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中心:社会变革期图书馆的新使命

2013-11-14深圳大学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5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空间

金 燕(深圳大学图书馆)

人类的社会活动决定了图书馆的职能和服务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图书馆肩负的使命不同。在我国从古代到近代,图书馆即藏书楼,清末新政前后这两个名词完全同义且往往交替使用。古代藏书楼主要发挥了“培养社会人才,保障执政参考;提供文献资料,参与辑佚校勘工作;保存古代典籍,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作用。晚清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不断地交流与融合,中国图书馆逐步转变为向社会开放、藏用并举,此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事业迅速崛起。当下许多学者和专业人士对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使命进行了探讨,本文旨在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技术领域发生迅猛变革的形势下,图书馆肩负的新的社会使命及实践途径。

1 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新使命——人文关怀中心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技术催生图书馆新使命

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互联网的出现使数字与信息技术更为普及,无纸化社会进程进一步加快,而云计算的出现终结了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社会使命。所谓“云”就是计算机群,每一群有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在工作,替用户做存储和计算的工作。“云”的好处还在于,其中的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新,保证“云”长生不老,用户不必担心个人PC 机硬盘的损坏带来的资料的丢失。一旦有需要,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上网的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快速地查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料而毋需关心存储或计算发生在哪朵“云”上。很多IT 巨头拥有或在建设这样的“云”。如Google 的Chrome OS、亚马逊的Cloud Drive、苹果公司的iCloud、微软的System Center……2012年以来,云计算进入到迅猛发展的时期。

当下人们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知之为知之,不知谷歌知”成了人们习惯的一种学习方式。2010年11月人民网对“图书馆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读者问卷调查,在选择“不去图书馆的主要原因”时,分别有66.94%、57.08%和50.72%的人选择“馆藏匮乏”、“有途径可代替”和“馆藏更新慢”。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通过虚拟空间远程获取的知识与信息量大质新,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在习惯于“玉指划屏乱翻书”的新一代读者眼中并非不可或缺。因此新形势下图书馆必须承担新的社会使命,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浪潮的冲击下得以生存和发展。

1.2 知识经济时代公众的精神需求赋予图书馆新使命

随着新世纪我国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大多数人不再有温饱之虞。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旦最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则成为人们努力工作不断进取的动力。小康阶段的需求主要有交往(归属)、尊重等,需求层次越高越难以满足,这就是当今时代物质充盈与精神焦虑并行的原因。人们渴望交流沟通,渴望理解抚慰,渴望满足自尊获得成就,渴望放松紧张疲惫的身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向往这样一个地方——无需消费、资源共享,没有贫富贵贱、上下尊卑,没有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宁静祥和之所——图书馆。阿根廷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作家博尔赫斯诗曰“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对天堂的一种美好憧憬,也是对图书馆的一种褒扬。图书馆聚集了人的资源和信息资源,是社会交往、信息共享、休闲娱乐的最佳空间,在此人们毫无压力地平等交流,轻松阅读,个人的兴趣特长像植物一样在温馨闲适的环境里静静生长。故荷兰图书馆学家舒茨说“公共图书馆就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人民网对“图书馆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分别有33.8%、21.05%和4.53%的人出于休闲消遣、听讲座、看展览以及交往需要前往图书馆。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图书馆开始承担阅览室、自习室以外的功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呼唤图书馆新使命

知识经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之一是全球民主化进程加速。公正、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大顺应民众的心声,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文化生活方面“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建设文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此举受到无数网民的热议和力顶。网友评价:“有一扇门为乞丐而开,才有资格叫‘天堂’……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对此,杭州市图书馆馆长楮树青有三点感慨:“一是全社会对边缘人群的关注在提高,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二是边缘人群确实需要我们关爱,现在也是关爱边缘人群的时候。三是一定要有社会机构去关爱他们,而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很高兴。”值得欣喜的是,杭图受到全国各大媒体热捧的当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意见》;2012年5月1日以“人本文化”为核心理念而编制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各阶层矛盾凸显等,它们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物质上的贫富差距将长期存在,但精神贫富差距则完全可以逐步缩小。图书馆对乞丐、拾荒者免费开放就是在承担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查阅文献看书学习的地方,更应该是一个让市民自由穿行的空间。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尤其需要这样的空间。

1.4 “第三空间”、“概念商店”等新理论的应用践行了图书馆新使命

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是2009年IFLA(国际图联卫星会)的五大主题之一。在2011年的IFLA 会议上,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仍是代表关注的议题。“第三空间”理论最早出现于2005年美国著名地理学家Edward W.Soja 的著作《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旨在鼓励读者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空间的意义。之后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撰写了《绝好的地方》,对这种理论进行了推广和应用。他称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中心的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公园等则为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一个公共交流的地方,没有职场的等级意识,也没有家庭的角色束缚,人们可以抛开社会压力与经济压力,给被第一和第二空间挤压的心灵一个不羁之所。第三空间的特征是平等包容、自由开放、闲适便利,这与当前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所推崇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我国上海、天津、深圳等各地图书馆积极打造“第三空间”,将这个理论付诸实践。2010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投资8.5 亿,总面积6 万平方米,坐落在浦东新区的中心区域,被誉为“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打造城市会客厅,市民可在此会友待客;深圳龙岗区少儿图书馆允许读者吃零食喝饮料,设有表演场地、涂鸦墙等……近年来各地新建的省市区级图书馆馆舍风格各异,馆藏特色不同,但都如一张张城市名片,赏心悦目;又如一座座精神家园,宾至如归。

除了第三空间理论,各级图书馆建设中还引进了“概念商店”(Idea store)模式。Idea store 商店是集购物中心、成教中心、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于一身的公共服务集合体,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航母。2006年落成的深圳图书馆新馆位于城市的行政与商业中心,人们到此购物、餐饮、小憩、看展览、听音乐,咖啡伴着书香消磨闲暇时光,可以说具备了概念商店的雏形。总之,随着这些先进理念的推广与应用,新世纪图书馆承担的新使命悄然得以践行。

综上所述,公众到图书馆除了学习求知,接受文化的熏陶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如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满足感、平等权利、关怀尊重等人文精神需求,并非“学习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的使命论所能概括。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仁者爱人,众生平等,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包容人性的弱点。新时代的图书馆顺应当前形势,给予读者人性关怀,满足了公众学习求知以外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的历史条件赋予图书馆新的社会使命——人文关怀中心。

2 图书馆新使命的实践途径

为凸显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使命,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新建馆舍或者对旧馆进行改造扩建,积极打造公众的“第三空间”;同时各种保障民众平等享受图书馆权利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这表明政府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人文关怀型图书馆的坚定决心和宏大气魄。作为图书馆业内人士,我们主要在具体而细微的层面探寻图书馆如何实现人文关怀的使命。人文关怀是一种感受,它有形也无形——既来自馆舍布局、花草树木、雕塑喷泉、无线网络、检索机、触摸屏、涂鸦墙、沙发、水吧,也来自适合各类读者的馆藏、充满工作热情的馆员、人性化的制度、座椅弧度与人体曲线的吻合度、书架高度、家具色彩、音乐、光线……这些因素水乳交融,很难界定哪些是“环境氛围”,哪些是“基础设施”,哪些是“服务举措”等。因此,我们根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图书馆硬件建设方面的人性化

人文关怀型的图书馆的硬件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如馆舍的布局与绿化、室内的装饰、家具的设计、管线的铺设、设备器材的配置、功能区域的划分、标识导览用品的制作等等,无不体现一个图书馆的人性关怀水准。目前各地的图书馆步入旧馆改造扩建的更新期,一些馆舍的选址难免受到局限。这就需要在馆舍的布局、功能区的划分上精心规划设计,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新馆建在旧馆对面的狭长的洼地上,受地势所限,一楼架空,不宜设置阅览室。深大图书馆人在巧用空间上煞费苦心:在架空层开辟了报告厅、多功能厅、读者沙龙、培训室等,最大限度地腾出室内空间用于藏书,并在三楼开辟露天读书平台。在专用家具的选择上,深大图书馆确定了“将使用家具的人、所设计的家具以及人与家具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设计和制作”的指导思想,例如在特藏室的古籍区,添加了全樟木书柜、仿古家具以及墙饰等,配以相当数量的珍版古籍,显得古意盎然。如今朴实实用的报告厅,组合灵活的多功能厅,集书吧、水吧于一体的读者沙龙,舒适又有品位的露天读书平台,风格别具的特藏室,滚动播放的视屏导引,让图书馆成为大学生们在教室与宿舍之外的一个绝好的身心栖息之所。

另有一些图书馆实现家具电器一体化,阅览室的书桌上配有台灯、插座、网线,读者不必争坐靠近墙面插座的位置,也不会因连接线纵横而行走不便。一些图书馆的书桌还设有放置咖啡杯的卡座、休息时欣赏音乐的耳机。功能区的划分也打破资源载体形式的界限,设置自动检索机、自助借书机、投币打印机及复印机、光盘刻录机等,实现藏阅视听借下载一体化。这样读者随心所欲游移于各种信息中,快速便捷地检索和利用文献资源以及办理借还手续,随时可将电子资源与印刷信息“无缝链接”。读者在美观实用布局合理的馆舍中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硬件设施,会由衷地感到本无生命的建筑设施都有了温度。

2.2 图书馆软件建设方面的人性化

软件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馆员、服务和制度上。吉林市图书馆刘昕利用Ucinet 对CNKI(中国期刊网)中2000—2010年“县级图书馆”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指出2005—2009年图书馆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环境、体制、服务、馆员”四个方面。可见近年来对图书馆软件建设的研究是热点主题,本文着重针对人性化软件建设所涉及的“馆员”、“服务”、“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员应该是一种什么形象?在大众媒体中图书馆员往往被刻画为古板、刻薄、单调、沉闷甚至神经质,他/她们衣着保守、颜色单调,就像小说《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平斯夫人。这种终日表情愤怒、目光犀利,把学生当贼来监视的图书馆员如何给读者亲近感?刻板印象的形成有诸多社会原因,图书馆员所能做到的是转变观念,换位思考,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化到日常的工作中,加强修养终身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外语、通晓心理学常识,为自己注入丰富的时代色彩和鲜活的生命力。努力塑造“机智的、爱阅读的,有趣、开放的,穿着随和、亲切的,致力于宣扬技术,吸引人们注意的”现代型图书馆员。

其二,充满人文关爱的服务有什么特点?最能让读者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服务主要在面向普通读者的流通阅览岗位,这些部门的员工几乎都是女性。梁启超1922年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演讲中提到“图书馆是适于女性的职业,因为女子的精细和诚恳,都是管理图书馆最好的素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仅有这些素质还不够,面对海量的信息,图书馆员能将其有序化,如导航员一样带领读者行进在书海中,引导第三空间的交流互动。有人说“顾客和员工经常在一起愉快地谈论咖啡成了星巴克咖啡店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这种情景也将出现在馆员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其三,充满人性化色彩的制度核心是什么?答案是“人”。这个“人”包括员工和读者。图书管理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偏低,普遍缺乏职业自豪感。人性化的制度有助于创设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弥补待遇上的不足,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工作激情和奋斗精神。我国优秀民营企业德胜洋楼公司的员工入职前几乎都是农民,每到圣诞夜公司都请他们到五星级酒店开年会,感受高品质的生活。在“把爱给够”的企业文化中,很多员工被打造成彬彬有礼,遵守秩序的绅士。管理者认为只有“受人尊重、拥有尊严的员工才能反过来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把自豪感带入工作中”。同样,人性化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会让图书馆员为在这样优雅温馨的环境里工作感到自豪,于是会以更加友好、亲切、包容的心态满腔热情地为读者服务。对于读者,应改变以书为中心,强制读者服从管理的制度设计。如取消对使用资源权限的差别化管理,鼓励广大读者平等自由地享受图书馆;取消服务禁语,多用温馨提示;提倡多教育少惩罚等。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无门无监控,完全自助借阅,年终盘点藏书,数量不减反增。这座图书馆的任何角落全无摄像头,也没设报警器。墙上的标语是“图书馆无门,我把诚信门”、“显示读书轨迹,考量道德底线”、“尊重规则是对自我的尊重”。读者评价这里就像家;网民盛赞“自由的图书馆,自由的学校,带来自由的知识”。

3 结语

从古至今,社会历史的变革持续推动着图书馆的发展。古代图书馆无论东西方都有“书不出阁”的规定,中国式藏书楼的服务对象更有严格的等级限定。而在全球民主化的今天,旧有的制度为广大民众所摒弃,新技术的推广成了民众平等享有图书馆权利的催化剂;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新的价值观念直接推动图书馆走向人文关怀中心;“第三空间”等理论的运用让人文关怀型的图书馆成为现实。当今的图书馆应顺势而为,一改过去古板、严肃、拘谨、冰冷的面孔,努力做到亲民悦民。“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现代图书馆会逐渐散发出人文关怀的光芒,成为人人想去,人人能去的“第三空间”。随着各种以人为本的行业规范陆续出台,图书馆肩负的人文关怀的社会使命必将日益彰显!

1 龚蛟腾.古代图书馆学学理反思与秉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91.98

2 图书馆陷入转型之困:馆藏匮乏成“死穴”——网络调查·关注图书馆生存状况[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13124164.html,2013-01-05.

3 冯源. 杭州图书馆向乞丐开放. 渤海早报[EB/OL].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l/201101/t20110121_3226155.html,2013-01-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2/14/content_1803021.htm/2013-01-08.

5 GB/T28220—2011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S].

6 宋雷,崔中芳.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时代建筑,2009(6):80~85

7 李浩. 免费开放后的公共图书馆要逐步走向天堂——借鉴星巴克理念打造“第三空间”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74~76

8 程焕文,等.图书馆权利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

9 喻新军.凸显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56~58

10 刘昕.国内县级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2):164~168

11 包凌.大众媒体中的图书馆员形象[N].新华书目报,2011-12-23(A09).

12 Marilyn Johnson. This Book Is Overdue [M].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11.

13 孙伟.一个值得我们民企关注的企业——星巴克[J].中外企业文化,2004(10):46~48

14 杨壮.德胜洋楼:中国式管理的新范本[J].商业评论,2012(7):122~139

15 宁波无门图书馆引热议. 网民称成全民一堂诚信课[EB/OL].http://news.qq.com/a/20121109/000293.html,2012-11-09/2013-01-08.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空间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人文社科
QQ空间那点事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