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后期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工作管窥
2013-11-16廖晓云
廖晓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1946年10月1日,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各省市县文献委员会组织规程》和《地方志书纂修办法》,通令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文献委员会,开展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保管及编纂工作。广西省政府接此令后,于1947年1月,任命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为主任,李任仁、封祝祁为副主任,陈树勋、蒋继伊、苏希洵、陈剑修、翟念劬、陈劭先、郑建宜、岑永杰、唐现之、黄朴心、吕集议、梁岵庐等12人为委员,开展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同年5月5日,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在桂林正式成立。
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经费由广西省政府拨给,下设编纂、采集、整理、总务4个组,李任仁负责主持工作,并代主任处理日常公务。
李任仁(1887—1968),广西临桂人,教育家,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曾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等职,积极团结各方民主力量,支持爱国统一战线活动。主持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工作后,李任仁以勤奋敬业的精神、民主的作风以及科学的态度,带领同仁进行广西地方文献的调查、征集及整理,开展广西历史文化的研究,拟订广西省志体例草案,创办《广西文献通讯》和《广西文献》杂志,这些工作卓有成效,及时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广西文献,为以后开展广西地方文献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 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经过抗战大劫后的广西,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在颓垣断壁、蔓草丛生的废墟上修缮房屋,开展工作,主要有:
建立制度,完善组织,制定计划。广西省文献委员会成立不久,广西省政府制定了《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组织规程》,阐明征集资料的范围为:“一、本省沿革有关之府厅州县各种旧志书及各项地图;二、本省有关之诗文著述及金石拓片;三、本省流传之典礼乐器;四、本省各地方民俗歌谣;五、本省各地方之古迹名胜照片;六、本省重要特殊方物之照片;七、本省公私机关团体发行之刊物;八、本省私人著作或译述;九、本省乡贤名宦之遗迹遗像传记行述碑志;十、本省人民私家谱牒;十一、其他”,该规程还规定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同时联络社会各界人士,组织文献期刊编辑、历史文物审查鉴定、采访、战时散佚文物收购等专门委员会,目的是“集结会外的专家和热心地方文献工作的贤达,通力合作,协助本会编纂、采集、整理各部门工作的进行。”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实施细则,有《广西省文献委员会资料征集办法》《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历史文物审查鉴定委员会简章》《广西文献期刊编辑委员会简章》《广西省文献委员会采访委员会简章》《广西文献资料初步调查实施办法》《广西抗战文献资料采集纲要》等,这些规程、细则的制定,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鉴于“历史文物的保管,在全国是一个新兴的事业,在本省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一切都无过去成规可资凭藉”,委员会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制定了较为周详的工作计划,如《广西省文献委员会三十六年度工作计划》,确立了“完成本会组织、办理本省文献普查、改进文献保护办法、征集及整理重要文献资料、准备本省新志编纂工作、出版期刊文献、推广整理研究工作”等工作目标,并就怎样去实施这些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推进县市文献委员会的成立。抗战中广西文物受损严重,战后社会变革极大,抗战事迹及新出材料又多不胜收,文献委员会认识到如果不及时搜集保存文献,则消失的既难追踪,存留的也易湮没,而单纯依靠该会的力量,实难以完成全省文献的征集保管工作,必须依靠各县市共同努力。故而该会多次呈请省政府通令各县市成立文献委员会,到1947年9月,已有61个县成立文献委员会并开展工作。1948年6月,广西省政府又“通令各县成立文献委员会,俾该会负责全县文献搜集与整理。所有各县原有修志局,一律裁撤,其工作由文献委员会办理。”各县市文献委员会的成立,加强了文献工作的效率,也奠定了省文献委员会的社会基础。
建立采访网,普查全省文献并开展征集工作。了解广西文献散布及存佚的大致情况,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一方面,文献委员会制定调查表格,寄送省内外各机关,进行历史文物及文献资料的大量调查。按照《广西文献资料初步调查实施办法》的规定,将文献资料的调查范围分为十二类:志乘类、档案类、舆地类、风土类、宗教类、人物类、著作类、方物类、建置类、古物类、掌故类、书报类。在操作方法上,则“凡与本省文献有关之上列各类资料,由本会按类分目印制调查表格,注明调查起止时期,分别迳请各有关机关团体(或个人)查填及委托各县市政府转发各该县市文献委员会,就县市区域内有关材料查填”,并聘请省内外热心文献事业的人士为采访委员,以该会采集组为中心,建立文献采访网,联合社会各方的力量,使采集工作得以普遍深入。另一方面,文献委员会争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文献的征集工作,同仁们深刻体会到“社会事相,一现不复,文献资料必须及时访求,始免交臂失之”,故而委员会成立后,“对于本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有关之法令规章,统计图表、书刊公报、报告概览、重要论述暨照片实物等,均积极广泛征求……各县市志书舆图及名胜地方照片,氏族谱志,本省人士之著作译述,本省公私机关团体历年出版之报章杂志及各种印物等,皆随时征访。”
搜集整理广西重要史事资料。广西省文献委员会遵循“由今及古”的原则,搜集广西的重要史事资料进行整理:一是编纂广西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记录广西发生的重大事件;二是编纂广西重要史事实录,按事件分类记录广西的重要史事。二者合为广西史料长编,目的是系统地保存广西史事纵横发展的翔实资料,以备修纂史志之用。
调查整理广西乡贤遗著。乡贤遗著不仅“发扬本省先贤的潜德幽光,而且是整理过去史实和研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广西省文献委员会除奉广西省政府命令,接收广西省乡贤遗著编印委员会移交的图书档案外,还着手调查统计历代广西乡贤遗著情况,并首先计划选择具有学术价值的60种书稿,分为10期进行编校、付印。
拟定省志体例草案。按照内政部的规定,编纂省志是各省文献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广西省文献委员会起草了《广西省志例目初拟》,并为慎重起见,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以集思广益,使省志体例更趋于科学与完善。
出版期刊。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出版报道性的刊物《广西文献通讯》,侧重于报道该会的工作动态、各地文献工作消息,介绍广西重要和特殊的文献资料,探讨文献工作的实际问题。委员会成立两周年之际创刊的《广西文献》则为学术性刊物,内容有论著、札记、报告、先贤遗著、文献征集、抗战史料等。
广西省文献委员会还开展广西地方文化研究,派员外出实地采访调查,进行文物的典藏与陈列、鉴定与考证、登记与编目等日常工作。
2 广西文献委员会取得的主要成就
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主任由省主席黄旭初担任,可见政府对于文献保护的重视,而黄旭初曾说过“世乱频仍,国家多故,典章文物,多付劫灰;故老耆宿,随时物化,倘不急图补救,何以昭示来兹?此有识之士,所以日夜徬徨而不能安枕也。”这种紧迫感、使命感,自上而下地影响委员会同仁克服重重困难去开展工作。
在文献征集方面,1947年5月至1948年底共征集到6 409件,有太平天国泉谱、官印谱及有关太平天国军事政治的公私函牍多件,清末出版的《广仁报》《南报》《南风报》,辛亥革命前后的《广西官报》《广西公报》,各地志书,清代岭西五大家散佚诗文钞、况澄文稿、岑毓英奏稿以及先贤遗著、遗墨、年谱、行传、遗像、遗物,等等。委员会通过访求、接收、购买、复制等方式,随时随地征集文献,如1948年5月,李任仁赴北京出席立法院会议期间,搜集、购买到大批有关广西的文献资料,有《太平天国诏谕》(影印本)、王鹏运行书条屏、龙继栋对联以及劳崇光手札等。黄旭初也经常将收集到的文献送至委员会保管,其中有吕璜、龙启瑞、郑献甫等人的手札,十分珍贵。委员会还设法通过抄写来保存广西文献,如抄写明代容县王贵德著的《青箱集胜》、清代冯子材之子著的《战胜法兰西始末》、已刊印但当时已绝版的《桂林郡志》等等。
在文献编纂方面,完成1945、1946、1947三年的《广西大事记》初稿,编成《谢通志金石略人名索引》《清代广西巡抚名表》,出版《广西文献通讯》10期、《广西文献》1期等。
广西省文献委员会还利用纪念日、节假日举办展览会。如1948年1月1—2日举办第一次文物展览会,展出品分为书籍文稿、书画墨迹、金石陶瓷、拓本照片4类,共计403种,600余件,参观者约23 000余人;1948年5月5日,委员会成立周年之际,举办第二次文物展览会,侧重以岭西五大家(即永福吕璜、临桂朱琦、平南彭昱尧、临桂龙启瑞、马平王拯)等人物为中心,总计展出展品 245种,570件。这些展览会对于宣传、弘扬广西地方历史文献,激发社会人士的研究兴趣,增进民众的文献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任仁在《释文献》一文中,给文献下定义为:“凡是足以代表人类过去文化生活的,不管是文字的记载,或是无文字的古物遗迹,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文献。”这样的认识开拓了委员会的工作视野,拓宽了工作范围和研究领域,委员会曾数次派员前往兴安灵渠、桂林西山等地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发现了湘水、漓水并非同源的实地证据并形成报告,还发现前人尚未著录的多种唐宋石刻。
李任仁还提到“省文献委员会的组织,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兴事业……它与通志馆、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研究院的工作,均有相同的部分”,但又有“各自独立的作风,不尽一致”,他倡导以学习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文献事业的进行,又为了树立学术上的民主作风,建立了周末会报、职工座谈、文献座谈会等制度。其中文献座谈会为邀约会内及会外有关热心人士,探讨文献问题,以达集思广益的目的。从委员会成立至1948年底,共举行了4次文献座谈会,主题依次为“广西文献如何普查征集”“本省历史文物之维护及保管”“广西省志体例”“各市县文献委员会中心工作问题”,每次均在会前将讨论主题及大纲分发给相关人员预先思考,以便座谈时有的放矢,献计献策,推动工作向更深一步发展。
3 结语
1949年7月,李任仁离开桂林辗转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工作结束。由于时间短暂、基础薄弱、经费短绌、人力有限,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的诸多计划尤其是编纂计划尚未来得及实施。如广西省志的编纂,所列出的省志体例仅为征求意见的草案,未能定稿,自然更谈不上省志的撰稿工作;又如李任仁曾倡议编纂《广西文献年鉴》,将广西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学术思想的演进以及其他重要文献,分类纂辑,一年一度汇编成册,以保存广西的重要文献,这项计划同样未及实施;再如编校广西乡贤遗著,第一期计划为唐景崧《请缨日记》、王贵德《青箱集胜》、况祥麟《六书管见》、唐景崧《唐书注》、张其锽《墨经通解》、谢良琦《醉白堂集》六种,因限于人力,仅完成《请缨日记》的编校,又因缺少经费无法付印。尽管如此,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广西省文献委员会对广西地方文献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初步探索,对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广西古迹的存废以及有关重要资料的保存情况,及时抢救、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广西地方文献,它开启了有计划、有组织收集、整理广西地方文献的先河,不仅为广西地方文献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对当代的地方文献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第一次桂林市年鉴[M].桂林市文献委员会编印,1949:文化事业:7.
[2]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组织规程[J].广西文献通讯.1947(1):4.
[3]李任仁.本会工作的进展与今后的愿望[J].广西文献通讯,1949(10):2.
[4]广西省文献委员会.本会第一次文献座谈会记[J].广西文献通讯,1947(1):2.
[5]广西省文献委员会三十六年度工作计划[J].广西文献通讯,1947(1):5.
[6]文献委员会展开工作六十一县市已组织成立[N].中央日报(桂林),1947.9.20(3).
[7]各县成立文献委会[N].中央日报(南宁),1948.6.30(3).
[8]广西文献资料初步调查实施办法[J].广西文献通讯,1948(2):12.
[9]李任仁.广西省文献委员会三十六年度会务总报告[J].广西文献,1948(创刊号):79.
[10]黄旭初.发刊词[J].广西文献,1948(创刊号):1.
[11]李任仁.本会成立一周年的回忆[J].广西文献通讯,1948(4):1.
[12]本会动态[J].广西文献通讯,1948(6):5.
[13]本会动态[J].广西文献通讯,1948(7):7.
[14]本会动态[J].广西文献通讯,1948(3):4.
[15]本会动态[J].广西文献通讯,1948(4):7.
[16]李任仁.释文献[J].广西文献通讯,19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