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寄语

2013-11-14《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大会图书馆

“未来图书馆:无限可能”,这是第79届国际图联大会的主题。此次大会以理性而前瞻的分析、丰富而真实的案例,着眼于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并且满足社区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为全球图书馆新一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刊有感于国际图书馆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组织了3篇文章,以专栏的形式以飨同仁。在第79届国际图联大会专栏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司莉教授和她的博士研究生庄晓喆合撰的《在大变革时代中展望图书馆的美好未来》一文,从图书馆建设理念、数字馆藏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存取与知识产权等11个方面解读了年会上交流的主要专题内容;本刊原主编彭飞研究馆员以自己参加I F L A大会的亲身感受,撰文详细介绍了此次大会概况、核心内容、卫星会议以及参观活动的情况;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图书馆丁小文研究馆员也以多次参与国际图联大会学术活动的经历,总结了中国图书馆员参与I F L A学术活动的策略,以期我国图书馆员们能更多地了解世界同行,实现与世界同行的全方位接轨。

国际图书馆领域的最新潮流,许多良好的服务与管理理念,推动着我国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思考,迸发着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本期学术论坛中,针对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认识分歧和理论争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文献与信息传播研究所熊伟所长撰文指出:今后的制度设计工作应正确处理好国际借鉴与本土创新、系统管理与公共治理、公平目标与效率追求、局部创新与整体配套等关系,积极引领和保障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图书馆当下的“藏借阅合一”模式,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玉麟教授与他的学生韩思奇进行了思考,通过讨论图书馆空间模式的发展趋势,合撰文章指出“藏借阅合一”模式在数字时代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藏用互补”理论下的新型“藏借阅分离”模式。

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就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刊载了若干讨论文章。其中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郭卫宁撰写的《面向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研究》一文就知识整合的内容、工具与技术,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湘潭大学图书馆周向荣和姚琼合撰的《高校图书馆集成用户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一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集成用户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陶荣湘撰写的《开放式课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分析》论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开放式课程情况,立足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开放课程的途径及策略,以此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此外,在业务研究栏目中,还就高校图书馆的R S S服务和图书展示,发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张爱科撰写的《两岸三地高校图书馆R S S服务调研与展望》和江南大学孟磊等人撰写的《大学图书馆环形图书展示系统研究》的文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更离不开图书馆老一辈诲人不倦的教导和为之奋斗的亲身实践。卢子博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管理专家,是新时期图书馆事业的辛勤开拓者之一。本期的图书馆事业栏目中,就卢子博先生有关图书馆改革的学术思想,发表了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图书馆朱燕平副馆长撰写的文章,该文从卢子博先生的研究成果入手,阐述了其在图书馆学术研究中、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开创性、继承性、实践性和人本性思想,彰显了卢子博先生勇于探索,勤于笔耕,始终站在公共图书馆改革前沿的形象。

猜你喜欢

大会图书馆
WAIC与WIC大会简介
读编大会
图书馆
读编大会
声讨大会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大会选举
飞跃图书馆
第39届ISO大会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