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关系
2013-11-21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内二科邯郸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内二科(邯郸056001) 律 静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脑梗死的发病基础与血管病变及损伤、血液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增加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标志,能及时的反应机体炎症状态,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的降解产物,能反应患者的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可以反应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状态。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5~75岁,平均63.5±10.5岁,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所有患者根据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将患者按脑梗死发病后20~40h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组35例,梗死面积>5cm2,小面积梗死组45例,梗死面积<5cm2,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为高血压、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8岁,平均64.5±11.5岁,脑梗死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5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测定。受检者取卧位,低枕,头略向后仰,颈部放松偏向检查的对侧,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11MHZ,观察颈动脉内膜的厚度。
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Hs-CRP、D-二聚体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各指标的比较(±s)
表1 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各指标的比较(±s)
注:*P<0.05表示与健康体检者组相比。
组 别 n Hcy(mg/L)Hs-CRP(mg/L)D-二聚体(mg/L)颈动脉内膜厚度(mm)脑梗死患者组 80 15.2±3.10* 9.33±1.90* 0.90±0.40* 0.88±0.45*30 7.00±3.02 0.50±0.17 0.33±0.11 0.68±0.31健康体检者组
2 脑梗死患者不同梗塞面积患者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Hs-CRP、D-二聚体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脑梗死患者不同梗塞面积患者各指标的比较(±s)
表2 脑梗死患者不同梗塞面积患者各指标的比较(±s)
注:*与小面积梗塞患者组相比,P<0.05
组 别 n Hcy(mg/L)Hs-CRP(mg/L)D-二聚体(mg/L)颈动脉内膜厚度(mm)45 13.57±3.78 9.12±2.10 0.71±0.40 0.78±0.46大面积梗塞患者组 35 16.32±2.45* 17.21±4.30* 1.21±0.21* 0.98±0.51小面积梗塞患者组*
讨 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致残或致死,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其是多因素的复杂疾病,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体内凝血和纤溶平衡被打破造成的血液的高凝状态致使血栓的形成。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皮损伤与高水平的Hcy有关,有报道显示约40%的脑梗死患者伴有高Hcy血症,主要的原因可能是Hcy产生超氧化物及过氧化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凝血因子的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倾向,Hcy的活化形成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并可与载脂蛋白B形成致密的复合物,易于被血管壁巨噬细胞吞噬,引起血管壁脂肪堆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不可分,C反应蛋白是由巨细胞被活化后分泌的细胞因子进一步刺激肝细胞产生的蛋白,是反应炎症水平的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通过激活补体系统,释放大量的蛋白及复合物,最终导致血管内膜严重损伤,正常情况下,其血清水平很低,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则表达量明显升高[2,3]。有研究显示血浆hs-CRP水平上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s-CRP水平的增高提示血液中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含量和活性增加,可反映体内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4]。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较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更具有特异性,其水平升高反映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5]。近年来,D-二聚体的检测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主要包括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肿瘤等[6]。颈动脉内膜厚度是近几年来比较受重视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其主要的产生原因是动脉内膜深层的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纤维组织增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与糖尿病患者易发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联系,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较健康人增厚,并且颈动脉IMT增厚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7]。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Hcy、Hs-CRP、D-二聚体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Hs-CRP、D-二聚体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小面积梗塞组患者(P<0.05),结果提示血清 Hcy、Hs-CRP、D-二聚体及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所述,血清Hcy、Hs-CRP、D-二聚体及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说明这些因素以各种途径参与疾病的形成,在实际诊断工作中将其联合应用,能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致残率,延长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沈兴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0-111.
[2]丁彦博.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39-40.
[3]张志越,褚荣涛,陈 涛.幕上肿瘤开颅术后早期颅内并发症的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43-44.
[4]冯素萍,荣爱国.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1):56-57.
[5]邵自强,焦劲松,王国相.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6):331-334.
[6]任继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和血脂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800-2802.
[7]David R,Owen,MA.Inflammation with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Assessment with Late-Phase Contrastenhanced US[J].Radiology,2010,255(2):638–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