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2013-11-15贵州省毕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贵州毕节551700
汪 萍,余 华(贵州省毕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经过多年的医学上的研究,中西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并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选择106例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做出总结,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6例患者,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12~68岁。门诊患者占54%,住院患者占46%,他们的临床表现、发病程度各有不同,均伴有尿蛋白。
1.2 治疗方法:这个研究过程主要是把以上的106个病例分成三个组,分别是:中西医药结合组、中药组与西药组,它们各占40例、30例和36例。属于他们的资料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具有很好的可比性。给这三组患者分别服不同的药物,中药组:口服补肾化瘀利水中药。西药组:口服泼尼松10~30 mg。中西医药结合组:在用西药的同时,加服补肾化瘀利水中药,均3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以上方法总结观察现象,并且得出相关的结论。具体分析可参见中医辨证分型。①脾肾二虚型:舌质淡胖,脉细弱,平常体温较低,时冷时热,下肢浮肿,热了容易出汗特别是手心等,应对这些现象的方法有:健脾补肾化瘀利水在基本方上加用茯苓15 g、丹参15 g、白术15 g、仙灵脾15 g、巴戟15 g、吐丝子15 g;②肝肾阴虚型:主要症状是肝开窍于目,所以可以出现眼干涩,模糊,易疲劳及口干,心烦等情况,肾开窍于耳可表现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等情况。处理方法有:基本方加杞子15 g、必甲12 g、肉苁蓉15 g、女贞子15 g、川断15 g、丹参15 g、寄生30 g、龙骨30 g、牡蛎30 g;③阴阳两虚型:头昏目眩,手脚心出汗,腰冰凉,即怕冷又怕热,有时出虚汗,身体乏力,记忆力减退,没精神。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症状 如意志消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失眠,多梦,头昏,心悸。泌尿生殖系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引起尿频,尿末滴白,下腹及会阴部不适,腰酸无力,性欲减退,阳痿,早泄,不射精等。主要应对方法:基本方加熟地20 g、女贞子15 g、杞子15 g、丹参15 g、肉苁蓉15 g、仙灵脾15 g、巴戟15 g、鹿含草15 g、桂枝9 g;④湿热内蕴型:这种病状表现出多种症状,例如:面红体胖,肢体浮肿,口干咽苦等,这些都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方法也不是很轻松,比方说可以用治以清热利湿,以基本方加知母15 g、黄柏9 g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3 疗效标准[1]:以上方法的治疗效果的评定,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都是以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作为衡量目标。24 h尿蛋白定量降至0.15 g/L以下为显效,24 h尿蛋白定量降至0.3~0.5 g/L为有效,尿蛋白无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总体效果,可用以下数据来表示,从中可以得出中西医药结合组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作用也是最大的。详见表1。
表1 疗效对照(例)
2.2 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见表2。各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或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
3 讨论
通过以上观察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中西药相结合的方法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三种方法的中西医药结合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有效率分别分92.5%、88.8%和86.6%。从好转的比例来讲,中西医药结合组的好转率是最高的,与单纯西药组和单纯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西药组和单纯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顽固性蛋白尿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与每个患者的肾病理表现、免疫反应状况、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等有着一定的关系。糖皮质激素可以很有效的解决一些问题,但有些患者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中药黄芪、生地、杜仲等且有补气益肾的作用,清热利湿药有抑菌作用。雷公藤1977年开始用以治各型肾小球肾炎,对NS1型有一定疗效,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2]。
[1]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标准[J].中医杂志,1996,37(1):10.
[2]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