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县如何打造新村庄——由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的嬗变引发的思考
2013-11-14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吴自谦
文/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吴自谦
塘石村,位于兴国县长冈乡的西北部,全村人口4500余人,辖28个村民小组,4个农村社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村场始建于唐代,是一个千年古村。因村口红石码头和村内18口池塘的缘故,故取名为“塘石”。
一、塘石村旧貌换新颜
2010年以前,该村低矮破旧的房屋犬牙交错,臭气冲天的茅厕栏舍随处可见,水沟堵塞导致水沟水塘污浊不堪,被人戏称为“塘塞村”、“污塘村”。现如今,漫步塘石村,犹如一幅新式田园山水画,屋舍整齐俨然,道路硬化通畅,群山如黛,碧水环流,人们形容她“千年塘石有巨变,脱胎换骨炼成珠”。正因此,这座千年古村焕发的魅力也吸引了八方来客,仅三年间就接受了7批次中央级领导的检阅,接待了21批次省级领导的检阅,是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每年吸引民间慕名前来的旅客10万余人次。并且还荣获各种荣誉:2010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妇女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10年被省妇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巾帼示范村,2011年被评为省第二届百佳优美村庄。塘石村党支部2011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二、塘石村主要经验做法
塘石村前后缘何有如此巨大变化和反差?究其原因,是我县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以“三送”活动为总抓手,干部与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的结果。主要做法是——
1.科学制定规划 塘石村在启动村庄改造之初,就聘请了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高起点高标准做好了全村总体规划,明确了村庄的发展思路。根据规划,合理布局了村庄的产业发展、交通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以及幼儿园、医疗诊所、农贸市场、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严格按照规划对村庄进行改造,打造了“苏区干部好作风”源唱戏台、模范广场等八大景点和产业发展区、文化娱乐区、生态休闲区等三个功能区。
2.建强组织堡垒 塘石村从建强组织入手,紧紧围绕中央“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有一个好的活动阵地、有一个好的保障机制”的要求,采取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效能问责风暴和“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大力发展年经优秀党员,筹资40余万元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等系列措施,加强了“五个好”班子建设,保障了发展的各项措施高效、稳步推进。
3.做优农业产业 塘石村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结合“三送”活动开展“举办农业技术培训、赠送良种农资、发放技术资料、田间现场指导”下乡活动,组建了烟叶专业合作社,建立起配套健全的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围绕“一村多品”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了花卉苗木、烟叶、肉牛、优质水稻为主的产业集群。
4.关注服务民生 塘石村十分重视民生工作,结合“三送”活动,通过做到“面对面式”沟通交流,“手拉手式”扶贫帮困,“心贴心式”问寒问暖,做到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同时积极筹资2.6万元建立了“爱心服务站”,设立了创业服务站,对困难群众提供爱心扶助,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并且不断改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
5.挖掘村庄内涵 塘石村坚持把文化建设贯穿于村庄建设始终,挖掘出以红三军团第六师成立地点、红军长征前夕的最后战场为主的革命历史文化;以近代著名书法家谢远涵为主的历史人物文化;以谢良、钟人仿、谢名苞等3位共和国将军和谢远灏、谢清华等2位民国将军为主的将军文化;以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创造了两个“苏区模范县”的县委书记谢名仁为主的苏区模范文化,兴建了模范广场、将军亭、博士长廊、塘石村史馆,修缮了中共兴国县委旧址以及谢远涵、谢名仁等名人故居等,凸显了该村厚重的人文底蕴。
6.创新管理机制 为加强社会管理,巩固发展成果,塘石村着力构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探索推行了“1234”工作新机制。“1”是指建好一个党小组,夯实党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党员服务群众新机制。“2”是指在社区民主选举产生社区理事会、监事会,充分发挥和依靠农民群众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3”是指在社区依托社区理事会建立政策宣传服务站、和谐平安服务站和关爱服务站,为农民管理社区事务提供平台。“4”是指建好四项工作新机制,实现社区管理有章可循,即建立扶贫帮困新机制,卫生保洁新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新机制和文明新风塑造新机制。形成了社区党小组引领有方,理事会敢于理事管事,监事会监督有力,三站人员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得益彰,四项机制操作有序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社区的文明和谐。
三、几点启示
1.科学规划是发展的前提 所谓规划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指导我们行动的纲领。塘石村优美的村庄环境前提是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因此,我们做美做靓村庄,必须首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才能确保发展的思路清晰,发展的方向准确。只有在乡镇总体规划框架内对全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确保村庄有序发展。
2.组织保障是发展的关键 方针政策要依靠基层组织落实,工作措施要依靠基层组织推进。塘石村的发展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核心在于村“两委”班子能够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创造“第一等的工作”。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夯实组织基础,提高村组干部素质,发挥“领头羊”作用,才能真正把握发展的关键,实现村庄的蜕变。
3.做强产业是发展的源泉 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经济的发展,一个村庄的持久兴旺关键是要农业产业的兴旺。塘石村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引进龙头企业等举措,逐步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因此,要扶持一个村庄的发展,关键是要依托当地实际优势,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4.创新管理是发展的保障 科学管理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特别是面对复杂的民情社情,更应该创新管理方式。塘石村过去群众矛盾纠纷多,宗族姓氏问题复杂,干群关系较微妙。但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深入开展“三送”工作,关注民生、帮扶群众,则拉近了干群关系,聚集了民心,赢得了民意。同时实行社区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构架起“一组两会三站”,延伸了党组织的触角。因此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从村情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才能保障发展成果,实现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