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2013-11-21卢黎
■卢黎
浅谈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卢黎
戏曲的创新首先是传承,其次才是创新和发展。戏曲的的传承强调重视民族文化传统。戏曲的创新,不是追求表面的“新”,浅薄的“新”。戏曲创新应内容大于形式、戏曲的创新应顺应时代而创新。
戏曲 传承 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影视、网络文化等的兴起,相对主流娱乐文化而言,戏曲的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戏曲艺术要赢得广大观众,就要充分挖掘传统戏曲的内在价值,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戏曲的创新首先是传承,其次才是创新和发展
中国戏曲传统,是在几百年的实践中积累的、世代相传的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它高度的技艺性决定着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口传身授这种形式才能传承下去,正是有了这些特定、固有的程式和模式,才得以传承和保留至今天。
二.戏曲的的传承强调重视民族文化传统
戏曲的传承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根基的,丢掉传统文化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根本,但重视继承传统不等于只是重复与模仿,因此在变革和创新戏曲艺术的现代进程中,我们要妥善地继承、保持传统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遵循其艺术规律,对传统艺术进行再加工,把现代审美注入传统艺术,让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戏曲的创新,不是追求表面的“新”,浅薄的“新”
戏曲的的创新不能了为创新而创新,靠“豪华包装”和“大制作”来贬低经典、践踏传统,戏曲在哲学基础、审美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有自己的文脉。戏曲创新,不应以消解剧种个性、丧失戏曲个性,背弃戏曲的舞台美学原则为代价。应根据剧目的题材、内容、主题、意蕴、风格以及剧种特点等需要来“量体裁衣”,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的养料,进一步挖掘戏曲的假定性、虚拟性与时空自由的潜能,违背“戏以人重,不贵物也”的戏曲美学原则;或片面吸收京剧、越剧等剧种特色,造成剧种同化,实乃不明智之举。
四.戏剧创新应内容大于形式
传统戏的中心是技艺而非人物,人物做了记忆的附属,观众欣赏的是演员的技艺,唱念做打,而内容往往变得空洞,人物显得苍白,缺乏个性。而现在的观众重在感受剧中人物性格、情节,兼顾欣赏演员技艺,人们的审美向着人物内在的个性迁移,对此演员应将人物表现置于技艺之上,这并非冲淡演员的技艺,而是使戏曲中人物的个性更加丰满,富有时代气息。
五.戏曲的创新应顺应时代而创新
1.戏曲创新应从形式到内容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随着人们审美的角度的变化,戏曲的创新应调适并提升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站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汇点上,运用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艺术慎重而积极的审视、鉴别和选择使戏曲在人文审美上回归传统,让历史更加精炼地浮现和融合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如何保持个性和艺术特质,让优秀作品拥有更多观众,让更多的年轻一代走进剧场。
昆曲《1699·桃花扇》就是创新成功的典范,它先后设计了6种不同的演出版本,在标准版的基础上衍生出传承版、简版、加长版、音乐厅版以及折子戏等5个版本。传承版与标准版剧情完全一样,由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演出,体现昆剧艺术的师承传统。简版主要适应国外巡演需要,剧情有所缩减,舞美也有所简化,保留了标准版的精华,这种戏曲的创新不仅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而且充分占领市场份额,提高了戏曲在演出市场的竞争能力。
2.戏曲创新应以新的视角度审视传统故事,充分挖掘可以挖掘的地方。
戏曲创新应从传统的形式中表达时下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现代京剧《飘逸的红纱巾》揭示了青春不仅是美、是爱,更是理想和忘我,是生命盛开的花朵这样的道理,对当代青年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西施归越》以现代意识对这一历史故事进行了新编,注入新的意蕴,鞭挞世俗偏见,为历史剧的创新作了探索,它不再是简单的去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剧目,因为它的表现方式虽然是传统的,但其传达的感情、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却是现代的。
归根结底戏曲的创新是观念的创新,它牵涉到对艺术规律的正确认识,要不断理清和拓宽思路,建立在回归戏剧艺术的本体之上,建立在尊重传统艺术的基础之上,对程式表演进行扬弃。要结合作品内容深入探索艺术形式,把现代意识与作品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要着眼于内容,着眼于人物,以此找出适合内容与人物的特定艺术形式,更换古典美的美学观念及其表演观念,勇于继承传统戏,改革传统戏,创作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使戏曲的创新与传承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戏曲的民族瑰宝绽放出美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