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誉与权益:论北非地区中国国家形象优化策略

2013-11-16洋/文

当代世界 2013年3期
关键词:北非阿拉伯国家

肖 洋/文

声誉与权益:论北非地区中国国家形象优化策略

肖 洋/文

北非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区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联系极为紧密。近年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快速进展,然而中东乱局尘埃未定,北非国家对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仍然缺乏足够的信任和认同,这已成为中国进一步拓展与北非国家经贸合作的一大障碍。因此,实施国家形象优化策略有助于中国获得北非国家的信任,为中国走进阿拉伯世界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同时也为中国—北非长效经贸合作提供战略新思路。

北非地区中国国家形象的矛盾性特点

北非或称阿拉伯非洲,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等七国,属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是继海湾地区之后各大国争夺的又一重要战略地区。近年来,“中国模式”在赢得国际尊重的同时,“中国威胁论”等各种负面言论也甚嚣尘上,造成中国—北非经贸合作中的国家形象悖论,并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一大障碍。中国在北非地区的国家形象现状可通过两个矛盾性特点来概括。

其一,中国—北非经济相互依赖并不一定导致中国形象的正面化发展。

随着国际能源重心的西移,苏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等北非阿拉伯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能源接替区,并与区域外大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能源合作,北非各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经济联系得到空前加强。但事实上,经济层面上的相互依赖并未直接导致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化。由于北非各国是环地中海政治经济圈的组成部分,传统上深受欧洲基督教文明与中东伊斯兰文明的共同影响,对远东的华夏文明知之甚少。如今,中国成为中东地缘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令一些北非国家开始担心中国力量的介入会给自身带来负面冲击,使本国在北非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相对下降,甚至担心中国会推行资源掠夺政策和大国沙文主义,干涉本国独立与主权。

因此,一些北非国家有意识地抗拒并试图削弱中国在本国的影响,并默认国内一些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从而造成双方经济合作高涨与政治互信低迷的“经热政冷”倒挂现象。究其因,一方面,中国在大中东的影响力提升是无法遏止的趋势,包括北非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对中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过于疏远中国不符合北非各国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北非各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又意味着某种单方面的脆弱性,甚至被视为一种“经济胁迫”,这将削弱北非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独立自主能力。这一认知促使一些北非国家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人为遏制经贸发展所产生的“溢出效应”,有意塑造扭曲的中国国家形象。因此,中国“走出去”战略在北非频频受阻,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值得进一步深思。

其二,中国在北非的国家形象不仅受到既有大国的主观塑造,还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态势与策略

。北非地区物产资源丰富,是欧洲的传统后院,也是连接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的海上交通枢纽,向来是强国必争之地。个别国家具有强烈的领导北非意识,视影响力日隆的中国为头号竞争对手,在战略上刻意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别有用心的扭曲和负面塑造。与此同时,一些北非国家在长期的反大国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充分发挥小国优势的战略思维,其核心是在大国间搞战略平衡,放任一些大国负面化中国形象的行为,借其他大国之力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这种现实使得中国选择北非作为能源外交靶区的战略布局面临掣肘,增大了中国在该地区塑造正面国家形象的难度。

然而,中国国家形象的最终认知结果还是取决于中国自身发展战略的改善。如何削弱他国恶意丑化中国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中国自身不断发展,拥有正面塑造国家形象的实力,从而获得可持续的善意表达机遇。中国在北非国家承担了大量的民生工程的建设项目,常年派遣医疗队到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偏远地区进行问诊。在利比亚战争、苏丹内乱期间,中国仍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化解分歧,并提供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派遣维和军警。北非乱局渐息之后,中资企业纷纷参与乱后重建,中国国家形象有所提升。这一事实说明,尽管欧美国家有意负面化中国国家形象,一些国家出于各自的需要也对此推波助澜,但当中国互利共赢的大中东政策展示强大生命力时,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负面形象便会随之改善。国家形象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假如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那么许多其他困惑和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国形象优化面临的困境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在北非国家的预期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存在着三大落差 :一是北非国家研判中国实力存在偏差,而普通民众则对中国不甚了解。二是很多北非国家民众对中非经济合作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尚停留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提供无私援助的那种方式上。三是北非国家民众对目前中国在北非的关注度上存在分歧,多数人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北非国家事务的关注度比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下降了而不是上升了。这些“中国印象”在北非地区虽非主流,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尽管历届中国领导人在与北非国家的长期交往中留下了丰富的外交遗产,但中国在北非的形象优化实践,仍面临五大困境。

一是跨文化交流难度较大。

中阿语言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表达和理解的差异,这就容易导致理解与表达的偏差,产生北非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北非国家文化是北非本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既有传承性又有多样性。北非地区政治文化既有游牧民族粗犷、放纵的一面,同时也融入很多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和理念。北非国家人乐观、憨厚、淳朴,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民主与法制观念,而中国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相对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中华文化在北非国家较为弱势,加之中国与之交往以经贸、能源合作为主流,文化交流与沟通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很多北非国家民众对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并不了解和接受,反而是某些西方媒体所宣扬的“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威胁论”等谬论较有影响。

二是公共外交的作用有待提升。

能源合作是中国—北非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而双方在文化、社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很少,公共外交更是成效有限,不利于北非国家政府与民众从多个角度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政府、人民的无私援助和人文关怀。相对于政府力量,中国民间组织在北非的公共外交活动更能够“稀释”官方外交的政治性,也更易被北非国家人民所接受。然而,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不太充分,民间精英以及 NGO 对公共外交参与不足,对北非公共外交的策略不够完善和成熟,公共外交的形式和渠道单一,成效有待提高。

三是部分中方企业形象不佳。

中国在北非国家的一些投资项目只考虑了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力有限,从而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与抵制。部分中国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损害当地劳工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劳资纠纷,以致损害了中国形象。特别是中国“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流入不仅使北非各国民众对中国商品的整体印象不佳,还冲击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引发人们的不满。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会损害中国的形象和长远利益。

四是一些西方媒体的刻意丑化。

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而来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忧虑,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导致了某些大国的不安和心态的失衡。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虑,这些国家企图借助其强大的全球传媒优势来妖魔化中国,损害中国形象和发展环境,压制或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对中国与北非的经贸合作予以歪曲解读,利用国际资讯传播的话语权,诋毁中国在北非国家开展的能源合作项目是“掠夺资源战”“经济帝国主义”“漠视了北非人权”,破坏了北非的生态环境。这些言论干扰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建设,让部分北非国家官员和民众对中国在北非国家的合作项目产生了忧虑甚至抵触情绪,损害了中国在北非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最后,国际传播能力的制约。

在全球传播格局和传播秩序中,西方仍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世界舆论导向和话语权,在资金、技术、语言上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国缺乏像西方国家那样庞大的媒体机构和先进的传播技术,中国对外传播技术落后,传播手段比较单一,影响了国际社会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了解,妨碍中国取得正面的国家形象。中国媒体数量虽然众多,但国际传播实力方面只相当于美国的 14%,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不足以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国家形象塑造。

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中国在北非地区软实力的拓展,为双方国际合作行为奠定良好的基础,消弭中国能源进口安全中的部分障碍,助益于合作主导权和合作收益的获取。

如何提升中国在北非地区的国家形象

在现代国际关系里,国家形象的正面塑造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中国优化国家形象策略的立足点在于做好中国与北非国家之间的沟通,不断增进对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把中国的善意有效传递给北非人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定位“友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的亲和力。

国家形象定位是构建国家形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很多北非国家受到干旱、战乱的困扰,依靠其自身力量很难妥善解决发展问题,中国历来尊重北非国家的主权,支持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合作项目从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就缓解了北非国家政治精英的压力,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了中方无私支援北非国家的坚定立场,在北非国家政治精英层面营造了“友善中国、朋友中国”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民生”项目援建,赢得当地民众的好感。

近年来中国与北非国家的经济合作,除了获得经济利益之外,更注重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努力扩展合作的受益面,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具体而言,就是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领域开展对非援助,不断承接惠民工程,帮助其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拓展中国—北非经贸合作的受益面,推动双方关系取得新进展。中国援非企业及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让北非普通民众直观感受中国亲和的国家形象,为中国优化在当地的国家形象,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推进对外传播事业的改革和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播品牌。

现代传播媒体是中国施行国家形象优化策略的重要中介。中国对外传播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容缺乏民族特色,传播方式单调老化。因此,要加大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传播中华博大和多彩的文化,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且贴近国外受众需求的精品栏目和节目,形成民族传媒品牌,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中国必须拓宽在北非的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技术,整合传播资源,创新传播途径,提高传播质量,积极发挥当地华文媒体的作用,从而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外交,建立优质文化形象。

良好的文化形象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基础。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通过展示自身文化魅力来塑造优质国家形象,通过开展文化外交来提升文化竞争力,配合和推动其政治外交和国际形象塑造。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北非国家塑造以和谐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形象”,充分体现雍容大度的大国风范,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北非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让中国文化走进当地阿拉伯主流媒体、走近阿拉伯世界的精英是迅捷之道,因为精英阶层常常是一国社会的“意见领袖”,而让中国文化走进阿拉伯的教育界、走近阿拉伯世界的年轻一代则是长久之计。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便是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国对外交往的旗帜,是一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制定国家形象优化战略需要恰如其分的运行机制,以使中国国力和国际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制度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北非地区仍将是中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如何塑造正面国家形象、成功完成中国在这一地区的身份建构,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北非经贸合作的进展。

【本文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养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ASC2012QN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娟娟)

[1] 柳思思.中国与北非阿拉伯国家深水能源开发战略设计[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6:108.

[2]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3] 胡锦山.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变化与优化[J].对外传播,2011,8:50.

[4] 刘洪洋.浅议中国援非工作中的国家形象塑造[J].人民论坛,2012,10:236.

[5] 王仲凯.论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的现状与塑造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0,8:164.

[6] 孟建.国家形象的传播力瓶颈[J].国际公共,2009,2:39-40.

[7] 刘少华.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42.

[8] 陈杰.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2,3:85.

猜你喜欢

北非阿拉伯国家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北非花园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中国对北非地区援助统计分析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兔子与斐波那契数列
政治、社会和工业的辩证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