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2013-11-15◆王菊
◆王 菊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招生批次的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他们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相比,在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约50%的学生认为自己各方面尤其是能力方面比不上本科生,只有不到5%的学生自信地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比本科生差,高考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因此,为早期发现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其不良的心理倾向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本调查对我院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对我院2010级2210名新生进行调查,其中参加UPI测试的有2183人,施测率为98.78%。此次测试中共获得有效问卷2121份,有效率为97.16%,其中男生303人,占14.29%,女生1818人占85.71%,平均年龄19.09±0.95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由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测评由经过统一培训和指导的心理学专业或从事相关工作的辅导员担任主试,测评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目的与意义,讲解注意事项和答卷要求。此次调查问卷共有64个题目组成,包括4个测伪项目,52个一般症状项目,另有4个辅助项目。计分时,总分最高分为56分,最低分为0分。在第一类的筛选标准中,“明确提出质询要求者”由于此条选择人数较多,此次未用。根据日本电子通信大学的小谷野柳子对该校1977~1987十年间学生UPI得分变化的研究,UPI的56个项目中又可分为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2个维度,精神症状分为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状态和神经症三个因子。
1.3 统计处理:将调查结果原始数据资料直接导出,转为excel格式,由专业人员对材料进行核对,删除不合格问卷,全部合格问卷收集整理后,对问卷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UPI的总分情况。参测学生UPI得分最高为52分,最低为0分,平均得分为14.05±9.14分,总分峰值在5~9分,中位数为13分。从各UPI的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来看,除0~4分外,从高分到低分,男生、女生和总体频次呈明显递增的趋势变化,超过25分(含)的新生有288人,占13.58%,其中男生37人占12.21%,女生251人占13.81%。统计检验结果为χ2=0.563,P=0.453,表明UPI总分超过25分(含)卫生高职新生中,不同性别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1。
?
2.2 我院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根据UPI总分与筛选标准得到的结果,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的结果与国内有关研究相类似。在2121名有效检出新生中第一类占20.74%;第二类学生占27.86%;第三类学生占51.39%。在性别上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第一、二类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12%、21.78%;女生分别为20.68%、28.88%,统计检验结果为χ2=6.956,P=0.031,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2。通过对三类新生的UPI得分的方差分析,发现三者有显著性差异(F=1240.44,P<0.001),同时经过多重比较,新生中第一类显著性高于第二、三类,第二类显著性也高于第三类(P<0.05)。
2.3 UPI关键项目和辅助项目选择情况。在UPI的60个症状项目中,有4个关键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关倾向。在关键项目中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不幸的有250人,占11.79%;常常失眠的有218人,占10.28%;有轻生意念的有61人,占2.88%;对任何事都没兴趣的有137人,占6.46%。在辅助项目中感到健康方面有问题的新生有405人,占19.09%;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的有383人,占18.06%;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的有64人,占3.02%;明确提出咨询要求的有268人,占12.64%。
2.4 UPI心理症状倾向情况在此次调查有精神症状倾向的新生共193人,占有效测试人数的9.10%,UPI平均得分为31.83±5.82,其中三种精神症状均存在的有46人(23.83%),UPI平均得分为38.70±4.60,有其中两种精神症状的新生有46人(23.83%),UPI平均得分为32.74±3.79,只有一种精神症状的新生有101人(52.33%),UPI平均得分为28.30±3.78。有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状态及神经症的新生占有效测试人数的比例及UPI平均得分详见表3。在性别上,男女生在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状态、神经症及总分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
?
3 讨论
3.1 客观分析卫生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往国内使用UPI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10%~30%之间。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总体来看,我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第一类检出率为20.74%,UPI总分低于25分的占86.42%。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新生第二类检出率为27.86%,可以说有27.86%的新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即隐性心理问题携带者。在新生入学后立即开始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活动,增强同学间的融洽感,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尽快适应新校园的生活。
3.2 正确运用UPI筛选结果。在我国,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第1为死亡原因。在关键项目有轻生念头的新生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此次UPI筛选出的第一类411人中有轻生意念的有61人,占有效测试人数的2.88%,这和国内的有关高校的调查一致;筛选中患有各种心理症状的有193人,其中33人有轻生的念头。学校是对青少年自杀及相关问题开展干预的最适当且最可能有效的环境。这部分学生虽只有轻生的念头不一定真的付诸于行动,但是针对这部分高危人群,我们同时利用SCL-90和EPQ等量表对他们进行心理症状的复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对他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心理的困惑,定期进行随访,防止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
3.3 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此次调查的总体来看,有19.38%的新生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关注,同时2.88%有轻生意念,9.10%有心理症倾向,12.6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但是只有3.02%的人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可以看出有很多有心理健康问题或者有心理卫生咨询的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院应高度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新生心理预防教育机制,配备高素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队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新生入学适应与进一步发展。
[1]罗惠,谢利军,黄芸.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探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77.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86-89.
[3]黄晨.1341名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分析[J].高校比较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17-18.
[4]吕英,黄婷.高职新生UPI心理建档之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9):180-182.
[5]钟向阳,张莉,邓基泽.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进行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筛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584-586.
[6]杨新华,谢倩.大学新生人格问卷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6):584-586.
[7]PHILLIPSMR,LI X,ZHANGY.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1999.Lancet,2002,359(9309):835-840.
[8]彭丽,曾小云.医专新生UPI测查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54-455.
[9]杨晶洁,谢斌,卞茜.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杀干预及其理论基础[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149-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