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文献研究※

2013-11-14朱慧华刘俊方虞坚尔

河北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证素病位证型

朱慧华 刘俊方 虞坚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上海 200437)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趋势[1]。中医药防治哮喘由来已久,疗效显著,能较好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哮喘发作期的文献进行分析,为探索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和证素分布规律,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哮喘发作期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调查范围和来源 文献调查范围包括《中医儿科学》[2]、《中医内科学》[3]、《中医哮病学》[4]、《中医儿科学:案例版》[5]及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期刊论文均为2001—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章,来源于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1.2 文献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重复发表文章,内容相同并为同一作者的,取其阐述较为详尽的1篇;文献中包括哮喘发作期相对完整的证候分类、证型名称和证候临床特征。

1.2.2 排除标准 单方治疗单证的文章;综述类文献。

1.3 文献收集方法 ①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支气管哮喘、哮喘、哮病、哮证+证候、证型、中医辨证,检索年限为2001-01—2011-01。②手工2次检索,对检索到的文献逐篇进行全文阅读,选取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③将相关教材、专著及各数据库合格文献进行合并,相同文献只取1篇。

1.4 研究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信息提取,运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校对,建立文献调查资料数据库,再导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哮喘发作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将各证型分解为基本证候要素即证素,进行证素的文献研究和提取。哮喘发作期中医证素的提取参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6]和证素研究相关的文献[7-9]。如寒痰伏肺证分解为寒、痰、肺;肺脾气虚证分解为肺、脾、气虚,进行哮喘发作期病性和病位证素提取。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纳入调查的参考教材、专著10余部。根据检索条件,VIP检索到文献118篇,万方数据库检索到149篇,CNKI检索到271篇,经手工2次检索最终筛选纳入文献76篇,共6 569例哮喘发作期病例。

2.2 哮喘发作期证型归纳和描述 见表1。

表1 哮喘发作期证型归纳和描述

由表1可见,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型可归为10类,中医证候的描述共48种。

2.2 哮喘发作期主要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见表2。

表2 哮喘发作期主要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由表2可见,哮喘发作期病位主要在肺,其次为肝、脾、肾。

2.3 哮喘发作期主要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见表3。

表3 哮喘发作期主要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由表3可见,哮喘发作期证素中9个病性证素,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寒,其次为热、风、痰、脏腑虚。

2.4 哮喘发作期主要证候构成情况 见表4。

表4 哮喘发作期主要证候构成情况

由表4可见,哮喘发作期主要证候为23种,分布较多的依次为热哮、寒哮、虚哮、风痰哮、风哮、痰热壅肺。

3 讨 论

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对于哮喘的辨证分型,各教材、专著及行业标准不尽相同。《中医儿科学》将哮喘发作期分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肺实肾虚;缓解期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2]。《中医内科学》将哮喘发作期分为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痰哮证、虚哮证;缓解期分为肺脾气虚证和肺肾两虚证[3]。《中医哮病学》将哮喘发作期分为冷哮、热哮、风哮、痰哮、瘀哮、虚哮[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将哮喘发作期分为热哮、冷哮、风哮、虚哮;缓解期分为肺气亏虚、脾气亏虚、肾气亏虚[10]。史锁芳等[11]将哮喘分成5个证型,即寒饮伏肺证、痰热蕴肺证、风痰证、肺肾气虚证、肺脾两虚证,并通过研究证实寒饮伏肺证、痰热蕴肺证、风痰证3个邪实证,不论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皆可出现,而肺肾气虚证和脾气(阳)不足证2个虚证一般多见于缓解期,在发作期则多以兼证出现。周仲瑛[12]则根据其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哮喘不必划分发作期、缓解期,并将其分为寒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等进行辨治。

近年来,有学者对哮喘中医证候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刘恩顺等[13]通过对1 010例哮喘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发现,哮喘发作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朱新冰等[14]遵循流行病学原理对229例哮喘发作期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发作期证型依次为热哮、冷哮、风哮、虚哮,病位证素依次为肺、脾、肝、大肠、肾、胃、兼表证。史锁芳等[15]按流行病学设计方法,随机调查430例哮喘患者,将其分为寒饮伏肺证、痰热蕴肺证、风痰阻肺证、肺肾气虚证及脾气不足证五大类证型。张弦等[16]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提示哮喘发作期以热哮为主,其次是风哮、冷哮和虚哮,且肺、脾、肝、肾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红红等[17]对乌鲁木齐地区477例哮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其中发作期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冷哮、热哮、虚哮、风痰哮、寒包热哮;发作期及缓解期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康丽媛等[18]通过对500例哮喘患儿进行现场调查表明,哮喘发作期以外寒肺热、痰热蕴肺型多见。

本研究发现,哮喘依据病程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临床研究主要以哮喘分期与证候分型相结合。本研究通过对文献报道的6 569例哮喘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证素提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哮喘发作期的证候描述达48种,证型可归纳10类;哮喘证候分型有名称重复,随意性强,说法不统一,分型不规范等情况;哮喘发作期主要证型为热哮、寒哮、虚哮,病性主要为寒、热、虚、风、痰,病位主要在肺、肝、脾、肾;发作期证候判定,明确疾病的虚、实、寒、热是其关键。

目前,哮喘中医证候研究借鉴现代科学的最新进展,在中医证候规范化及揭示证候本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关于哮喘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尚缺乏规范、统一的认识,缺乏方法学研究,如证候名称不统一、中医证型判断随意性较强,缺乏评判标准等,不利于哮喘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②哮喘中医证候研究缺乏系统的临床评价及特异性量化指标,中医证型和现代医学指标之间缺乏相关性。③目前为止,对于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和证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范围较小,文献回顾资料不完整,基本无随访资料。建议先进行各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荟萃分析,结合哮喘病例的回顾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建立哮喘中医证候客观参照系,为开展哮喘的中医证候和证素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思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和证素分布的文献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哮喘发病和病机特点的认识,从哮喘的病性证素、病位要素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揭示哮喘中医证候和证素分布特点,从中寻找规律,为哮喘中医证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5-81.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3-89.

[4] 王鹏.中医哮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6.

[5] 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9-56.

[6] 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260.

[7] 朱文锋,甘慧娟.证素内容的辨析[J].中医药导报,2005:11(1):11-13.

[8] 朱文锋,李灿东,甘慧娟.病位证素的特征[J].福建中医药,2005:36(4):1-4.

[9] 张志斌,王永炎.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4.

[10]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1-62.

[11] 史锁芳,张华强,申春娣.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3):43-44.

[12] 周仲瑛.哮喘杂谈[J].江苏中医,2000,21(8):1-5.

[13] 刘恩顺,孙增涛,封继宏,等.10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天津中医,2009,26(5):357-359.

[14] 朱新冰,封继宏,周震,等.22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河北中医,2009,31(2):193-194.

[15] 史锁芳,刘秀芳,严志林,等.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5):363-365.

[16] 张弦,孙增涛,王强,等.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J].福建中医药,2009,40(6):1-4.

[17] 红红,李风森,秦慧娟.乌鲁木齐地区477例哮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J].北京医药,2009,28(3):208-210.

[18] 康丽媛,陈斌.500例哮喘儿童中医体质分型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7):94-96.

猜你喜欢

证素病位证型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蓄血证病机病位探析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