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由谁承担——以电影《猩球崛起》为例

2013-11-15杨易霖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凯撒猩猩人类

杨易霖

在《猩球崛起》这部影片中,与绝大多数拿科学实验说事的科幻片一样,有一个天才但偏执的“疯子”科学家、一群利欲熏心只想通过科学实验赚取超额利润的贪婪商人,以及一个开始时无限光明但最后越来越走向黑暗的实验结果。猩猩是实验对象。有了自我意识的猩猩们不堪忍受奴隶般的生活,毅然掀起了武装暴动,而且一早就定下了森林包围城市的路线方针,没有重武器,便打起了灵活的游击战,抛头颅洒热血,飞夺金门桥,终于在旧金山郊区的红杉林里建起了起义根据地。影片被设定于我们生活着的当代世界,既有基因工程的真实细节,又兼具“软科幻”味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尼姆计划”里,人类的确曾用猩猩做过养育实验,期望提高它们的智力,使其变为人类家庭的一员,最终却因“道德和虐待”失败告终。

一、“凯撒”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就准确地表达了影片的思想,然后加入了温馨的家庭情节。就在大家沉浸在这样的欢乐中时,剧情再次出现转折。在前面强大的思想以及人性的铺垫后,直接走入正题。每个镜头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的做到了最佳状态,然后我们就遁寻着导演指引一直看到了最后。从故事本体上来讲,《猿族崛起》的故事与标准的黑帮片套路如出一辙:在一个扭曲的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小人物无辜入狱,在狱中遭遇残酷虐待,顽强的自尊心支撑他在极端环境下奋起反抗,不但打败狱霸自立为王,最终还带领狱友成功越狱,惩恶扬善的同时也找回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一般来说,在这个常规套路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极富猎奇性的“黑帮教父”成长史,还可以看到惊心动魄的警匪对决,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正邪评判却只能依靠单纯的道德观来区分善恶。

从传统的进化论来说,人猿是人类的前身,猿类自然在人们的意识里代表着野蛮、落后和愚痴。然而人猿星球这部小说大胆地把人猿设计成一种较人类更为聪明、智慧的生物,他们勇敢、团结,富有正义感,而人类成了残暴的压迫者。《猩球崛起》里,黑猩猩、山地大猩猩、狒狒飞檐走壁的对抗反应迟钝的人类的时候,进化论失效了。在达尔文眼里,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物种是蚯蚓,人类的生存能力并不比纵横亿万年的蚯蚓高级,人类只是演化史上的一个偶然。所以,这个故事的根源是人类的恃强凌弱的自大。

阴暗、封闭的猿类动物园,就是一个微缩的角斗场,凯撒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依靠武力和智力成长为古罗马式的领袖,恩威并施爬上帝王的宝座。影片中的数个长镜头如纪录片般呈现了这份豪气,对种族和阶层的剖析达到了社会学层面。猿猴凯撒在影片中的性格跨度非常巨大,从无辜者到受虐者,最终成为了一个拥有完整个性的革命领袖。若是真找一只现实中的猿猴来演,要获得这种效果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动作捕捉技术让这一切变得轻松了起来。电脑通过对安迪·瑟金斯身上的传感器记录下了它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再通过后期对他的毛发、皮肤进行修饰,令一个真实的演员转变成银幕上的猿猴凯撒。在被关押在动物控制中心的牢笼中时,安迪·瑟金斯更是将凯撒的内心活动诠释到了极限,它可以在前一秒伤心欲绝,又马上在后一秒流露出坚毅的神态;甚至是在与红毛猩猩交谈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感受到它有思想的一面,那一系列手语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凯撒的高智商。而影片在节奏感的把握上,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这位猿族领袖的情感变化,如果没有安迪·瑟金斯,就不可能有现在这部《猿族崛起》。大桥上的一战可入选本年度最佳动作场景,导演罗伯特·瓦耶特名不见经传,但在此片的场面调度和节奏控制上,他不输给任何动作片大导。进化的猩猩掌握了人类的谋略,占领城市,突破防线,全方位的立体攻势,最终赢得了生存空间。《猿族崛起》的合理之处,就在于人类灭亡并非来自于猿族的复仇,病毒的扩散才是被暗示的真正梦魇。

只是在影片的结尾,威尔和凯撒告别的时候,明显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过于简单的告别,加上威尔那无法让人信服的停止劝说速度。给片子留下了一点点小小的遗憾。毕竟两个人生活的时间不短,但是单单一句‘凯撒回家了’并不足以让人为之动容。作为结尾,这样的设计实在是有些过于仓促。

二、“凯撒”与科技

《猩球崛起》成本没有过亿,不足一亿美元却能将特效做得如此完美,不得不让人赞叹。好的创意才能把技术发挥到极致。影片中所有的猿类都由“动作捕捉”的方式后期合成,与真人演员的互动天衣无缝,在阳光下也看不出破绽。不单单是毛发和举止,猿族的心理也被诠释地惟妙惟肖。凯撒的表情与人类无异,从憨厚天真到霸气外露,隐忍与爆发都充满了戏剧张力。此外除了苗头正红的詹姆斯·弗朗哥,本片并没有任何大牌压阵,因为影片真正的明星就是凯撒,他是人类科技的结晶,被人类奶爸养大,他渐渐察觉他永远无法融入人类社会。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一个卑微的异类和试验品,他经历了胆怯、恐惧、失落和悲伤,最终在同伴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所以这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众所周知,之前的面部捕捉技术对拍摄场景有着极大的限制,基本上演员都必须要在摄影棚中留守,而此次的最新技术终于允许特效团队在室外实拍,也令观众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实景建筑作为影片背景。尤其是片中最后金门大桥上的对决,难以想象如果背景是后期合成会显得有多假。与此同时,在拍摄猿类跳跃运动的过程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进行拍摄,着力突出猿类的力量感与敏捷性,如此流畅的运镜无疑对整部影片的视觉观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凯撒”与“金刚”

有很多人在用凯撒与金刚相比,但在我看来凯撒不同于金刚,他的身上最早体现的并非兽性,而是文明的理性,这点在一家人第一次去红杉林时,就悄然体现出来。在与宠物狗的对峙中,凯撒体会出了动物的不平等,他要求“坐”在车座椅上,而非“关”在后备箱里,可以看作是“启蒙思想”的某种悸动。授权的手势同样是一种仪式,就像是上帝点化亚当的“创世纪”;圆窗的几何标志,则演化成了一个新文明的图腾。动物园里的囚禁和压迫很真实,唯有苦难才会催生伟大,一场精心策划的“越狱”,把残暴的人类打得措手不及。

影片为续集埋下了大量的伏笔,疤面黑猩猩注定要背叛凯撒,113病毒的蔓延意味着真正灭绝人类的可能并非是猿类,而是人类自己,如果是这样,就把人猿因战争屠戮人类所带来的戏剧道德失衡问题解决了。起码该片没有任何镜头描写人猿杀害无辜的人,凯撒再三阻挠自己的手下不要将人类致死。当然也不排除随着续集的推进,凯撒的阴暗面崛起,变成一个暴君,谁让他的名字就叫凯撒。结尾,当凯撒和他的伙伴站在巨大的红杉树上蠢蠢欲动的眺望着旧金山,我下意识地想,旧金山,你完了。

人类是骄傲的种族,从开始存在,甚至直到灭亡,他都不愿否认他在地球上的唯一性与领导性。人类也用自己的智慧和野心,创造着世界,毁灭着自己,直到亲手毁掉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每一个灾难片都是一本警示录,每一本警示录都在揭示着人类的丑陋。

猜你喜欢

凯撒猩猩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凯撒的倒霉事
猎人与猩猩
从《高卢战记》浅析凯撒其人
浅论《裘力斯凯撒》中的凯撒形象及其意义
猩猩博士带你游世界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猩猩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