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

2013-11-15陕西省镇安县医院骨科陕西镇安711500

吉林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脊髓康复训练

韦 荣 (陕西省镇安县医院骨科,陕西 镇安 711500)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最为严重的损伤之一,是一种可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非致死性损伤,多伴随有膀胱功能受损[1]。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建筑和采矿等工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脊髓损伤初期,此时患者只需要一些形式的尿液引流,无需其他处理[2]。随着脊髓休克期的结束,逼尿肌反射逐渐恢复,但是需要加强早期康复训练[3]。笔者具体探讨了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脊髓损伤患者,入选标准:经脊髓CT/MRI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发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签署知情同意治疗书;年龄不限,男女不限。其中男94例,女26例;年龄16~71岁,平均(42.15±12.4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0.5 ~14)d,平均(3.01 ±0.61)d。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4.00±1.14)个月。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脊髓损伤流行学资料对比类似(P >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都给予神经药物、针灸、矫形器装配和心理辅导等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依据尿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寻找反射性排尿的“扳机点”;还可通过增加腹部力量,提高膀胱内的压力而引起排尿。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延长屏气,增加腹压时间,之后深吸气1次,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

1.3 观察指标: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使用ASIA 2006《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SIA运动、感觉评分;②两组治疗前后记录平均24 h排尿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ASIA评分、平均24 h排尿次数以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与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对比:对照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平均24 h排尿次数对比:经过观察,治疗组减少平均24 h排尿次数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比较(,n=60)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比较(,n=60)

时间 对照组 治疗组感觉 运动 感觉 运动治疗前 136.25 ±21.2453.15 ±21.21118.12 ±18.2549.32 ±10.25治疗后 134.52 ±10.2353.36 ±28.12118.36 ±18.3252.63 ±9.32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24 h排尿次数比较(,次/d)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24 h排尿次数比较(,次/d)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60 11.25 ±2.11 7.85 ±1.21治疗组 60 11.29 ±1.85 6.12 ±0.58 P值 >0.05 <0.05

3 讨论

排尿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使用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由于脊髓损伤造成的排尿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疗效[4]。

采用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主要是通过增加或者阻滞神经介质的功能来实现。膀胱训练是通过各种训练诱发排尿反射来加强膀胱的排空功能。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尿动力学的检查结果,通过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寻找“扳机点”来促进其反射性排尿;同时依靠增加腹部力量来引起排尿[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减少平均24 h排尿次数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过在训练中,要严格控制患者每天摄入液体的量(每天在1800~2000 ml间);导尿的间隙时间根据残余尿量多少确定,当每次导尿量>500 ml时,要适当缩短导尿时间[6];若在两次导尿间产生反射性尿失禁,可口服抗胆碱药物治疗后,继续行间歇性导尿。

总之,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减少排尿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1]田利华,白祥军.脊柱复合性损伤的救治风险与早期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1):126.

[2]侯春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60.

[3]熊宗胜,徐祖豫.脊髓损伤后膀胱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分类[J].现代康复,2000,4(6):805.

[4]廖利民.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和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604.

[5]侯春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7-60.

[6]周君桂,张秀华,周晓梅,等.热冷交替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1(5):54.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脊髓康复训练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治排尿功能障碍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排尿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