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变形的随机性分析
2013-11-20徐腾飞向天宇赵人达
徐腾飞,向天宇,杨 成,2,赵人达
(1.西南交通大学 桥梁工程系,成都 610031;2.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
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运营阶段出现梁体持续变形的现象。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运营数年后,70%以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主要原因就包括混凝土收缩徐变大[1]。而在高速铁路桥梁中,收缩徐变引起的线路不平顺性,将影响列车运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因此正确的预测桥梁因收缩徐变引起的长期变形尤为重要。
目前采用确定性徐变计算方法,得到的跨中下挠值与实际相差达30%以上,理论计算与桥梁实际受力状态存在明显差异[1]。Bažant等[2]指出,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因素众多,变化规律复杂,具有时变性和随机性。1983年 Madsen等[3]率先开展了BP模型的参数与模型随机性研究,进而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研究收缩徐变效应的均值与方差[2]。Yang[4]基于ACI209与MC90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构件的收缩徐变的不确定性与敏感性。采用改进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熊学玉等[5]研究了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由徐变引起的时变位移和应力的随机性问题。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代表性的有ACI209模型、CEB-FIP 90模型、B3模型和GL2000模型。已有研究表明,B3模型和GL2000模型对已知试验数据描叙较好,表现出了相对较小的模型离散性[6]。鉴于B3模型的参数中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桥梁设计时通常是未确定的,本文采用 GL2000模型[7-8]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并利用基于响应面的蒙特卡洛抽样技术,进行收缩徐变随机分析。以铁路40m简支梁为例,研究了各个徐变参数对结构长期变形的敏感特性,提出设计施工中控制收缩徐变效应的建议。
1 混凝土长期应变随机分析
GL2000模型[6-8]定义由应力产生的长期应变为
式中:t和t0分别为计算龄期和加载龄期;Ec和Ec(t0)分别为28d和加载龄期时混凝土弹性模量;φ(t,t0)为徐变系数,表达形式为:
式中:V/S为混凝土构件的体积表面积比;RH为环境湿度(用小数表示)。上式中右边括弧内前2项代表基本徐变,第3项代表干缩徐变。Φ(tc)为
式中:tc为干缩开始时间。当只有基本徐变发生时,Φ(tc)值取1。
式(5)中,fcm为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平均值;K是跟水泥种类相关的系数。
根据Bažant等[2]的建议,混凝土长期应变的随机发展方程可以表达为:
式中J(t,t0)为徐变度,式(7)的物理意义为在t0时刻施加的单位应力在t时刻产生的应变总和,α1和α2分别为与混凝土徐变和收缩模型相关的模型不确定性变量。
随机分析时还需考虑模型参数的随机性。取fcm和RH为随机变量,分别定义为α3fcm和α4RH。
以往的研究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随机性考虑不足。一般而言,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存在随机相关性。GL2000模型中给出了2者的确定性关系模型,通过在该确定性模型前乘以一随机变量的方式定义2者的随机相关性,表达形式为:
其中,a和b为跟水泥种类有关的系数[7]。
综合以上几种随机因素,假设各随机因子之间相互独立,混凝土长期应变的随机发展方程为:
同时,本文还考虑了自重荷载、二期恒载与张拉控制应力的随机性,随机因子分别为α6、α7和α8。表1给出了各个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
表1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
2 基于响应面的蒙特卡洛分析方法
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通过少量的确定性试验结果拟合一个曲面来近似代替真实的响应值分布,从而建立随机变量与结构响应值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避免了直接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MC)反复求解有限元带来的巨大计算开销[12]。首先在均值点附近利用若干次的有限元计算,建立结构长期变形的响应面函数,再对其进行MC抽样,进而直接获取结构响应的分布信息。
为了提高响应面拟合精度,取考虑交叉项的二次多项式构造响应面
式中:n为变量个数,a,bi,,ci,dij(i=1,2,…,n;j=1,2,…,n)为待定因数,未知数数量为 (n+1)(n+2)/2。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对结构响应贡献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定义基于响应面的敏感性系数为:
式中:G(X)为响应面函数;σX(j=1,2,…,n)为随机因子均方差。通过引入均方差σX(j=1,2,…,n),一方面使得敏感性系数为无量纲量,另一方面计入均方差可以考虑变量离散性对结构响应的贡献,具有更明确的概率意义[13]。
3 混凝土徐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采用Trost和Bazant提出的按照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进行混凝土徐变效应分析。根据Trost-Bazant理论[14],连续变化的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τ0为加载龄期,t为计算应变时的龄期,ρ(t,τ0)即为老化系数,Eφ即为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
采用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CSBNLA进行桥梁结构的长期变形随机分析[12]。该软件采用退化梁单元,采用本文程序对国际材料和结构实验室联合会(RILEM)的TC114/3委员会于1993年发布的混凝土结构和材料的收缩与徐变行为的基准算例(Benchmark Examples)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数值结果[15-16]。
4 算例分析
图1为铁路40m简支梁断面图,其中顶底板厚度分别为300、280mm,腹板厚度为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预应力钢束采用13-7φ5,底板预应力束保护层厚度110mm,腹板最下层预应力束中心线距离底板300mm,腹板预应力束沿竖向等间距布置,间距190mm。预应力体系采用后张法施工,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95MPa,张拉时混凝土龄期28d。长期作用荷载为:自重荷载236.195kN/m,二期恒载180kN/m;自重作用时混凝土龄期为28d,二期恒载作用时混凝土龄期为60d。环境湿度取70%。
图1 40m预应力混凝土梁跨中断面
利用本文的方法,计算成桥10a中桥梁跨中位移,成桥后由于预应力作用梁体跨中出现上挠,徐变效应体现为上挠,二期恒载施加后,跨中上挠量减小,但随着收缩徐变效应发生,上挠量逐渐增大,至3a后逐渐稳定,10a最终位移均值为25.29mm,方差为6.47mm,变异系数为26%。图2给出了前3a的跨中位移均值及其变异发展曲线,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一定保证率的位移分析结果,特别的当位移近似正态分布时,此保证率为97.72%与2.28%。计算结果表明,收缩徐变效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采用确定性的分析结果有可能不恰当的设置桥梁预拱度,影响列车行车安全性与平稳性。
图2 梁体跨中挠度
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各个随机变量对成桥10a后跨中位移的敏感性,图3给出了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敏感性最高的参数为徐变度的模型不确定性,其次为弹性模量模型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设计与计算过程中,合理的选择计算模型将有利于提高收缩徐变效应的预测精度。
图3 跨中位移的敏感系数
对于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而言,最为敏感的是荷载的不确定性,其次为张拉控制应力的不确定性。
值得指出的是,文献[11]中张拉控制应力变异系数为1.5%,而此项系数与施工水平紧密相关。图4给出了张拉控制应力变异系数为1.5%与10%的跨中位移时程对比,图5给出了两种变异系数下跨中3a后位移的概率密度曲线。由图可以看出2者位移均值基本一致,但是随着张拉控制应力的变异性增大,导致跨中挠度的离散性显著增大。为分析其原因,本文计算了张拉控制应力变异系数为1.5%~10%时各个主要随机变量的敏感性,图6给出了计算结果。由图中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张拉控制应力变异性的增大,张拉控制应力的敏感性迅速增大,当张拉控制应力变异系数为10%时,张拉控制应力的敏感性系数达到0.81,成为最敏感的随机变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较精确控制张拉应力,以控制收缩徐变效应的离散性。
图4 跨中位移时程曲线
梁体预制后通常需存梁一段时间才进行架设,图7给出了二期恒载加载时的混凝土龄期与其敏感系数的关系。由图中可以看出存梁时间越短,二期恒载对于收缩徐变效应影响越明显。延长存梁时间有利于抑制二期恒载对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但存梁2个月后,此影响基本稳定。
图5 跨中位移概率密度函数
图6 跨中挠度敏感系数与σcon的变异系数
图7 跨中挠度敏感系数与二恒加载时间
5 结 论
采用GL2000模型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并利用基于响应面的蒙特卡洛抽样技术,进行收缩徐变随机分析。以铁路40m简支梁为例,分析表明:
1)应考虑收缩徐变效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以避免不恰当的设置桥梁预拱度,影响列车行车安全性与平稳性。
2)徐变度的模型不确定性对徐变效应最为敏感,其次为弹性模量模型的不确定性,因此宜进一步开展徐变模型研究。
3)随着张拉控制应力变异性的增大,跨中长期变形的离散性显著增加,同时张拉控制应力的敏感性迅速增大,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张拉应力的精确性。延长存梁时间有利于抑制二期恒载对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但存梁2个月后,此影响基本稳定。
[1]卢志芳.考虑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2]Bažant Z P,Li G H.Unbiased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creep and shrinkage prediction models [J]. ACI Materials Journal,2008,105(6):610-621.
[3]Madsen H,Bažant Z.Uncertainty analysis of creep and shrinkage effect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J].ACI Journal,1983,80:116-127.
[4]Yang I.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imedependent effect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07,29:1366-1374.
[5]熊学玉,顾炜.基于改进LHS方法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期性能概率分析[J].工程力学,2010,27(4):163-168.Xiong X Y, Gu W. Long-term performance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PC structure based on improved LHS method [J].Engineering Mechanics,2010,27(4):163-168.
[6]Goel R,Kumar R,Paul D K.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ous creep and shrinkage prediction models for concrete[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SCE,2007,19(3):249-260.
[7]Gardner N J,Lockman M J.Design provisions for drying shrinkage and creep of normal-strength concrete[J].ACI Material Journal,2001,98(2):159-167.
[8]Keitel H, Dimmig-Osburg A. 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eep models for uncorrelated and correlated input parameters [J]. Engineering Structures,2010,32(11):3758-3767.
[9]Al-Harthy A S,Frangopol D M.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94,120(11):3156-3177.
[10]Pascal L. Reliability-based deterioration model for deflection limit state girder bridges[D].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6.
[11]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12]徐腾飞,赵人达,向天宇,等.钢管混凝土高墩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2(2):60-63.Xu T F,Zhao R D,Xiang T Y,et al.Reliability analysis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oncrete-filled tube high piers[J].Journal of Civil,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2010,32(2):60-63.
[13]Liu P L,Der Kiureghian A.Finite element reliability of geometrical nonlinear uncertain structure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1991,117(8):1806-1825.
[14]Wen Q J.Long-term effect analysis of prestressedconcrete box-girder bridge widening [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1,25(4):1580-1586.
[15]向天宇,童育强,赵人达.基于退化梁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徐变分析[J].工程力学,2006,23(4):140-143.Xiang T Y,Tong Y Q,Zhao R D.Creep analysis of concrete structure by degenerated beam element[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6,23(4):140-143.
[16]占玉林,向天宇,赵人达.几何非线性结构的徐变效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6,23(7):45-48.Zhan Y L,Xiang T Y,Zhao R D.Creep effect analysis of geometric nonlinear structure [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6,23(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