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剧的传承和发展

2013-11-21杨文秀

剧影月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小戏戏迷唱腔

杨文秀

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原为“童子戏”。“童子戏”起源于“以舞降神”的巫觋演唱,与本地方言、风俗、民情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传统戏剧。通剧使用南通方言土语,唱的俚曲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唱腔高亢清亮,如泣如诉。

2008年通剧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予了通剧这个民间瑰宝以高度的关注。为了动态保护这一国家级文化遗产,经当地政府批准,成立了南通市通州通剧团。

但是近二十年来,通剧一度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之中。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失去了大批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作为南通的地方特色文化,通剧逐步地被年轻人边缘化,年轻戏迷大幅度减少,长此以往通剧艺术将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消亡。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对艺术的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包括通剧在内的绝大多数戏曲,受到了流行音乐、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诸多现代元素的强烈冲击,而导致阵地沦陷,观众锐减。二是通剧自身题材陈旧、唱腔拖沓、节奏缓慢,和现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不相协调,使青少年与通剧产生了距离感。三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不够、社会媒体的关注不够、舆论宣传的力度不够。所以如何把这艺术瑰宝发扬和传承下去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要靠一批专业的戏曲人才和经典剧目

自通剧团成立以来,我们创作、改编了一系列通剧小戏,如《儿行千里》《范老爷判婚》,这里的音乐有很大创造,已经不像之前单一的锣鼓点子,它加入了琵琶,扬琴,二胡等很多器乐的演奏,音乐表现更丰满。而唱腔也不是单一的以悲腔为主,根据剧情的发展还加入当地欢快的民间小调,把悲腔升华成咏叹调式,这样唱起来更能打动人心。去年新排的小戏《算破铁算盘》,故事一开头是一个喜庆的婚礼场面,一群丫头簇拥着新娘打闹嬉戏,这样的情节使得原先的悲腔音乐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欢快的锣鼓丝竹声,欢天喜地的唱词,让观众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不熟悉甚至第一次听通剧的人会喜欢上它。小戏《钟馗戏蝶》又不同于以上的作品,它是一个以舞蹈形式为主的小戏,这样对戏曲演员的要求就更高,既要手舞足蹈又要稳住气息唱词。此剧舞台效果很鲜亮,五彩斑斓的蝴蝶,一身红色官服的钟馗老爷,和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八个小鬼,再加上蝴蝶优美的唱腔和小鬼诡异的唱腔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是夺人眼球!此作品在去年山东小品小戏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当时台下很多山东观众反应很都很好,虽然他们不知唱词的意思,但是看舞台效果和演员的表演以及特别的唱腔,观众们对通剧抱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我们传承通剧的首要目的也就是让更多人了解通剧喜爱通剧。

二.将通剧优秀音乐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学校可根据硬件设施的配备情况,自行选择将通剧设定为欣赏或演唱教学课程。在欣赏课程中教师可播放通剧表演的经典视频短片或者组织学生们实地去观看通剧演出,进行现场教学,并让学生们讨论表演方式,在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真正爱上这一民间瑰宝,使通剧不断健康发展下去。

三.年轻人也要不忘发扬通剧

为了振兴和传承通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南通有一批喜爱童子戏的年轻朋友在2009年成立了通剧戏迷协会,把喜爱通剧的朋友们组织起来,戏迷协会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其中有1名博士,2名硕士参与了该协会,分量不轻。通过通剧戏迷协会这个平台,他们组织举办了19场公益演出,受到广大市民的赞赏和追捧,让更多的人关注通剧、了解通剧、喜爱通剧,协会成员的日益增加,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四.地方政府和社会媒体的支持

在可行的情况下,在文化发展预算中设立通剧保护与发展专项基金。建议将专项基金列入年度部门财政预算,由区财政、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主要用于对通剧团的资助,以及对通剧传统剧目和资料遗产的挖掘、整理,现代剧目的创作生产,通剧后备人才的培养等。进一步加强对通剧的宣传工作,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图书报刊等传媒,加大对通剧的宣传力度,形成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地方戏曲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普及活动,倡导通剧演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扩大通剧的影响,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同时要加强对通剧演出水平的指导,积累艺术资源,壮大艺术实力,创作生产一批新的代表性剧目,推出新的领军人物,逐步形成通剧的品牌优势。把我们的通剧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小戏戏迷唱腔
戏迷春秋
——王海城作品精选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论滇剧生角唱腔中的彭派声腔艺术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丁洋澜??《小戏迷》
小戏骨
越剧戏迷角,几代人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