识库”汇聚了宝钢的显性知识,员工可通过知识地图、多维度知识导航和全文检索进行知识搜索。“专家库”则通过建立各板块的专家博客,发布成功案例、经验心得等内容,并与员工进行问答交流,有效地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标杆库”包含了公司对标和工序对标数据,可以进行指标查询。“社区团队”则是为不同虚拟团队如炼钢团队、炼铁团队、热轧团队等开辟了一个网上共享空间,分享本项目相关的文件、工作情况、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料等。此外,员工还可通过“教师师资”板块参加在线岗位培训,在“技术问答”板块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宝钢技术共享平台依托搜索引擎技术,以知识库、专家库、标杆库、项目社区和学习区为核心内容,以知识采集、知识审核、知识维护、知识发布、技术答疑、全文检索、知识订阅、知识推送、知识地图为主要功能,界面友好,安全可控,将技术信息转化为具有知识身份的标签和可有序流动的显性知识,为建立全公司的知识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1 宝钢技术共享平台结构
2011年12月,宝钢因知识管理成果卓著获得中国首届最值得推崇知识型企业(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即“MAKE”)奖、科技创新单项奖、亚洲MAKE提名奖。
3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途径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快速复制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企业必须通过对员工、知识和流通渠道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安排来保证个人知识在企业内部最大化应用进而转化为企业知识,使企业知识资产逐年积累,反复应用,不断创新,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资产体系化,知识资产管理科学化。
3.1 统一规划,制度强力推动
知识管理共享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知识共享体系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如信息科技、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等共同协作实施,统一规划,至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来保障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并将知识共享平台的使用纳入员工和部门KPI(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如对于生产一线操作员工要求必须进入共享平台知识库学习相关技术经验类知识;对于技术首席、专家则要求参与入库知识审核,并负责推荐高质量的技术知识供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各级管理者则可以在共享平台上关注本部门知识管理推进情况,并定期公布平台使用情况。
3.2 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
企业的知识管理团队应该由科技部门牵头建设,人力资源部负责推进,形成跨单元、跨领域的团队,而不是独立的职能部门。知识管理团队核心组成包括:
CKO(首席知识官):由公司领导担任,负责审定公司知识管理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以及项目总体推进、人才培养等;
知识管理委员会:由各单位主管领导、各专业领域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公司知识管理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知识体系建设、政策制定、活动实施的等;
知识管理核心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公司知识管理规章制度、年度计划、年度评价方案;负责公司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季度推进与评价、专题活动策划与实施、专业化团队建设、平台运行管理与建设优化;指导各单位知识管理推进;
知识管理经理:负责审定本单位知识管理年度计划、管理细则;负责本单位知识管理综合推进、分享文化建设、知识型员工培养;指导本单位知识管理三级体系建设;参与公司知识管理活动策划等;
知识管理专员:负责制定本单位知识管理年度计划、管理细则;负责本单位知识管理三级体系建设;组织本单位员工参与知识分享、社区建设、在线问答等知识管理活动;推进本单位分享文化建设;参与公司知识管理活动策划、平台需求收集等。
3.3 扎实推进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庞大而细致的工程,必须扎实、稳步的推进。一是要有系统的征集整理公司的核心知识,全面地整理各种专业知识在现场的应用,提供了相关专业的详细信息及其交流的环境;二是要提供技术共享平台咨询服务。内容包括梳理并构建面向技术资源的知识管理体系,实现技术资源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最终形成自主技术分类体系的技术资源知识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架构。三是通过IT 技术搭建技术共享平台,采用多维的知识分类体系、权限体系和知识地图结构,形成了知识的体系化,使得多系统产生的隐性及显性技术知识有序入库。
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应用案例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问题及原因分析、知识来源、改进实施、应用成效、经验体会,集中展现各产线、产品、工艺以及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知识。只要坚持不懈推进知识管理工作,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对技术知识积累、分享和应用的认识日渐趋同,通过知识上传、社区活动、技术问答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大量知识应用案例。
3.4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形成知识共享文化
技术共享平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手段,但如果没有员工自发主动的使用,也会逐渐变成一潭死水,无法达到“技术积累-传承-共享-创新”的效果。形成有利于知识管理推进的文化,是保障知识管理成效的前提。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邀请知识管理领域专家作专题讲座;制作有关知识管理方面的宣传栏,并组织巡展;举办现场推介会、专题推进会;举办”知识管理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倡导文化、规范制度、树立典范、比优争先、最佳实践、激励引导等策略来激发员工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释放员工潜在的知识创造力,营造以广大员工自觉奉献、乐于传承与共享、勇于创造知识的良好氛围。
3.5 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隐形知识显性化
要建立技术专家机制,明确提出技术专家的两种角色定位:一种是响应者(配角),主要是在线解答别人的问题;另一种是推动者(主角),不仅解答问题,而且通过培训、组织技术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传播知识;二是选派首席代表到目标企业蹲点,进行现场指导,担任现场教练。为了解决技术专家如何愿意“教”的问题,可以将该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工作中,并作为续聘、晋升、薪酬调整等的硬指标。
3.6 建立虚拟团队,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
所谓“虚拟团队”是指团队中的人员无行政建制,工作需要时却又能迅速集结,发挥团队作用的一种组织形式。为了迎接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可以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和技术攻关中用虚拟团队工作取代正式建制的机构。运行良好的团队不仅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并与用户和其它团队密切联系,而且围绕共同的任务、目标和问题,团队成员能够互相沟通、团结协作,将学习与履行职责结合在一起,公平交流意见和看法,在集中不同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智慧的同时,通过相互的激励、启发,提高整个团队和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而无固定建制的模式使员工能接触到更多的同事,从而使知识的传播面变得更广,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更充分和深入。
知识管理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管理的全面实施带来便利,只有推动企业“技术积累-传承-共享-创新”的良性循环,真正发挥知识生产力的作用,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冯 伟.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组织能力[J].上海商业,2011,(7):50-52.
[2]贾 骥,徐哲显,黄俊杰.企业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和实践——以宝钢资源知识推送系统开发为例[J].中国质量,2010,(7):49-53.
[3]中国知识管理中心.2011候选KM 人物: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BKM 团队[EB/OL].[2013-03-26]http://www.kmcenter.org/html/s16/201111/29-13518.html
[4]宝钢建设和发展经验须传承和共享—宝钢股份副总经理周建峰就开展知识管理宣传月活动答记者问[N].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版宝钢日报,第6502期
[5]宝钢新闻中心.知识管理全覆盖 实现传承和共享—宝钢股份技术共享平台建设纪实[EB/OL].[2013-03-26]http://www.baosteel.com/baosteelpc/economic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