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的保暖内衣

2013-11-14欧阳露

作品 2013年9期
关键词:纯文学文学期刊发行量

◎欧阳露

把文学期刊推向市场,这首漫长的骊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唱,一直唱,声音越来越真切。听《作品》杂志的前辈说,90年代的那一轮改革,有关部门曾来进行关于“文学期刊市场化”的座谈。当时,老编辑半开玩笑说,“断奶”也不是不行,只要拳头加枕头就有发行量,只要不犯错误,你们就不要管我们发什么内容。但文学性就不好保证了。

“拳头加枕头”,是对大众市场口味形象的比喻。对于纯文学期刊,上世纪90年代虽已不是最好的年代,但还不算太坏。那时候,出版物的数量还没有浩如烟海,网络的冲击波也尚未到来,读者还延续着80年代以来由传统期刊培养出来的阅读习惯。但时至21世纪,读图取代读字,阅读日渐碎片化、浅层化、即时化,传统纸媒的地盘正迅速被新媒体侵占,即便是一些发行量很大的通俗读物,也深受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文学期刊即便愿意“拳头加枕头”,也很难干得过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

近几年,纯文学刊物的发行量加速萎缩。能靠发行养活自身的纯文学刊物,恐怕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完。就是说,全国十几亿人口中,愿意消费纯文学的读者,只能支撑少量的纯文学刊物生存。刊物处境低迷,这当然有刊物质量好坏的因素。其实90年代以来,纯文学刊物一直在努力自救,改刊、改版、各种定位、各种风格,希望吸引更多读者,但多数只能取得一时效应,长期来看,取效甚微。真正能走出一条活路的,都已非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纯文学非通俗化、娱乐化的审美追求,注定了是小众的。市场就那么大,若把纯文学刊物完全推向市场,可以想见,能够生存下来的发行量的确会增加,但绝大部分的纯文学刊物将会消失,最后只剩下寥寥几本。

全国一百多种纯文学刊物,大部分发行量很少,大多是靠政府补贴“吊盐水”,从市场角度而言,没有需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从另一角度看,所谓提升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最重要的是培养文化人才。我们的艺术院校上千所,有美术学院、舞蹈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等等,却没有同类培养作家的院校(众所周知,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而这些刊物,实际上承担了培养作家的功能,这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作家成长的练跑场。甚至可以说,像莫言这类作家的成就,也是与纯文学刊物分不开的。若没有这些刊物默默的为他人作嫁衣裳,今日的文学景观,可能大不一样。

纯文学作品,当然也有畅销的,但纯文学的品格和立场,应当是首先为了关照人的精神与灵性,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营养和智力支撑,而非为追求销量迎合市场。一旦迎合市场,其纯粹性必大打折扣。纯文学越是被市场冷落、越是被边缘化,就越是需要这些坚持纯文学立场的刊物,因为它们像保暖内衣一样,保护着文学的造血机能、细胞活力和新陈代谢。如果这些刊物都消失了,我们只会看到,在这个喧嚣燥热的时代里,纯文学的体温越来越冷。

纯文学刊物是否过多,我不好判断。但在图书出版和网络文学已高度市场化的时候,让纯文学期刊有足够力量抵御消费大潮的“招安”,才能保持住这个时代文学的体温。

让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猜你喜欢

纯文学文学期刊发行量
新媒体视野中的文学期刊及其发展道路
世界新闻纸持续减产
世界新闻纸持续减产
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
接受理论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
日本新闻纸持续减产
文学期刊从未,也不曾离开
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
关于纯文学的论纲
小说,就是往小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