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老照片做电视节目

2013-11-21张连香

声屏世界 2013年12期
关键词:赵家全家福老照片

张连香

电视台征集、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老照片,通过补充采访,重新组合编排成有意义、有意思的节目,显然是受众欢迎、电视台受益的好事。但是,电视的优势是“现在进行时”,传播声画合一的动态画面,把“过去完成时”的老照片编辑成全新时间流程的新节目,在某种意义上是“穿越历史”。对此,编辑不能不动脑筋、下一番工夫。

借用老照片中的“人”之口,讲述过去某个时段的故事

一幅老照片是瞬间历史信息的载体。对于当时无法记录的事件,让老照片中的“人”或其他知情人开口说话,讲述当年发生但已成历史纪录的往事,甚至讲述有关的背景、情节和结果等照片上没有记录的故事,有利于让观众领会照片反映的信息,增强节目内容的可信性、感染力。

在大连广播电视《城市相册》节目中,笔者编辑过一期关于大连老电车的节目,照片的提供者是大连市兰青社区75 岁的老人张玉秀。张玉秀在节目里说她乘坐了40 多年的电车,每年的结婚纪念日,老伴都会请人在101路无轨电车上给他俩照张像。虽然她讲述的故事没有那么浪漫,也不能产生轰动效应,和现在动辄就送万朵玫瑰等求爱方式相比,在无轨电车上拍照留念还略显土气,但这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爱情方面纯朴、忠贞、实在的体现。

如果说张玉秀是用老照片在讲述新社会劳动人民甜蜜的爱情和温馨的生活,那么姜凤美用老照片讲述的却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辛酸血泪史。姜凤美12 岁跟随父母闯关东来到大连,父亲是个演唱山东唱茂腔兼京剧的艺人,在大连主要是在寺儿沟“红房子”为日本殖民者扛活的劳工唱戏,目睹了劳工们饱受日本殖民者残酷压榨和巡捕房走狗搜刮的苦难经历。虽然现在“红房子”早被新高楼取代,当年的劳工以及他们的后代也安居乐业,但这段历史因为姜凤美的讲述和老照片的佐证,成为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另外,姜凤美对那段历史的控诉,并说出了父亲当年想说而不能说的心里话,也是对父亲的告慰。

重建老照片中的“信息场”,便于解开过去某个空间的疑团

新闻的发生离不开一定的时空,老照片也必然或多或少地记录了当时的信息。编辑收到老照片后,需要细心地研究有关的细节,避免节目播出后听众提出疑问,影响节目的真实性和流畅性。为解决此类问题,必要时可以重建老照片上的“信息场”,请多个相关人员到场共同回忆,互相启发,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

庄河电视台2012年播出的题为《四张“全家福”》的新闻,通过当地居民赵成润家1960、1975、1989 和2012年的4 帧“全家福”,介绍他家半个世纪来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照片的提供者赵成润也是后3 帧照片的拍摄者,技术不断提高,相机也不断更新换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赵家境况的巨变。赵家的第一张全家福拍摄于1960年,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百姓生活困苦,赵家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赵家为什么要拍这张“全家福”?面对记者的采访,赵成润回忆说,当时他仅有11 岁,拍照时他和二弟的头发都是母亲给剪的,衣服也是借来的。赵母进一步解释说:“现在寻思,不知那时候日子怎么过的,找块破布都找不到。在那样的条件下,照相本来是全家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如果不是小叔工作急需照片,就不会有赵家的这张‘全家福’了。”赵母的一席话解答了观众对赵家第一帧“全家福”的疑问。可见,多人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老照片上遗存的细节疑点,与仅请一位照片提供者唱独角戏,进行“看图说话”相比效果更佳。

重组“信息场”不必拘泥于与原来场地完全一模一样。我们可以从传统艺术上得到一些启示:黄河船工在唱号子时,兴奋的时候会使劲地拍船板,陕西“老腔”把黄河船工号子搬上舞台表演,不能将船也搬到舞台上,于是,艺人们就用板凳代替,拍船板就变成拍板凳了。重建“信息场”的目的就是便于让多位知情人共同回忆、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老照片上遗存的信息细节。

利用老照片拓展故事避免生硬说教

利用老照片做节目,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赋予时代感,与时俱进;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说教,而是让观众自然接受。央视4 套的《客家足迹行》节目中,记者在介绍江西兴国县时,没有一一介绍这个县走出的56 位共和国将军,也没有介绍工农红军在兴国的革命历程,而是饶有兴趣地介绍毛泽东在1929年命名的一道菜——四星望月,让当年给毛委员做菜的厨师的后人在毛泽东当年就餐的餐厅讲述这道菜的由来,观众可以体会革命老区人民对领袖和工农红军的感情,以及对党领导人民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认识。用这么一道菜做兴国红色历史的地标是记者的匠心独运。

反思我们的节目,有时有急功近利的地方。如张玉秀老人是用老照片来讲述老电车见证了她朴实无华的爱情故事,让观众领略到“只要有爱,就有温馨生活,就会幸福”的真谛。但是我们不仅想把大连电车的历史通过这一张张照片展示出来,还想展现昔日老电车风采,还想对大连发展无污染的电车和解决城市路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找到在电车上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司机和现在的调度谈看法和想法。如果张玉秀老人在讲述时能涉及到这个问题,就属于自然流露,而我们大费周折地组织他人郑重其事地讨论就有画蛇添足、牵强附会之嫌,从而让一个洋溢着温馨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宣传味十足的城市建设课题的研讨会。

再如,大连军旅作家高玉宝的《半夜鸡叫》人人皆知。他9 岁起做童工,后来参军,在辽沈、平津战役立中立过功,解放后给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做了不下5000 场次的报告,留存到许多地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数百张。如果我们通盘介绍就会落入说教的窠臼。如何突破,这时高老一张1948年写入党申请书的照片引起了编辑的注意:入党申请书的内容是“我从心眼里要入党”,因为高老当时不会写字,入党申请书中每个“字”都是画的:“从”字是画了个虫子,“心眼”是画了一个心和一只眼睛,“党”字是画了一棵树上挂着的一口钟,用钟发出的“铛铛”声来代替。指导员看不懂,高玉宝不好意思,这才懂得了读书的重要。从此,高玉宝边打仗边学文化,并写下了影响几代人的作品。这样的照片故事感人,比苦口婆心、居高临下的说教更能让受众接受和信服。

猜你喜欢

赵家全家福老照片
赵家祥教授
创意“全家福”诞生记
Airport gat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①
全家福
老照片
全家福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年夜饭话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