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壮骨方联合多体位手法复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2013-11-15单金春刘万成王新武

河北中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壮骨棘突腰腿痛

单金春 刘万成 王新武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内科,河北 青龙 066500)

2010-05—2012-12,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壮骨方联合多体位手法复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8例,并与单纯多体位手法复位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均为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骨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2~61岁,平均(47.34±5.34)岁;病程21 d~15年,平均(6.81±2.65)年。对照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21~59岁,平均(44.17±4.96)岁;病程17 d~14年,平均(5.97±2.6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症状和体征:间歇性跛行,站立性腰痛,腰腿痛,主观麻木,主观肌力减退,上下肢放射痛,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客观肌力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少数有一过性肛门、膀胱括约肌受累。②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CT或脊髓造影上硬膜囊矢状径10 mm或横截面积100 mm2为临界标准[1]。

1.3 治疗方法 2组均嘱患者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诱发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炎症,予常规消炎、止痛等对症药物治疗。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加强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锻炼,增加腰椎稳定性。

1.3.1 治疗组

1.3.1.1 中药治疗 予补肾壮骨方。药物组成:骨碎补30 g,海桐皮12 g,杜仲15 g,独活15 g,穿山龙20 g,土鳖虫6 g,熟地黄15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2次温服。

1.3.1.2 手法治疗 予多体位手法复位。①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医师坐于患者背后,先用双手拇指依次向外触摸推拨,形同“八”字,查清患者棘突、脊椎的偏歪走向,一手伸入偏歪侧的腋下,患者稍低头,助手面对患者,双手压住患者大腿根部以固定骨盆,避免臀部移动,医师以另一手拇指扣推偏移的棘突,腋下的手拉患者颈部,使前屈90 °,令患者侧方向纵轴旋转并上提,旋转幅度尽量>45 °,旋转的同时另一手拇指顺从偏歪的棘突并向斜上方顶推棘突,当感觉到拇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并听到细小响声时,偏歪的棘突即复位。双手拇指从上而下将棘突上韧带理顺,放松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从上而下顺次按压棘突,检查偏歪的棘突是否复位,上下棘突间隙是否等宽。②侧卧推扳矫正复位法。患者左侧卧位,双上肢向上伸,双腿自然伸直,上腿放于下腿后面,医师站于患者身后,左手推上侧肩部后方,右肘部压住上侧髋部内侧,进行相反方向扳扭,随后将患者右上肢放于背后,医师用左肘、前臂按压在患者胸前,右手推患者髋后骨盆处,以适量力度扭扳复位。③俯卧位牵引复位法。患者俯卧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医师先用双手拇指依次向外触摸推拨,形同“八”字,查清患者棘突、脊椎的偏歪走向,嘱其放松,两手把住床头,医师以双手握住患者两足踝部,用力提起后均衡摆动向下牵拉,如仍未复位,医师立于患者棘突偏歪侧,用一手抬起患者大腿,以患椎为支点,向斜后下方拔伸牵引并旋转大腿,另一手拇指推住偏歪的棘突,借拔伸牵引之力向侧下方推,感觉指下有轻微移动或轻微响声为复位。复位后理顺韧带,用手掌从腰部推至腿部3~4遍。以上3种体位治疗从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开始,隔日进行另一种体位治疗,依次序进行。

1.3.2 对照组 单纯予多体位手法复位,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1.3.3 疗程 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根据腰腿痛治疗评分标准[2]评定治疗前后证候积分。

1.5 疗效标准 优:腰腿痛呈间歇性,排尿障碍等症状全部消失,腰部活动无自觉障碍,下肢肌力正常,6个月内恢复原工作。良:治疗前症状消失,但劳累或长距离行走后,自感腰部轻度疼痛或下肢痠痛,腰部活动轻度受限,下肢肌力稍弱,但不影响工作。可:治疗后断续有轻度腰腿痛,腰肌弱,但比治疗前好转,可参加轻体力劳动。差:治疗前症状未消除或加重。以优、良统计总有效率[2]。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内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根或血管产生临床症状的综合征,症状多、体征少是疾病特点[3]。随病情延长,髓核的少许突出(或脱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可引起持续性根性放射痛、腰部前屈活动受限等症状。手法治疗复位后不易固定,受累棘突容易滑脱偏歪,需要持续反复治疗。多体位手法复位具有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强调手法治疗必须到位,要求柔中有刚,重中有柔,软中有硬,急中有缓,轻中有力,将突出(或脱出)的髓核还原,纤维环的裂隙闭拢,关节突、关节面对位,理顺肌筋,疏通气血,调节神经的灵敏度,增强肌腱的反应度,促进椎间盘和椎间韧带损伤得到修复[4]。

腰椎管狭窄症属中医学痹证、腰腿痛的范畴。为中年以后肝肾亏虚,筋骨失健,加之长期劳累所致,或因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或局部外伤所致,病机为筋骨失健,经络不通,治宜补肝肾,通经络,辅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补肾壮骨方中骨碎补补肾壮阳,化瘀止痛,为治疗腰腿痛的要药,杜仲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两药相伍共奏补肾填精,壮督补髓、强筋健骨的功效,故为君药;海桐皮祛风利湿,通经活络,土鳖虫化瘀活血,共为臣药;穿山龙活血舒筋,熟地黄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三药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补肝益肾、疏风散寒、舒筋通络化瘀之功效。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补肾壮骨方联合多体位手法复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 贝政平,何继永,杨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S].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44-345.

[2] 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103.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9-142.

[4] 陈秀华.中医传统特色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9-193.

猜你喜欢

壮骨棘突腰腿痛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Runx2、Osx及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搓腰
——壮肾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新工艺止痛壮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观察
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