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三步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2013-11-15楼喜强蔡剑飞张蓓蕾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丽水323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

楼喜强 蔡剑飞 张蓓蕾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丽水 323000

儿童变应性鼻炎也称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病率约为10%[1-2],且呈继续增加趋势,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难题。该病具有受季节性抗原诱导、过敏性体质易发的病理特点,新型药物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儿童中使用的疗效已被肯定。然而,仍存在受体选择性问题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不良反应、新的致敏等问题,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3]。笔者把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疗法进行组合优化,采用针灸三步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3 月—2011 年9 月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和针灸科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20例,男68 例,女52 例,男女比例1.3:1;年龄6~14 岁,平均(7.7±0.6)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4.0±0.5)年;常年发作83 例,季节性发作37 例;病情轻度20例,中度41 例,重度59 例。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 例,对照组58 例,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评分、变应原皮肤试验和螨特异性IgE 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纳入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1991 年5 月杭州会议修订的鼻鼽诊断标准以及《中药新药治疗鼻鼽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 年,武夷山)[4]。经变应原皮肤试验尘螨阳性≥(++),Pharmacia CAP 系统检测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水平≥2 级。排除①合并持续性支气管哮喘同时发作;②正在使用β 受体阻断剂;③合并有其他免疫性疾病;④5 岁以下儿童;⑤患儿家长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或无法接受治疗方案;⑥未完成治疗或离开原发环境者。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由我院耳鼻喉科完成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评分。两组患儿均定期随访,治疗1 年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和免疫指标观察。检查人员未参与课题设计以及针灸操作过程。所有儿童受试者的监护人均被告知有关试验的信息,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 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灸三步法治疗。第一步:毫针刺并灸。①针穴:迎香、上星、印堂。用毫针(规格:0.58mm×40mm)针刺,找到酸胀感,再继续捻转1~2min,使患儿感到舒适。留针15~20min,②鼻部穴位针后用艾条温和灸10min。随症加减:鼻痒、打喷嚏者加孔最、尺泽;鼻塞不通、流清水涕者加中脘、足三里;鼻黏膜肿胀苍白者加气海、关元;鼻塞不通,鼻流浊涕者加合谷、列缺。隔日针灸1 次,7 次1 个疗程,休息1 周后进入第二步治疗。

第二步:隔药饼灸法。①取穴:肺虚型取肺俞、膏肓俞;脾虚型取脾俞、胃俞;肾虚型取肾俞、关元俞;郁热型取肝俞、隔俞;②隔药饼灸:由于儿童皮肤娇嫩,故饼下垫丁桂五香散少许,隔日或3 日灸1 次,每穴只灸1~2 壮,5 次1 个疗程,灸至皮肤潮红为度,1 个疗程完毕,停灸半个月进入第三步治疗。药饼组成及制法:药饼组方:白附子、细辛、麻黄、白芥子、乳香、没药各等分,共研细粉,加蜂蜜、鲜葱汁,生姜水调制,捏成药饼,如1 元硬币大,厚2mm,上穿数小孔。丁桂五香散方:桂枝、白芷、丁香、大小茴香、乳香、木香各等分,研粉备用。

第三步:药物穴位贴敷。①取华佗夹脊穴颈6 至胸2;②用自制药饼(中药白芷、延胡索、白芥子、细辛、甘遂按比例研成极细粉末,用蜂蜜、姜汁、醋、葱水调制,捏成如五角硬币大小,2mm 厚的药饼。)置于4cm×6cm 大小的消毒纱布中央,贴于上述穴位上,再用医用透气胶带固定。患者0.5~1h 后皮肤觉热灼感时即可拆去药饼,每隔10 天1 次,共3 次1 个疗程,贴敷时间不拘于三伏天,疗效不佳者隔1 个月后再贴敷1 个疗程。随症加减:季节性发作者加天突;常年发作者加足三里。

2.2 对照组 给予药物治疗。只在患儿出现症状时给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儿童体质量≥30kg,1 天1 次,1 次10mg;体质量<30 公斤,1 天1 次,1 次5mg。连服7 天为1 个疗程,中间休息3~5 天,至少2~3 个疗程。鼻用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商品名:辅舒良),每侧鼻孔1 喷,每天晨起1 次,至少4 周时间。

2.3 临床症状评估 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1997 年修订,海口),症状计分包括喷嚏、流涕、鼻塞、鼻痒4 个症状,每项评分范围为0~3 分,总分12 分。鼻镜检查所得体征评分为0~3 分,总分3 分。

2.4 免疫学指标测定 血清总IgE 和螨特异性IgE测定:患儿空腹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UniCAP 100,瑞典法玛西亚公司)检测血清总IgE 和螨特异性IgE;所有检测均在本院生化中心完成,固定两人操作,重复性好。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评定变应性鼻炎的疗效。≥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为无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为临床治愈。

3.2 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1 年后随访,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皆为90.0%,治疗组治愈率27.4%,显效率46.8%,对照组分别为15.5%和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8,P<0.01)。见表2~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免疫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E 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治疗组螨特异性IgE 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螨特异性IgE 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 μg/L

表4 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比较() μ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4 讨论

临床资料证实,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有独特的疗效。但目前针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均参照成人治疗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有待提高。针对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宜儿童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本试验制定了针和灸并用,调气和温运并重,扶正和祛邪相结合的治则。第一步采用毫针刺并灸,旨在升提人体之阳气于鼻腔以抵御外邪的侵袭。第二步根据小儿形气未充,肺脾气虚、元气不足的特点,施药饼灸法。以激发免疫功能,增强小儿免疫状态为目的。第三步,选用药物穴位贴敷,与第二步处方意义类同,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三步治法从小儿的病因病机入手,针法、灸法和穴位贴敷合理应用,辨证施治,综合调节脏腑、经络、营卫功能,试验结果充分说明其良好的疗效,具有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和无创的特点。对患儿而言,不失为一种优选的临床方案。

血清特异性IgE 是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之一,适用于任何年龄[5]。IgE 作为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在AR 发病中起决定作用。故降低IgE 水平是控制AR 发生的中心环节。本研究血清特异性IgE 水平的降低显示针灸三步法具有阻断和调节IgE 水平的作用。通过影响患儿特异性IgE,直接作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环节,从而使患儿实现临床和免疫耐受,阻止变应性鼻炎的进展,具备远期疗效。

由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研究只是针对针灸三步法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一个阶段的成效进行了初步观察,尚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双盲对照的研究。

[1]Asher MI,Montefort S,Björkstén B,et al.Worldwide time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asthma,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and eczema in childhood:ISAAC Phases One and Three repeat multicountry cross-sectional surveys[J].Lancet,2006,368(9537):733-743.

[2]Kong WJ,Chen JJ,Zheng ZY,et al.Preval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3-6-year-old children in Wuhan of China[J].Clin Exp Allergy,2009,39(6):869-874.

[3]Baena-Cagnani CE.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treatments for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faculty of Medicine,Catholic University of Cordoba,Cordoba,Argentina[J].Drug Saf,2004,27(12):883-898.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学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 年,武夷山)[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0 年,重庆)[J].中华儿科杂志,2011,2(49):116-117.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