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墙体开裂问题研究
2013-11-19黄淑平
黄淑平
【摘 要】通过对建筑物常见裂缝的分析研究和实践证实,砖混结构的墙体裂缝虽然不可避免,但只要设计合理,确保施工质量,选用材料得当,建筑物的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砌体结构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不仅影响墙体功能的有效实现,而且会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本文将在对建筑砖混结构墙体各种裂缝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思路,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墙体;砖混结构;开裂
1.砖混结构墙体开裂原因分析
建筑砖混结构墙体各种开裂问题的原因分析,需要具体根据裂缝的类型,然后进行区别性探讨,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常见的几种类型的墙体裂缝进行了如下总结:
(1)墙体与顶层檐下,或墙体与顶层圈梁之间的裂缝,裂缝的表现形式为沿外墙顶端持续分布的水平裂缝,尤其是两端的位置和转角处,经常出现严重的纵横水平裂缝和相交而成的包角裂缝,甚至在横墙上也会出现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墙体的混凝土和砖砌体材料线膨胀系数存在差异性,顶层受到太阳的直射或者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墙体结构内部就会出现周期性的热胀冷缩物理反应,产生水平方向的温度应力,砌体受拉和受剪而开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度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中间大两边小,沿着窗对角方向裂开;二是砖砌体使用的材料存在不均匀问题,使用后引起拉裂和剪裂,由此产生水平裂缝、包角裂缝和正八字形裂缝等。
(2)窗台周边墙体的裂缝,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纵墙上部两端的裂缝,裂缝的表现形式为斜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窗洞洞口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物理反应,产生温度应力造成窗洞洞口的宽缝,裂缝沿着窗洞洞口两对角向两边继续倾斜开裂,在主裂缝的四边将伴随出现很多不规则的斜向小裂缝。第二种是底层窗台墙的中部、窗洞口的两个角处的裂缝,裂缝的表现形式是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地基反压的反梁作用力和砖砌体的温度收缩应力的共同影响下,窗台墙受到基础和窗间墙的双重压力,尤其是窗口较大的窗台墙,窗台墙需要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由此产生向上弯曲的应力,当应力加大到一定程度,窗间墙就会在窗角产生约束应力,加剧底层窗台墙的中部、窗洞口的两个角处裂缝的开裂程度。第三种是底层窗间墙的裂缝,裂缝的表现形式是上宽下窄的竖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截面面积过小的窗间墙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再加上穿过窗间墙的管线对砌体造成损坏,就会产生裂缝。
(3)墙体的其他裂缝,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下部纵墙八字形裂缝和单方向斜裂缝,一般出现的时间是在建筑物落成后,属于一种沉降型的裂缝,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的数量会逐渐增多,宽度会逐渐加大,其产生的原因是地基的承载力和墙体结构刚度存在差异性,当承载力或者刚度不足的时候,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就会形成砖砌体由于剪切力过大而引起开裂。第二种是梁端底部局部墙体的的结构裂缝,裂缝的表现竖向或稍倾斜,主要是因为梁端下砌体局部承压不足而引起的。第三种是新旧建筑物的接缝处不均匀沉降的斜向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新建的建筑物基础埋深大于旧建筑物基础,而且两基础之间没有保持一定的净距,由此引起裂缝。
2.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对策
2.1墙体与顶层檐下或顶层圈梁之间裂缝的防治措施
鉴于墙体与顶层檐下或墙体与顶层圈梁之间的裂缝问题,以及结合裂缝产生的原因,此种裂缝的防治措施如下:
(1)顶层屋面保温隔热功能的增强,可采用性能较为优越的保温隔热材料,并结合合理的施工手段,提高保温隔热功能。
(2)在建筑顶层圈梁与砌体之间的交界面涂抹两层油毡加滑石粉,提高墙体结构的变形弹性,改善变形的约束条件,这样一来,结构的变形应力就会减少,并加强顶部砂浆的质量和集中碎砖填充质量的控制,提高砖砌体的抗裂能力。
(3)为减少混凝土伸缩现象对墙体的影响,可以在混凝土的部分分块上,留置一定数量的伸缩缝,尤其是长条形的建筑墙体,长度在规定的范围之外时,务必在不影响墙体使用功能和外观的前提下,设置温度伸缩缝,如果已经产生裂缝,可用水泥浆进行填补,并对面层进行重新粉刷。
2.2窗台周边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针对窗台周边墙体的三种类型裂缝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应的问题解决思路:
(1)纵墙上部两端的裂缝的防治措施是,由于该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温差影响,而窗洞洞口属于薄弱的环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耐高温和耐低温的砌筑砂浆,同时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提高砌体的抗温差的能力,如果发现已经存在裂缝,则可采用水泥砂浆补缝,然后在补缝位置的面层重新刷粉。
(2)底层窗台墙的中部、窗洞口的两个角处裂缝的防治措施,在窗台墙的顶部采用配筋的砌体,控制地基反压力的反梁作用力和砖砌体的温度收缩应力,提高砌体的抗裂能力,虽然这种裂缝一般不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但如果不加处理,将会影响墙体部分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如果发现存在裂缝,要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补缝,并在补缝位置的面层进行重新刷粉。
(3)底层窗间墙裂缝的防治措施,在设计的时候综合考虑砌体的强度,做好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承载力不足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窗间墙断面的加大,砌筑窗间墙的时候尽可能使用整砖,另一方面是预先留置穿墙管线的通道,避免由于砌筑后打凿管线通道而降低砌体的整体强度。
2.3其他裂缝的防治措施
其他裂缝防治措施如下:
(1)下部纵墙八字形裂缝和单方向斜裂缝的防治,综合分析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建筑的布局、结构的选型,并在适当的位置布置沉降缝。如果已经发生不均匀沉降,则在沉降稳定后,灌注水泥浆于沉降缝里面,将钢筋网片贴敷在墙面上,然后粉刷水泥砂浆,再用穿墙拉筋、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加以固定。
(2)梁端底部局部墙体结构裂缝的防治,为了减缓梁与砌体的变形差异,应该在强度不足之处加设梁垫,如果大梁的荷载比较大,除了以上措施,还要在墙体上横向配筋;窗间墙留置一定宽度,宽度不足的窗间墙,用加扶壁进行加固。
(3)新旧建筑物的接缝处不均匀沉降斜向裂缝的防治,采用分段施工、设置临时加固支撑、地下连续墙等综合防治措施,要根据持力层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设计,然后制定合理悬挑基础、灰土挤密桩等施工方案。
3.结束语
设计者在设计基础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平毛石基础以便于操作。另外基础埋置深度还要严格参照本地区冰冻线要求进行设计,防止基底地基土冻胀。另外,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除对强度做必要计算的同时,应针对建筑墙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抗裂验算,提出防裂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从源头上防止裂缝的产生"也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如场地土及地震设防烈度、基础结构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综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另外在气候干燥、温差较大的地区,应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未配筋表面布置抗温度、收缩钢筋。
综上所述,建筑砖混结构墙体的抗拉和抗剪能力不足,局部位置容易产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而且可能造成安全威胁。墙体开裂的原因很多种,可以是单一因素影响,也可能是很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裂缝的形式表现为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温差裂缝和结构性裂缝等,但无论那一种裂缝,都必须分析具体产生裂缝部位的开裂原因,采用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裂缝问题的出现和治理裂缝产生的病害,确保墙体结构的安全性,提高砖混结构墙体的使用寿命。 [科]
【参考文献】
[1]刘府卿.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防治[J].山西建筑,2005(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