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中的回避
——对大学生英语作文的有声思维研究

2013-11-21

关键词:二语母语学习者

李 宏 强

(陕西理工学院 外语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1. 引言

母语是影响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国内外有很多学者(Amdt[1],Kubota[2],Friedlander[3],郭纯洁等[4],王文宇等[5])对之做了深入探讨。郭纯洁、刘芳(1997)研究指出母语对二语输出过程中有三大中介作用:理解中介、检索中介和判断中介[4]。王文宇、文秋芳(2002)研究发现母语思维量与作文成绩呈负相关[5]。但是,关于母语思维与二语输出过程的回避现象有无关系很少有人涉及。我们知道,回避(avoidance)是指用第二语言说话和写作时,使用者避免艰涩的话题或复杂的语言结构,而选用比较简单的词汇或结构进行交流的现象[6]。它是学习者的自我选择,是一种心理现象[7]。回避是二语学习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目前关于二语写作回避的研究(Tarone[8],Brown[9],束定芳等[10],李玉玲等[11],王金巴[12])大多都是以问卷或者二语的输出文本来分析回避产生的状况,其研究方法很难捕捉到回避这种心理现象的真实信息,并且,对于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与写作回避方面的论述很少有文献提及。本项研究就着眼这个论题,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考察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与写作回避状况,旨在回答下面几个研究问题:(1) 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投入多少母语思维量?(2) 母语思维是否导致二语写作回避?(3) 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与写作回避是否存在差异?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研究的两名受试是来自陕西某高校的在读大学生。他们是从外语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0名被邀参加英语有声思维(think-aloud)写作的学生中挑选而出,受试1为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将其作为二语水平低者进行测试,受试2为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将其作为二语水平高者进行测试。其背景信息见表1:

表1 受试的背景信息

受试挑选的标准有三个:(1)受试的性格须外向开朗,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观点;(2)对“有声思维”写作这种研究方法表示接受,并乐于合作;(3)他们在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中,每次沉默的时间不超过20秒,总的沉默时间不得超过总写作时间的15%。

2.2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是一篇英语论说文的有声思维写作,题目是“网络与大学生活”。要求受试以有声思维的方式在50分钟内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为了详细记录两个学生的有声思维过程和提高测试效度,研究者采用了高质量的手机进行录音和计时。有声思维写作结束后马上对两位受试进行回顾性访谈。

2.3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分三个阶段进行:(1)“有声思维”方法的培训;(2)正式测试;(3)回顾性访谈。

为了使受试明确有声思维的要求和获得有声思维的亲身体验,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基本培训。首先,由研究者进行有声思维示范。示范的内容是一道趣味计算题。研究者边思考边说,在示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声思维的内涵。

正式测试的要求有三点:(1)根据所给话题“网络与大学生活”,受试必须在50分钟内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话题的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学生比较熟悉;二是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可以表达。(2)受试必须至始至终说出写作过程中头脑里出现的任何想法,不管出现的想法是汉语的还是英语的。写作过程中,不能有长时间的停顿和沉默,不得和研究者交谈。(3)边说边写。研究者对有声思维写作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录音。

有声思维写作之后对两个受试进行回顾性访谈。整个测试过程是在一个安静宽敞的会议室里进行。

2.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受试的作文评分;(2)对有声思维报告的录音进行转写和深入分析。

我们聘请了陕西理工学院两名教授和一名外籍教师,对两位受试的作文进行了等级评定。他们根据文章的内容、结构和表达三个方面进行了十分制打分,十分为满分。三位老师的评分信度系数为0.87(p﹤0.01)。两个受试英语作文的最后成绩取三位老师所给成绩的平均值,受试1平均成绩为7.0,受试2平均成绩为8.3。

对有声思维报告的数据分析分三个步骤。

首先,研究者对有声思维报告的录音进行了文字转写。对受试在报告中出现的任何偏差和错误不做变动,并对受试在写作过程中的沉默、重读(Rereading)、非常语音等进行了标记,以便对文本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

其次,统计两个有声思维报告文字版中的中文词数和英语词数,然后算出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和英语的涉入量。中文词的确定根据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出现按不同的词计数。

最后,建立研究二语写作回避的思维活动类别。把受试的抽象思维活动和口头报告转化为文字形式后,在什么样的构架上探索二语写作中的回避是本研究一个比较大的技术难题。经过对有声思维报告文字形式的仔细分析和参阅大量文献,研究者决定引入Chafe,W.[13]研究中的“Idea unit (意义单元)”概念作为划分思维活动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将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分为“解读题目”、“内容构思”、“遣词造句”、“话题拓展”和“谋篇布局”五大类,把二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置于这五大类思维活动中进行考量和分析,以探索本课题的三个研究问题。回避出现在母语思维上的类别及范例见表2。

表2 回避出现在母语思维上的类别及范例

注:所引文本中的破折号表示停顿或思索。

3. 结果与讨论

表3 英语有声思维写作基本信息

不同二语水平的两个受试完成的英语作文及有声思维报告相关信息见表3。受试1用了37分钟完成有声思维写作,而受试2用了53分钟,超时3分钟。考虑到有声思维这种研究方法对受试的英语写作有一定的影响,故受试1拖延的3分钟可以在接受的限度范围内。

从二语写作输出的结果来看,两个受试作文的篇幅长短相当。作文的等级分别为良好和中等。但受试1在完成有声思维写作的思维总量和所用时间比受试2要多。原因在于两人的英语水平有明显差异。

表4 二语水平与母语思维量

3.1 二语水平与母语思维总量

通过统计受试有声思维报告的中、英文字数,其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总量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受试1和受试2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使用总量相当,分别是52%和49%,也就是说,二语水平低者和二语水平高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总量大致相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二语水平高低没有引起母语思维量的变化。

3.2 母语思维与回避现象出现的频率

表5 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中的回避

通过对两个受试有声思维报告的细致分析,以及对各种二语回避现象出现在母语思维中的类别判断,研究者将不同二语水平的两个受试在母语思维情况下出现的二语写作回避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其详细信息见表5:

从表5数据来看,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受试1即二语水平低者用母语思维出现了34次回避;受试2即二语水平高者有15次回避。这个结果可以回答本项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即母语思维导致二语写作产生回避。

但从这两个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总数来看,受试1比受试2多出一半左右的回避数量。结合3.1得出的研究结果,即二语水平低者和二语水平高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总量大致相当,将这两个研究结果合二为一即为:在二语写作过程中,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在母语思维总量相当的情况下,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总量不同。换句话说是,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就越少。

3.3 母语思维与回避的分布

从表5的统计数据来看,二语水平低者和二语水平高者由于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回避在类别上有明显的分布差异。受试1的回避主要出现在“遣词造句”(12次)上,其次是“话题拓展”(11次),然后是“内容构思”(7次),并且,回避出现在这三个类别上的个数远远高于受试2的数目;受试2的回避在这三个类别上相差不大。二者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上的回避数目均很少。把这个分布状况转化为柱状图(见图1),就可以显现不同二语水平与母语思维导致写作回避在类别上的分布差异。

图1 二语水平与回避的分布

这样,本项研究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写作回避在类别上有明显差异:二语水平低者在“遣词造句”、“话题拓展”、“内容构思”上出现了大量回避;而二语水平高者在这三个方面回避的数目很少且差异不大;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二者出现的回避均很少。

根据对有声思维报告和受试英语作文的仔细分析,以及对受试的回顾性访谈,这个研究结果即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写作回避在类属上呈现不同的差异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是他们认知这个世界最便利的工具。他们从一生下来就用母语来解构和感知身边的事物。对于他们提高二语写作能力而言,母语能帮助他们快速解读二语写作的要求和内容,与二语思维相比,母语思维具有省时省力的功效。

第二,二语水平决定二语写作内容的深度。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能帮助二语写作在“话题拓展”和“内容构思”上立意深刻,但由于二语水平不高,词汇量有限,表达力不强,使得二语水平低者的母语思维在这些方面回避了很多内容。同样的原因使他们在二语的“遣词造句”上也捉襟见肘,放弃了很多具有表现力的语句。但对于高水平二语学习者,他们能够驾驭多种语义的表达,即使用母语思维,也不会产生很多回避而能用二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这就要求二语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第三,不论二语水平高低,母语思维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出现的回避很少,根据对受试的回顾性访谈所知,其原因在于母语写作技能对二语写作能力的正迁移。

4. 结论与启示

该项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1)二语水平低者和二语水平高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总量大致相当;(2)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就越少;(3)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写作回避在类别上有明显差异:二语水平低者在“遣词造句”、“话题拓展”、“内容构思”上出现了大量回避;而二语水平高者在这三个方面回避的数目很少且差异不大;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二者出现的回避均很少。

本课题对于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方面给与我们良多启示。

首先,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Cohen[14]把母语思维当作一种学习策略来看待。原因在于二语学习者在认知处理(cognitive processing)过程中常常依赖母语思维进行分析、判断和逻辑思考。所以,应该摒弃那些想当然的认为母语思维总会阻碍二语学习的见解,从思辨和实证的角度全面考量母语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才是我们探究其本质的有效途径。

其次,无须排斥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母语使用。对于我们处理和加工那些艰深而又抽象的信息时,母语具有即时高效的认知功能,在二语写作中的“话题拓展”和“内容构思”方面已有证实。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目的语解读一个文化术语、翻译理论或者语言模型远没有用母语讲授更加清晰到位,尤其是外语专业的语言学课程和文化课程,母语的适当使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强化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们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更要拓展学生在语言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二语输出的时候才能把所有想表达的内容用二语呈现出来。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数量少,其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大样本研究的假设。此外,该课题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1)研究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与母语水平之间的关系;(2)研究不同文体诸如叙事文、说明文、科技论文的有声思维写作,以探讨回避频次和分布状况;(3)有声思维写作尽可能录像,它可以捕捉到受试当时的思维活动印迹,以便在回顾性访谈中获取其回避的内容和原因。

[参考文献]

[1]Arndt,V.Six writers in search of texts:A protocol-based study of L1 and L2 writing[J].ELT Journal,1987(41):257-267.

[2]Kubota,R.An investigation of L1-L2 transfer in writing among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Implications for contrastive rhetoric[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8(7):69-100.

[3]Friedlander,A.Composing in English:effects of a first language on writing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M]//In Barbara Kroll(ed.).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09-125.

[4]郭纯洁,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7(4).

[5]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外语作文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6]Jack C.Richards,John Platt & Heidi 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7]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8]Tarone,E.Some thoughts on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ve strategy[J].TESOL Quaterly,1981(15).

[9]Brown,H.Principles ofLanguageLearning andTeaching(3rd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Learning Press,2002.

[10]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1]李玉玲、汪宏.从大学生英语写作看语际影响下的回避现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1).

[12]王金巴.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调查研究[J].外语教学,2010(5).

[13]Chafe,W.Grammatical subjects in speaking and writing[J].Text,1991(11):45-72.

[14]Cohen,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First ed.)[M].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15]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16]李宏强.言语适应论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语文学刊,2010(10).

[17]Lay N.Composing process of adult ESL learners:a case study[J].TESOL Quarterly,1982(16):406-407.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学习者
母语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