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初探

2013-11-16刘望秋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阿克苏生态农业流域

刘望秋

(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新疆阿克苏843000)

阿克苏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初探

刘望秋

(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新疆阿克苏843000)

阿克苏河流域自然环境独特,更有着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然而,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等问题的凸显却严重制约了这一流域的生态农业发展。对此,可以有两方面的举措应对:一是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思想保证;二是坚持以“绿色品牌”为依托,从农业区建设、科技水平、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阿克苏河流域;生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大计,并因此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响应。生态农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备受关注。也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阿克苏河流域生态农业建设被推上了探索的话语平台。

一、阿克苏河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

1.阿克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考察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往往就成了开发该地区农业潜力的起点。首先,发展阿克苏生态农业有广阔的水脉作依托。由托什干河、库玛力克河和多浪河等诸多支脉汇流而成的阿克苏河流域,其年径流量在37亿m左右,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它的支流托什干河自然落差达1 075m,具有优越的开发水电的条件,这就又为发展生态农业用电打下了基础。其次,阿克苏河流域由于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且受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影响,形成了干旱环境中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是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但它却培育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光热资源非常丰富,日照时间长且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年平均日较差14~16度,年最大日较差一般在25度以上。最后,阿克苏河流域本身就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根基。一方面,它一直以来不仅是塔里木河的源头、主要涵养区、水资源的核心保护区、生物多样宝库和全流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而且也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因而成为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和南疆的生态屏障;另一方面,作为一条半农半牧区的河流,阿克苏地区近年来特别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就为该地区和中下游的生态农业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阿克苏河流域目前生态农业的基本状况

阿克苏河流域有着特色林果、优质商品棉、商品粮、畜禽产品四大农业产业基地,这就为建设该地区特色的生态农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条件。

特色林果业: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在塔里木盆地建成1 200万亩以上优质特色高产林果基地、使林果业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意见,并先后制定下发了《进一步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加大对南疆地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扶持力度。也是在此基础上,阿克苏地区全力打造了产业集群和南疆核心区域“阿克苏”品牌,成为拥有全国最多地理标志性商标的地区。

优质商品棉:2012年阿克苏河流域棉花面积458万亩、总产突破57万吨,其中阿瓦提县成为优质长绒棉之乡、中国棉城。该区生产商品棉的目标是:重点抓好450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长绒棉、中长绒棉、彩棉等多类型优质棉生产,到2015年,棉花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棉花总产达到800万担以上,以此源源不断地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和内地用棉提供用棉保障。

商品粮:阿克苏河流域是新疆粮食的主产区。2012年阿克苏河流域年播面积595万亩,居全疆第二位;到2015年,粮食稳定在300万亩,总产达到150万吨以上。现阿克苏河流域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650公斤以上。同时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的桔杆都是优质的饲草,又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农副产品。

畜禽产品:“十一五”期间,该区积极转变畜牧生产方式,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使得畜牧业在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连续多年占较高比重。牛奶、优质牛羊肉、细毛羊三大优势产业带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猪、禽等特色产业区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阿克苏河流域将解决1万户牧民定居,总投资将达3.15亿元。这是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山区生态的长远之计。

二、阿克苏河流域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阿克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产业基础都有助于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充分认识这些制约因素,对于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水平无疑是必要的。

1.生态环境脆弱

从生态脆弱性指数的评价标准来看,阿克苏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属于轻微脆弱。其目前的状况是:局部改善,总体恶化,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恶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并严重影响到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

2.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这里的“严重”不仅与过度放牧、无序开荒以及上世纪末的乱砍滥伐有关,更是与阿克苏河流域植被的特点有关。阿克苏河流域的植被由山地和平原植被组成。而山地植被生长期特别长,一旦破坏,短期很难恢复;还有平原植被因为大都处于荒漠或半荒漠也是如此。

3.土地沙漠化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根据1959年和1983年航片资料统计分析,24年间阿克苏河流域沙漠化土地上升了22.05%,而且1978年至今土地沙漠化导致气温上升,旱情加重,大风、沙尘暴日数增加,植被衰败,道路、农田及村庄埋没,严重威胁绿洲的生存和发展。

4.土壤盐碱化

该区的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一方面,阿克苏河流域高山环绕盆地,荒漠包围绿洲,植被种群数量少,覆盖度低,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严重;另一方面,干旱气候下山区降水量不到300毫米,平原不到100毫米,蒸发量大,加之没有一套完整的排碱系统,就造成上游的盐碱排到下游。

5.严重缺水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资源,特别是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失控,随便超量无序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下游缺水或没水;二是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致使保护区的冰川有所萎缩,雪线上升,冰川储量减少,最终造成下游水量枯竭。

三、阿克苏河流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一思想为指导,在发展阿克苏河流域经济的同时,就要求我们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阿克苏河流域绿色生态农业。

1.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

第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跨越。阿克苏河流域农业产业化低,要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要坚持走资源综合开发的发展道路,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阿克苏河流域的核心;要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环保意识,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顾及到环境效应,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加大全民环保的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展要从生态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出发。

第三,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要有机结合,建立生态防护体系,确保阿克苏河流域生态安全。具体说来,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工程化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经济效益;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加快山区水库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逐步建立排碱系统,杜绝上游的盐碱排到下游。除此之外,还要切实做好天然森林、天然草原的保护,牢固树立绿洲和沙漠和谐相处的观念。

2.以绿色品牌为依托,加快发展阿克苏河流域绿色生态农业

第一,建设阿克苏水系绿色生态农业区。首先,制定和严格实施切实有效的产业政策,农业发展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的要求进行生产。其次,建立县乡两级科技服务组织,实施有机产品价格收购政策,重视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再次,建立质量监管和质量追溯体系,成立县乡两级监控队伍,实行全年巡回监控。同时,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最后,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发展高效绿色农业,打造农业基地和示范县。

第二,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绿色品牌。具体说来,一是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和《阿克苏地区农业标准化实施意见》的规定去做,严防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要完善质量追溯制度,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定管理工作取得成效;三是要因地制宜推广高效生态和种养模式,加大秸秆直接粉碎或过腹还田,实现农业和畜牧业的有效结合。

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目前,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形式已经不适应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市场销售,不能打出绿色品牌和建立社会普遍接受的信誉保证体系,因此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

第四,推进阿克苏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农机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额要超过20%,可以把农牧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活质量,可以组织多余的劳动力进城务工。推进阿克苏河流域农业现代化,要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改进目前采棉机采摘脏的缺点,推广机器采棉;二是要加快林果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三是要继续落实好农机补贴和奖励政策;四是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五是要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机专业户。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

[2]王乐泉.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N].新疆日报,2005-11-14.

[3]阿克苏地区发改委.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N].阿克苏日报,2012-8-10.

[4]邓铭江.中国塔里木河治水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9.

[5]黄三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EB/OL].http://www.aks.gov.cn/?thread-104160-1.htm l,2012-12-31.

S181

A

2095-0829(2013)06-0024-03

2012-07-25

刘望秋,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阿克苏生态农业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阿克苏诺贝尔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