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13-11-15吉林省九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呼吸科吉林九台130500
关 锴(吉林省九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呼吸科,吉林 九台 130500)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57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7例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病症状况,并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57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男34例,女23例,年龄46~92岁,平均(78.63±6.3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心肌梗死9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冠心病5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尿毒症心脏病5例。
1.2 方法:57例患者确诊后,首先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针对患者体内存在的电解质紊乱现象进行纠正。同时通过监护仪监控患者的心律、心率、体重以及血压等资料并详细进行记录。在此前提基础上,对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第一次进行注射时,先将75 mg胺碘酮与20 ml生理盐水进行均匀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进行10 min注射,之后每分钟给予患者1.0~1.5 mg的静脉滴注,根据之后病情的恢复情况减少药物用量,每分钟滴注0.5 mg。初次对患者用量后心律失常仍出现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适当每次间隔20分钟对患者使用胺碘酮75 mg,但1天之内胺碘酮滴注量不能超过800 mg。使用静脉最长为3 d,最短为1/6 d,如果心律减慢可每天口服400~600 mg胺碘酮,之后根据病情,减少药量,直到病情完全恢复。在治疗使用中,应该注意,如出现无脉性室速或室颤所造成心跳骤停要即刻进行心肺复苏治疗,采用肾上腺素以及胺碘酮静脉推注并与直流电复律配合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对比分析:57例患者在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心室率、心功能、血压均出现明显好转。患者心功能上升,心室率下降,治疗效果显著,详见表1。
表1 57例患者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室率、血压对比( )
表1 57例患者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室率、血压对比( )
注:1 mm Hg=0.1333 kPa
组别 舒张压(mm Hg) 收缩压(mm Hg) 心室率(次/min)治疗前 69.5±12.11 112±25.1 158±16治疗后 75.2±11.98 134±14.3 70±16
2.2 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其中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局部静脉炎,采用硫酸镁进行湿敷,心律下降口服维持,患者局部炎性反应消失;3例患者血压在治疗后下降20%,经调整将静脉滴速下降,0.5 mg/min,血压稳定并出现回升,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1.8 s的长R-R间期,经治疗后,心电图检测不再出现长R-R间期。
3 讨论
心衰伴心律失常死亡率极高,急性发作的持续性室颤以及室速可以用药物和电器械联合进行治疗,发作终止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预防性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对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多种药物中,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胺碘酮对于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较好,不会出现负性肌力,对于治疗心衰以及心律失常,对生命终点呈现中性作用。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效果较好,属Ⅲ类药物,可以有效延长心室肌纤维 、房室结和心房的动作电位时程,以及延长其有效不应期,相应减慢传导。在临床治疗中适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早搏和过速、预激综合征、以及阵发性心房扑动以及颤动等,也可以用于治疗充血性心理衰竭以及急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可以起到较长期清除半衰效果,长期口服可清除半衰期长达1个月。静脉推注后,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这并不说明清除半衰期段,而是胺碘酮通过血浆分布到各个组织中。去乙基胺碘酮为胺碘酮主要代谢产物,其具有药理活性,较之胺碘酮清除半衰期时间更长。胺碘酮电生理作用为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有效抑制窦房结以及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因此,它可以起到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于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1-3]。
从本次研究中来看,57例患者在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心室率、心功能、血压均出现明显好转。患者心功能上升,心室率下降,治疗效果显著。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质量,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1] 佘德宇,张天晓,卢淑玲.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2,16(3):18.
[2] 马井安.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分析50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62.
[3] 王瑞源,李文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