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难选钼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2013-11-20卞孝东王守敬
马 驰,卞孝东,王守敬
(1.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06;2.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450006)
河北某钼矿为中低温热液斑岩型铀-钼矿床,分为单一型钼矿和铀钼矿两种矿石类型,赋矿岩石为火山碎屑岩和火山流纹岩。该矿矿石性质复杂,氧化程度高,易泥化,目的矿物嵌布粒度极其微细,部分以胶状矿物存在,有相当部分钼赋存在褐铁矿中。褐铁矿多呈胶状、细脉-微细脉结构充填在矿石的裂隙、微裂隙中,粒度极细,大部分为几个微米。与其矿床类型相似的矿山,有江西银坑山铀钼矿、浙江蒋村铀钼矿,都属于与火山有关的铀钼矿床[1-2],但是,目前对于这类铀钼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不够,没有彻底弄清这类矿床中钼的赋存状态。本文对河北某钼矿中的钼的赋存状态做了深入的研究,为该类型的矿山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原矿的化学分析
化学多项分析表明(表1),原矿 Mo含量为0.26%;SiO2和Al2O3含量较高,二者含量综合接近90%,说明矿石中主要的矿物应为石英和黏土矿物。从原矿钼物相分析(表2)结果看出,矿石中钼的氧化率为54.20%,氧化率较高。
表1 原矿化学多项分析结果
表2 原矿钼物相分析结果
2 原矿矿物组成及矿物含量
通过显微镜下对矿石进行光片、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和人工重砂鉴定,查明矿石中,主要的含钼矿物为胶硫钼矿、钼钙矿、铀钼矿、蓝钼矿,其他的金属矿物有褐铁矿、黄铁矿,少量的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黏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以及少量的斜长石、萤石。含量见表3。
表3 矿石中主要矿物的相对含量
3 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和粒度分析
3.1 褐铁矿
褐铁矿多呈细脉状、网脉状、胶状结构,在矿石中含量约为6%。褐铁矿的脉宽1~100μm之间,多数集中在10μm以下。褐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4,褐铁矿含MoO3从1.04%~7.86%,平均含量5.21%。褐铁矿中的Mo到底是何种矿物的形式存在,目前没有仪器可以确定。褐铁矿含有一定量的S、As、Ca、Mg、Si、Al和 Na,含有少量的 U、Ni。褐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褐铁矿平均含Mo为3.47%,以褐铁矿的含量为6%计算,褐铁矿中的Mo约占总Mo的71.2%;从分布形式来看,Mo主要应在褐铁矿中。这些褐铁矿细脉多充填在矿石的裂隙、微裂隙中,而且其粒度主要集中在10μm以下。如果磨矿粒度较粗,褐铁矿不能单体解离;如果磨矿粒度较细,由于石英和褐铁矿硬度的差异,这就造成细磨褐铁矿容易泥化,而进入尾矿。
3.2 钼钙矿
钼钙矿为含钼的矿物之一,在重矿物中富集,结晶较差,粒度在0.01~0.025mm之间。电子探针结果见表5,钼钙矿中含有少量的Fe。
3.3 铀钼矿
铀钼矿的重选产品发现有:铀钼矿、硅钙铀矿、钼铀矿。在矿石中含量较低,粒度在0.01~0.02mm之间。电子探针结果见表6。MoO3的含量变化较大,还含有一低含量的Fe、Ca和K等。
3.4 胶硫钼矿
胶硫钼矿主要赋存在胶状黄铁矿中,粒度极细,一般在2μm左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7,胶硫钼矿含有少量的As、Ca。
表4 褐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单位:%)
表5 钼钙矿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单位:%)
表6 铀钼矿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表7 胶硫钼矿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3.5 蓝钼矿
少量,天蓝色,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溶液变为深蓝色。蓝钼矿的粒度在0.01~0.1mm之间,为胶硫钼矿氧化产物。
3.6 黄铁矿
主要呈粒状、胶状、草莓状,呈浸染状分布在矿石中,该黄铁矿含As较高。黄铁矿的粒度在0.02~0.25mm之间。
3.7 石英
多呈他形粒状,粒度粗细不均,粗粒在0.1~0.3mm之间,细粒的石英一般在0.06mm以下。部分石英发生碎裂,裂隙被黏土矿物和褐铁矿充填。黏土矿物:主要是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呈脉状、团状、云朵状分布在石英粒间,应为长石风化蚀变的产物。
4 钼的赋存状态
为了更好的查清钼的赋存状态,进行了-2mm原矿的筛析试验(表8)和重选产品的电子探针分析。
由表8可见,粒度越细钼和铁含量越高,但微细粒级中钼的金属分布率并不高。铁和钼的金属分布率,在各个级别中基本一致。对Mo和Fe在各个级别的金属量分布率做线性回归(图1),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4X(y代表Fe的金属量分布,X代表Mo的金属量分布),二者相关系数r=0.98,反映出Fe和Mo的关系密切,二者紧密共生。
表8 -2mm原矿粒度筛析结果
图1 Mo和Fe在各个级别的金属量分布率做线性回归图
对重选产品(主要是褐铁矿和石英,少量的锆石和独居石)进行电子探针的面扫描分析(图2、图3)结果发现,独立的含Mo矿物有铀钼矿、胶硫钼矿和钼钙矿,但是含量较低,Mo主要富集在褐铁矿中。对褐铁矿单矿物做面扫描分析发现,Mo在褐铁矿中均匀分布,无明显的富集点。
图2 重选产品的Si、Ca、Fe和Mo元素的面扫描分析
图3 褐铁矿的Si、Ca、Fe和Mo元素的面扫描分析
5 该矿难选的主要原因
选矿试验采用重选、磁选、浮选、重浮联合、浮磁联合等多种流程方案进行探索研究,得到的精矿产品富集比和回收率均较低,尾矿品位也未能大幅降低。其中,浮磁联合流程可以抛掉产率为42.62%、品位为0.099%、回收率为16.13%的尾矿,但采用该流程得到钼精矿品位仅为1.30%,回收率仅为12.00%。
该矿难选的主要原因是:①矿石矿物复杂,有胶硫钼矿、钼钙矿、铀钼矿、蓝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黏土矿物,且黏土矿物含量在30%左右,这导致矿石容易泥化;②有用矿物粒度细,从光片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来看,粒度多在1~2μm,钼钙矿的结晶较差,不利于浮选富集;③褐铁矿中的钼是Mo的主要赋存形式,褐铁矿含量约6%,电子探针分析褐铁矿中平均含Mo为3.47%,说明褐铁矿中的Mo约占总Mo的71.2%。但褐铁矿呈多胶状、细脉-微细脉结构,结晶较差,粒度极细,大部分在10um以下,如果磨矿粒度粗,不能单体解离,如果细磨则容易泥化。如果采用强磁选,粗粒的褐铁矿可以回收,但是细粒泥化部分则很难回收,导致回收率较低;由于褐铁矿中本身Mo含量较低,再加上褐铁矿与石英的连生体,这导致磁选精矿品位较低。④采用重选可回收比重较大、粒度较粗的钼钙矿、铀钼矿以及含钼的褐铁矿,对于粒度极细的、易泥化的钼矿不能回收。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矿,作者提出磁化焙烧-磁选的方案,选矿指标为钼粗精矿的品位选到0.86%,抛掉近80%的尾矿,回收率近60%的相对较好选矿指标。但是,磁化焙烧成本过高,在实际生产中无法推广使用。
6 小结
1)该矿为中低温热液斑岩型铀-钼矿床,赋矿岩石为火山碎屑岩。主要矿物是褐铁矿、黄铁矿、钼钙矿、铀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黏土矿物和长石。
2)Mo主要赋存在褐铁矿中,部分以钼钙矿、铀钼矿、蓝钼矿和胶硫钼矿的形式存在。
3)难选的原因,主要是Mo的主要载体矿物褐铁矿粒度较细,Mo的赋存状态复杂多样,其他含Mo矿物粒度细小,结晶较差,这不利于选矿富集。并且该矿石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矿石容易泥化。
[1]王启滨,汤国平,叶林春.安远县银坑山铀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57.
[2]金淼张.浙江蒋村铀钼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2):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