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富民:资溪有机农业发展之道
2013-11-14资溪县农业局胡建祥刘宗衍
文/资溪县农业局 胡建祥 本刊记者 刘宗衍
资溪,素有“面包之乡”之美誉,现今,人们提到资溪,除了叫“面包之乡”外,还称其为“有机农业之乡”。资溪有机农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
资溪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西麓,属山区,山地和丘陵面积占89.6%。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87.3%,负氧离子平均含量3万个/cm ,最高达36万个/ cm ,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列中部500个县区第一位,全国第七位,被誉为“华夏翡翠、人类绿洲”。
基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历届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
“资溪县山多地少,如果按照常规的农业发展方式,我们很难和其他有优势的县市相比,因此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有机农业,这样方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成效。”资溪县农业局局长胡建祥说道。
为此,资溪县转变发展观念,不断提质创新,针对全县有机农业的发展,采取了了以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一,创新领导机制,实行高位推动。
资溪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认真解决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进资溪县有机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把握发展方向,扎实做好各项基地工作。
结合资溪县实际,聘请江西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制定了《资溪县有机农业区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各乡镇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划和布局:以马头山、嵩市、高阜等乡镇为主的有机白茶种植基地,乌石、高田、马头山等乡镇为主的有机大米种植基地,马头山、石峡等乡镇为主的有机笋种植基地,鹤城、高阜、马头山等乡镇为主的有机果蔬种植基地。同时县委、县政府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有机绿色农业发展的决定》文件,制定了资溪县农业三年大会战发展规划。
第三,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
县财政每年都安排300万元以上有机农业发展基金,用于奖励扶持有机农业发展。对县辖区内的农产品通过有机认证的给予3万元奖励;对首次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30万元奖励,首次取得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的给予6万元奖励。同时,经县政府同意的展销会,县财政给予参展摊位费不少于50%的扶持,对首次获得国际或国家级展会以及有关名优产品评比特等奖或金奖的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
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资溪县有机农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尤其是白茶产业,截至2012年,白茶种植面积达3.2万亩,年产10万公斤干茶,产值4亿元,白茶种植及加工企业13家,受益农户数万人。白茶产品俏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并得到韩、日等国消费者青睐,目前成为了资溪强县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
2009年资溪县获得江西省农业厅评选的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源之源”白茶、“出云峰”白茶分别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010年资溪“出云峰”白茶荣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11年“出云峰”白茶又获得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出云峰”商标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2012年1月18日,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资溪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资溪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当日起实施保护。
此外,资溪有机农业的发展如何在此基础上再提质提优?他们采取了“以工促农,以游促农”的发展方式。
资溪县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境内有十大旅游胜地:一漂(大觉山漂流)、一湖(九龙湖)、一瀑(方家山瀑布)、一古(古村落)、一泉(法水温泉)、一村(畲族民族文化村)、一竹(竹海)、一园(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山(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虎(华南虎放养基地)。
结合旅游资源,资溪县把有机农业打造成休闲农业,使其成为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
“以游促农,不仅壮大了旅游业,也壮大了有机农业,老百姓不仅可以卖有机食品,也可卖有机文化。”胡建祥说道。
而以工促农,资溪县对有机产品进行了深加工。资溪县有机大米种植规模现今已达6千亩,其产品除了精品加工包装销售外,还用来酿酒。在其境内的泸溪河牌酒厂,准备以有机大米为原料,酿造精品白酒。
2012年,资溪全县有机作物种植面积突破11万亩,其中有机白茶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干茶10万公斤、有机水稻种植面积6千亩、有机果蔬2万亩,有机竹笋5万亩。目前全县千亩以上有机农业示范园已达11个,其中万亩以上的有4个。有机品种内容扩展到蜂蜜、石斛、草莓、猕猴桃、竹笋、蔬菜等。
从长远来看,有机农业一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是大势所趋。整体来讲温饱问题已经大面积地解决,对于消费者来讲就是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资溪县立足本地优势,瞄准方向,科学规划,其有机农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喜人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