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谱写美丽内蒙古新篇章
2013-11-20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
文|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
内蒙古横亘“三北”,广袤的疆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类型使之成为卫畿京津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局,建成美丽内蒙古,不仅是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依托。
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准确把握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新方位
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维、新论断充满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和极为丰富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必将引领内蒙古的发展进入到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
内蒙古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系统多样,是全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内蒙古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拥有118.3万平方公里的疆域、13.2亿亩草原、3.55亿亩森林、6368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水面、湿地和沙漠、沙地面积也位居全国前列,不仅是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众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陆性季风必经之地和国家主要的林业、牧业基地,一旦草原沙化、林地缩减、水源被污,必然殃及“三北”,乃至对全国的生态安全造成难以估价的影响。因此,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出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就占到了内蒙古总面积的86%。正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生态地位,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历来高度关注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并寄以殷切期望。江泽民同志指出,“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北方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和责任十分重大,一定要搞好”。胡锦涛同志指出,“内蒙古历来是祖国北疆一块绿色宝地。一定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保护好内蒙古这块辽阔草原,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贡献。”习近平同志指出,“内蒙古全区上下都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好、建设好内蒙古这一重要生态屏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形成节约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
内蒙古资源丰富但发展不充分,亟须加快发展又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内蒙古开发晚、建设迟,至今发展仍不充分,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亟须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之带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开发导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是继续走传统资源型经济“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还是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道理是明白的,选择也是不难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发展的惯性,一些地区、部门在指导思想和实际行动上还没有调整到位,为单一追求发展速度而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事还时有发生。今天,面对保护地球家园的国际义务和共同责任,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保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环境、美丽家园的呼唤和期盼,内蒙古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之路的抉择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
内蒙古保护生态既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又有现实的成功经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条件、有责任先行先试。历史上的内蒙古是蒙古族和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化三大源头之一的草原文化发祥地。草原民族对大自然生之俱来的热爱和草原文化崇尚自然的核心价值理念,成就了游牧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传奇,也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怀着对生态恶化的切肤之痛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一直在与生态恶化做斗争,先后涌现出宝日勒岱、王果香、尹玉珍等一大批全国造林治沙模范。九十年代开始,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和生态移民全面铺开,各地陆续实施了“围封转移”、“集中发展”、“进退还”战略和“蓝天、绿地、碧水”工程。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内蒙古采取工程、技术和经济、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推动生态建设进入到新阶段。草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草原和森林利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草原平均植被盖度已从2001年的30.58%恢复到现在的43.1%,仅“十一五”就恢复森林植被面积244.2万亩。沙尘天气由上个世纪的年均近20次下降到近5年的年均9次左右,影响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先后关停“三高”企业3000多户,全面完成了国家节能减排各项任务,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平均200天左右上升到了350天左右。到目前,内蒙古的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已经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精心谋划内蒙古科学发展新格局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一切文明的根基。内蒙古面临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树立新理念、谋划新格局。
树立“敬畏与爱护自然”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文化要先行。我们必须从积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必须从上百年生态环境的变迁中接受教训,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自省和行为自觉。首先,要加强生态素质教育,建设生态认知文化,逐步将生态环境知识列为义务教育的必修内容,把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纳入高等学校的普修课程,把对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纳入轮训计划,建立终生生态环境教育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素质。其次,要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生态成本意识,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调整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主要产业及项目指南,配套各项政策,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到生态文明的轨道上来。第三,倡导“节约为荣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生态文化时尚,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广以节能、节水为重点的绿色消费方式,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使生态文明成为大众幸福生活的内在要求,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树立“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用生态理念和现代技术、现代管理对过去的农牧业发展方式加以彻底改造,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型农牧业,减少面源性污染,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比重,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增美并进。在牧区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靠品质、品牌、品位赢得市场、增加收益。其次,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动资源型产业战略转型,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此外,要大力发展各种服务业,不仅要发展现代金融、信息、物流、技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支撑;还要注重发展电商、家政、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要把农业集中在水资源较好地区发展,把工业集中到开发区发展,把人口和服务业集中到城镇发展,“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用1%的开发面积保护99%的森林、草原和耕地。
树立“美丽与和谐共进”的理念,构筑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现代人居社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很重要一点就是“以人为本”,为各族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前的内蒙古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期,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有许多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人转向农村发展,因此,一定要统筹好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理念,科学规划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集镇,建设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生态化城市体系,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让水系、林草与城市融为一体,使城市规模扩张和承载能力提升相得益彰,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园林化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生态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移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规划、基础先行,建设越来越多的特色村镇,实现生态农村和园林城市的交相辉映,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奋力开创美丽内蒙古建设新局面
今后几年乃至一个较长时期,内蒙古必须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争取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率先见到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内蒙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之计在于逐步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要继续加快生态文明立法步伐,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补偿制度,林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制度,监督、监测体系和业绩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尝试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成本外部化问题的全部成本核算制度,争取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税费制度和基金制度,尝试建立生态环境区际补偿机制和资源环境代际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培训教育制度和宣传动员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框架,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注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生态的热情,不断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体制、新模式,实现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加大公共投入力度,为建设美丽内蒙古提供可靠的资金和物质保障。建设美丽内蒙古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公共事业,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委的直接指导下,由自治区、盟市、旗县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并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动员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广泛参与。在实施过程中,要落实好《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着力搞好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自治区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要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争取把更多的自有资金和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工程建设和项目投入。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借助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力量建设生态。要积极开展水权、地权置换和碳交易、排污权交易,利用生态环境受益地区的出资和其他市场办法筹集建设资金。要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办法和政策,着力引导产业化生态治理和建设的规模发展。要规划、设计、推出一批公益林、碳汇林、人工草原和沙漠治理区,争取更多的国内外资金和民间力量参与建设。
稳步推进生态移民,为建设美丽内蒙古创造先决条件。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口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牧区人口与牲畜大幅度增长是造成草原过度利用、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自治区要研究制定利用草原的新对策,逐步把草原利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要从根本上解决过牧超载和保护生态的问题,必须下决心把一部分牧民转移出来。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与生态协调的要求,承认并尊重广大牧民的草场承包权益和转移出来的生态价值,对他们进行足量的经济补偿和充分的就业培训。要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利用内蒙古地域空间大、产业选择多的优势,支持帮助他们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就业和生活,让更多的转移人口成为城市居民、企业员工,真正使他们“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数量,禁止新的人口流入并对以往非正常流入人口进行清退或多方式转移,从源头上减轻草原牧区和生态恶劣地区的人口压力。
优化五大生态系统,为建设美丽内蒙古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一是优化和再造林业生态系统。全面落实《大小兴安岭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和启动实施大青山南坡绿化、沙漠锁边林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地确权工作进程,调动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积极性、责任心和行动力。二是推进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复。要在总结完善“草畜双承包”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草畜平衡区要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从严控制牲畜放牧数量。阶段性禁牧区要强化草原修复能力,确保正常年份草原自然修复年年有好转。局部水资源条件较好,但人口较多、靠天然草原难以维持生计的牧区,要逐步建设人工草场,走建设养畜之路。半农半牧草原地区,要继续推进“退耕还牧”、“退牧还草”工程,大力推广舍饲圈养模式。三是下大力气完善水生态系统。争取在国家支持下搞好黄河、嫩江、西辽河等重点流域和呼伦湖、乌梁素海、居延海等湖泊综合治理。积极探索通过留凌造湖、引水济湖、退田还湖等措施保持和扩大湖泊、湿地面积。采取节约用水、人工增雨、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控制面源性污染等工程与技术手段,争取留住每一滴水。以农田节水工程建设和节约用水技术推广为重点,发挥好每一滴水的作用。四是治理好沙地生态系统。沙漠、沙地及其邻近地区要以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结合人工增雨工程继续做好飞播绿化、产业化治沙、沙子开发利用等工作。按照“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的要求,科学治沙、科学用沙,大力发展沙产业。五是切实保护好大气环境。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总量。采取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大幅度降低企业特别是能源重化工和养殖企业的排放,全面完成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总之,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坚持引进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方法,加大力度、分类实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建设一个林草丰茂、空气清新、天蓝水碧、山川秀美、永续发展、幸福和谐的美丽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