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专项课考试改革初探
2013-11-16陈丽娟刘学涛
黄 霆,陈丽娟,刘学涛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均做出了更新和调整。考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建立健全考试制度不仅关系到教学实践的反馈循环,而且也反映着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考试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1]。所以,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各专业课程的考试改革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在国际日益占据垄断地位,大众羽毛球运动也逐渐普及,社会对羽毛球人才(教师、教练、竞赛组织者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大多数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羽毛球专项课。羽毛球运动涵盖的技术较多,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考核,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以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课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羽毛球专项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羽毛球专项考试的现状
2.1.1 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尺子,考试内容是学生学习重点的导向[2]。考试内容是否全面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等是否全面[3]。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课考试内容由技术、实战、理论考试三部分组成。专项课开设共七个学期,不同学期阶段具体的技术考核内容依次为发球、高远球、挑球、勾球、扑球、吊球、杀球、挡球、抽球;其形式以原地击球为主,回球落点由一点到多点。实战以单打为主,21分制,三局两胜。理论考试一学年进行一次,以竞赛与裁判为主要内容,还包括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单双打战术、教学训练内容与方法等。根据对考试考核内容的整理分析,笔者认为体育院校的术科考试仍未摆脱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考核观念,比较单一地考察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而忽略了学生对所学技能的转化、运用能力的考核[4]。可见,现行的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考察学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技术运用能力、教授能力和掌握相关知识。而天津体育学院自开设羽毛球专项课以来,每一学期的考试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也说明相关人员在考试内容改革方面缺乏经验总结和创新意识,不利于考试内容改革的推动。
2.1.2 考试形式单一
技术测试、实战应用以及理论考试是术科课程考试的传统形式。一般术科课程安排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考试安排取决于该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课程考试采取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二者比例相当。技术测试主要为一次性定点击球,每个技术定点击球10次,划定对应的分值区域,记录每球分值。比如发球技术考试,分为左右半场各5次发球,底线和双打发球线组成的区域为有效区域,分值为1,其他区域分值为0。因为没有技术评定,所以对动作规范性要求不高,考核具有较强的终结性。有时候学生为更好地将球击至定点区域,常出现不规范击球动作。实战应用能力的考核仅仅通过三局两胜21分制单打来衡量。理论考试为闭卷,客观题目为主,内容包括技战术定义、羽毛球训练原则与方法以及裁判理论等,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笔者认为,目前的技术考试形式不能满足术科课程教学要求,未体现专业课程考试的特点,忽略了运动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1.3 成绩评定较笼统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主要由平时成绩、技术测试及实战成绩、理论成绩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30%、40%和30%。其中技术测试主要依据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这种考试评价机制过于简单,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有效地反映个体运动技能、知识掌握的进步程度,从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不用努力,成绩依然好,基础差的学生的努力得不到显现。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易使基础差的学生产生悲观情绪,难以实现教学目的。
2.2 羽毛球专项考试改革的对策研究
2.2.1 转变考试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呈多样性、多元化、全面化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讲,体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高校体育教师和管理者要正确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和正确的人才观,以确保素质教育成果落到实处。考试模式的改革除了完善考试内容、补充考试方法外,更要更新考试思想观念。
(1)在学生专业课评价标准上,要改变只注重专业技能的传统做法,在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羽毛球专项特点设计准备、放松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带做准备活动等,并将这些内容纳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
(2)对考试功能要有深刻、全面的认识。羽毛球专项课考试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更要突出考试在整个羽毛球教学中的评价和导向功能。通过羽毛球专项考试结果及时发现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师生更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3)重视考试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考试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专业教师应该对考试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事业心、责任感[5],为推动羽毛球专项考试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羽毛球考试改革为契机,推动创新教育思想和理念贯穿到羽毛球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2.2 优化考试内容
立足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羽毛球专项课考试内容的改革应在传统考试内容的基础上,扩大羽毛球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的范围,适当调整羽毛球考试难度,选择科学有效的考试方式。在以往以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常用规则和裁判法为主要课程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羽毛球组合技战术、特殊比赛状况的判罚和裁定、羽毛球技战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相关体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考试内容,加大主观自由应答类题目的比例,强调技术和知识点的整合以及技战术知识的灵活应用,以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还可以通过调研论文、专题辩论、竞赛性考试等形式呈现出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考试内容安排逐渐延伸,考试内容由易到难,其评价标准由低到高,突出考试内容的延续性和阶段性。如第一学期高远球测试要求落点到中后场,第二学期则要求到后场;一学期只是定点测试,第二学期则可与网前技术相结合等等。
2.2.3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学习评价注重评价功能而不是结果。通过过程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评能力、自练能力、参与意识并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6]。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的考核贯穿于整个羽毛球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认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练球的热情;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实践中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从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过程性评价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根据考试情况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效果。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摒弃了以测试结果定成绩的观念,突出过程的重要性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突出了考核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2.2.4 细化成绩评定方法,强调能力考核
一般羽毛球成绩评定主要由考勤、作业、技战术实践考核、理论考试、专项身体素质考试五个部分组成、所占分数比例依次为20%、10%、30%、30%、10%。而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考核内容的变化,其成绩评定方法在量化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由出勤、课外作业、技战术实践、理论、能力五个部分组成,其所占比例依次为20%、10%、20%、20%、30%。
表1 考勤细化分值对应表
平时考勤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记录给分(表1)。作业可包括课后训练笔记、训练心得或感想、个人训练计划以及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等等。技战术实践主要由单个技术或技战术组合及实战能力构成。根据每学期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战术实践考试内容,可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进行。理论考试主要包括羽毛球运动发展史、羽毛球击球基本理论、单双打技战术理论、羽毛球教学训练、羽毛球竞赛与裁判、羽毛球运动常识等。在考试的五个组成部分中,最应突出能力考核的重要地位。能力考核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依据羽毛球专项特点,制定考试内容,如模拟教学,对学生的动作示范与讲解、组织教学、纠正错误等环节进行评分,强调运动技能的教授能力。
3 结论
(1)当前运动训练专业羽毛球专项课考试内容主要由技术、实战、理论组成,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技术考核形式主要是原地击定点球,实战运用主要是单打比赛,理论考试形式主要是闭卷考试;考试成绩评定主要由平时成绩、技术测试及实战成绩、理论成绩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30%、40%、30%,比较笼统,未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
(2)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以转变考试观念为前提,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重新认识考试功能,要求教师对考试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3)优化考试内容,在传统的羽毛球考试内容的基础上,扩大羽毛球在理论、实践上的考试范围,适当调整羽毛球考试难易程度,选择科学有效的考试方式。突出全面培养,注重内容阶段性和延续性。
(4)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认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练球的热情;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实践中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从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
(5)细化成绩评定方法,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和考核内容的变化,其成绩评定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即考核内容包含出勤、课外作业、技战术实践、理论、能力五个部分组成,其所占比例依次为20%、10%、20%、20%和30%。
[1]高彩云,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5):45-47.
[2]陶初锋.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程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J].丽水学院学报,2007(2):127-128.
[3]初立光,刘超.对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52.
[4]李嘉.素质教育视角下高等体育院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5):68-70.
[5]马建国.公共体育课过程性评价[J].固原师专学报,2005,26(11):112-113.
[6]高雪梅,郝小刚,詹国祥.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