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开卷悦纳的海天版阅读推广书系
2013-11-14马德静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马德静(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继深圳海天出版社在《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之后,在2012年11月第十三届“深圳读书月”举行之际,该社又推出了阅读推广的一套新读物,即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所著的《阅读,与经典同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徐雁教授所著的《纸老,书未黄》和湖南作家、藏书家彭国梁先生所著的《近楼,书更香》。这套书中既有探讨人文经典阅读、阅读推广、“文学疗愈”、“终身学习”等主题的学理性文章,有推介好书、关注人生的读书随笔,又有记录文化老人、书爱家、艺术家人生历程的访谈文章。本书系均为32 开精装本,十万字左右,其基本文风是清言娓娓,诫语谆谆,令人悦纳。
1 阅读传统及其转型的文化解读:王余光的《阅读,与经典同行》
文字的发明与应用将人类推进了文明的时代,自打中原的先民创造了汉字,阅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人类行为就已客观存在。与翰墨书卷相伴了数千年,文人雅士笔下关于读书的文章诗词不胜枚举,“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中国人的阅读传统延续至今日,读书仍旧是传家、继世的人间第一等好事吗?王余光教授的阅读文化学文集《阅读,与经典同行》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1.1 解读阅读转型,梳理阅读传统
本书选辑作者近十年间发表的有关阅读文化方面的文章及演讲稿而成,共十六篇,书名取自作者于2009年4月在东莞市图书馆所作的同题演讲。全书由“阅读与时代”和“阅读与文化”两编组成。上编“阅读与时代”,从阅读学的视角审视信息时代面临的阅读问题,探讨传统经典与推荐书目的命运,阐述儿童阅读、家庭藏书、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等阅读推广领域的热点问题,倡导在信息时代“重返经典阅读之乡”的理念。
开篇《我们不得不面临的时代》一文,将读者置身于电视、电脑和手机荧屏冲击下的第三次阅读转型中,指出“阅读转型,这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而后在《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等篇目中,以科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概括出当前浅阅读、读图、读网的阅读特点,从而将阅读转型这一线索贯穿全书。与这一主题相呼应,书中以大量篇幅讨论阅读转型条件下的传统经典、推荐书目等问题,呼唤我们通过传统经典(具有一定影响力、时间性和广泛性的非学科经典)的阅读,获取知识,传承文化,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他指出,长期以来,经典阅读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信息社会需要我们“重返经典阅读之乡”。他认为,“读书的目的除了实用知识外,还在于促使人们深刻的灵魂拷问和自我反省,并引导人们走向精神的丰实和成熟。时尚阅读、流行阅读带给读者的只是一时感官享受,而无法深入人心。滋润人灵魂的,只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
他指出,“轻阅读”、“浅阅读”、“泛阅读”使人思维趋于“片段的和‘闪烁’的”,从而“导致表达困难,词汇量贫乏或者词不达意”,尽管信息已呈“爆炸式”增长,却“并不表明我们拥有的知识更加丰富,我们的知识更多的来自于我们的严肃阅读”。
在下编“阅读与文化”中,作者把阅读置于社会历史的整体环境中综合考察,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归结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对中、西方阅读史研究进行了梳理评述。而后,作者在《中国阅读史研究纲要》中通过阅读史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多个侧面,构建了中国阅读通史的内容体系架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阅读史上的丰富遗产还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当我们凭吊历代文化名人的读书史迹,缅怀书香不辍的文化名人的书斋生活,回望修身弘道、勤学苦读的阅读传统时,更加期待这部《中国阅读通史》早日问世。
1.2 开放的阅读理念和学者的文化反思
作者谈论经典,提倡阅读,决非是读书人自说自话。书中列举了中外历代文人学士的“经典观”,梳理比较各类推荐书目,指出“任何一部推荐书目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推荐者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并运用计量的方法,对80 种中外书目进行统计,列出一份相对来说具有客观性的书目,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启发读者思考,鼓励质疑的勇气。字里行间,彰显着开放包容的阅读理念和对阅读权利的尊重。
而当他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学者、肩负社会使命的阅读推广人,思考中华文化如何传承,经典阅读的文化价值何在时,则在书中透露出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对诸多文化现象的反思中,他不无忧虑的写道,可能很多人会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必承担如此沉重的历史责任。但如果我们每个读书人都不承担这样的历史责任,那么这个文化将会中断以致彻底消退。我自己在想,我们青少年现在喜欢的东西,都不是中国自己的东西,他们喜欢吃的快餐是肯德基,他们喜欢看外国的大片,他们喜欢玩外国的电脑游戏。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消退”。
作者坦言,“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我本人仍然是个保守主义者”。在电子图书、网络阅读等概念盛行的今天,图书馆和纸本阅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冲击,我们不能不与他一道思考和追问:“我们还有书籍之恋、图书馆之恋”吗?乐观的想来,也许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无论是青灯黄卷式的纸本阅读,还是“一网在手,天下我有”的荧屏阅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2 最是书香能致远:徐雁的《纸老,书未黄》
徐雁教授的《纸老,书未黄》,是作者近年来读书随笔和阅读学文章的部分结集,共12 篇。作者期待读者能从本书中获得“一星半点的启迪”,亦希望“最是书香能致远,至乐何如读好诗”能够成为公众的“共识”。这些文章,有的或全文或部分地在作者位于“百度”和“新浪”的博客“秋禾话书”中披载过,或在《图书馆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过,已经获得过读者和书友的关注好评。
2.1 惜缘知福的爱书情意
本书缘何命名为《纸老,书未黄》?作者在本书“后记”中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日渐边缘化的纸本书籍,已不再是人们惟一的选择和主要的选择”,浸润着“古典意境和人文情怀”的阅读风景是否就此消逝了呢?“其实,纸老,书不黄。那看似老旧不堪的尘封书册,灰头垢面的样子,却是开卷有新知,常读则常新的。人贵有主观能动性。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的只是书籍的形制和型态,而不是其中的信息和知识,更不用说书中所包含的高深学问和精严智慧了”。
因此,尽管作者在书中多少有些怆然的说起,对于“培育读书种子”这类路漫漫其修远的事情,“只不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一天书生就道几声‘读书好’而已”,却依然怀揣着爱书藏书的心事,寄言后辈学子:“因为我的期待,这书卷儿,不要只是作为徒儿们学生期间的专业,也不要仅仅把它当成了谋生的职业,还应该把它作为百年人生的志业。”而读书的忧乐甘苦,说来竟也简单。要能辞是非,绝名利,甘与诗书笔砚为伴。
2.2 导航学海的“书之书”
《“文学是一种大众的幸福事业……”》等一组阅读学文章对文学书籍的阅读推广价值、可以充当书林“千里目”的“书之书”,文学家孙犁的读书经历和体会以及进行了学理上的阐释,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推广范例。
《欲穷书林“千里目”,且读学海“书之书”》一文,不仅是指引爱书人遨游书海益智增慧的指南性文章,说它是《纸老,书未黄》的导读文字也相宜。因其书本身就是能够使人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培养爱书品性的学海“书之书”。作者将自己的阅读之感娓娓地述与读者,文中散发着“自由阅读、温情理解、随意抒写”的情怀。无论读书以求富贵,或是读书以遣余怀,借助书林的“千里目”,在淘书、读书、藏书的过程中丰盈心智,构建起足以寄情抒怀、忘却烦忧的读书家园,亦不失为今日数据信息之海中的一片别样山水。他指出,在一个几乎户户都有“机房”的小康之家,拥有一个具有人文、科学特色专题藏书的“书房”,作为“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或“高斋晓开卷,独共圣贤语”的所在,“正是这个红火的网络科技时代所应构建的一个精神家园,因为这也是一个家庭在文教上可持续发展力的策源地。”
《“文学是一种大众的幸福事业……”》一文,探讨了阅读“文学好书”的人文价值和心理疗愈效用,指出它们是“温补人类心神的‘十全大补丸’,而启蒙人道主义、温情主义和道德仁怀,培养终身读书乐学的人文习惯,都以‘文学好书’为最理想适宜的起点”。
《从“知识奠基”到“文化给养”》则从阅读文化学的视角揭示了文学家孙犁先生作为一个“生命不息,阅读不止”的终身学习者如何在文化经典之林中“回觅书香,寻根文脉”,最终读书成才的过程。从而提出阅读推广工作中的一个新建议:“在名人故居的展示内容中,以阅读文化学视角,着力揭示被纪念人物读书轨迹及与其成才成名的因果联系。”
2.3 耐人寻味的读书感悟
有评论者曾指出,徐雁教授的“秋禾式”书评书话,往往在评书说书的基础上,“以人生为关照,从评论的作品中或推导、或提炼出有关人生的见识,其语气有时如良友的告诫,有时又如师长的劝诫”,这是其作品开卷有益,掩卷留思的原因所在。
《乐黛云〈四院·沙滩·未名湖〉读后感》等七篇读书随笔,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七部学人和艺术家的自传和回忆录,作了深度的推介和评论,“举重若轻的道出对人世的体悟和感悟”。七部作品,各自抒写着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但生逢波澜的时代,他们都曾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的被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所裹挟,遭遇并经历着个人与时代的悲欢离合。他们之中有人因书籍和知识获罪,有人因坚持“自由恋爱”而被清洗出机关,有的则因旧艺人的“原罪”而经历“肉体、精神的双重炼狱”……由此历经起伏坎坷的半生,却未因此停止独立的思考与写作。长期的阅历和学识使他们痛定思痛,遂命笔记录人生,以之作为后来者的镜鉴。
作者通过对这诸多人生历程的独到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原书作者及其时代的一把把钥匙。以《在“无字书”中读得了“有字理”的丁学良》为例,通过《液体的回忆:水、泪、血、酒中的三次革命回忆录》(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年版)书首的“题献”,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为作者丁学良敬爱有加的马若德教授。马若德先生援引丁学良进入哈佛校园讲学立说,并要求他“不仅要念书,还要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于是我们便豁然理解了“造就作者此种观察、思考和写作风格的,自然是他在多年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程中积累的阅历和学力”,体悟到这些学人、艺术家卓越的见识和文字,“正是作为一个书生和学人的哲思睿智之言……以及其在形而上的知识理性层面的感悟”。
读者在文本之中随着书作者和书评者的引领,走出书斋,走进“天下”这本无字的大书,获得人生的智慧、心灵的震动,而书里书外这些“有点难与君说,却又不能不好好地予以一说”的妙理,或许正是对“纸老,书不黄”最理想的注解。
3 独于俗世亲书人:彭国梁的《近楼,书更香》
彭国梁先生是一位诗人、作家、藏书家。因为蓄有粗犷俊逸的胡子,彭先生被人们称作“彭胡子”。他居住的四层小楼名曰“近楼”,四层楼都被三万册藏书占据着,一楼是大书、精装书,二楼是图文书,三楼是综合类书,四楼是创刊号、终刊号杂志。彭国梁在近楼书海中恣意遨游,他依据自己的藏书,先后编著成“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丛书、《长沙沙水水无沙》、《消逝的长沙风景》等作品。彭国梁的胡子远近闻名,近楼的书香也飘散到全国越来越远的地方。
3.1 书名的由来
《近楼,书更香》是一部记人的散文集,收入记人散文共33 篇,以“书香”名题,却专注于记人。一读“后记”便可知其中缘由——“我写人物是由来已久的……我所写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书赠我,有的还特别多。比如彭燕郊先生、钟叔河先生、又比如流沙河先生,还有陈子善、薛冰、王稼句、徐雁、董宁文先生等等。近楼,因为有了这些前辈或同辈们的签名本,自然,书更香了!”同时,彭胡子写人又是有取舍标准的:“这些文章我是写得很有感觉也很顺手的。我不会随意去写一个人的。一旦我动念头去采访、去写了,这个人一定有其闪光之处。”
读罢这些文字,作者的心意也即了然了——书由人作,人因事显;其人艺精,其书旨深;其人德馨,其书亦香。《近楼,书更香》这书名果然再合适不过了。
3.2 文化老人的个性速写
彭国梁笔下的人物世界是多彩多样的,热情如火的“老青年”、著述立说的学者、痴心寻访的收藏大王……这些文章大多曾在《老年人》杂志上发表过,书中记述的老人有几十人之多。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我们面对百岁老人,无异于面对一个生命的奇迹。如果这个生命又盛载着文化,那么生命的奇迹也就变成了文化的奇迹。”他们盛载着文化,厚重醇香;阅读他们生命的轨迹,亦可以获得心神的滋养。
作者既写文化老人的超然智慧,又写他们身为凡人的死生和哀乐,既写老人历尽沧桑的豁达与随心,又写老人心底的童真与激情。就以这书爱家为例,彭国梁是条“特级书虫”,与书爱家们“臭味相投”,自然在情理之中。他笔下的“书窝”和“书虫”,读了难免让人眼馋心羡,比如他写那位“超级书痴”吴教授:“现在,我和老萧来了,那书房之中就得再放上两把椅子,还真是放得有些艰难,就好像满满的一杯水,再要扔进去两颗石子,那水就要溢出来了。……这书房有一特殊的风景,便是书床。这床是吴教授临时休息时用的,床下全是一个一个装满了书的纸箱子,……所以说这床是没有床架的。就是把毯子摊开在纸箱子上,再放上一条被子,吴教授看书累了,有时就往被窝里一钻,让自己变成一条做梦的书虫。”
对材料精当的取舍和引用,使书中的人物真实又亲切,这样的文字很难使人与“下楼腿颤,迎风流泪”的老人家联系起来,循着作者鲜活生动的笔墨,我们似乎也感受到那一片“多情人不老”的夕阳暖晖了。
3.3 质朴平实的真诚与真情
彭国梁是诗人,一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率性豁达,具有浪漫气息的性情中人”。大概是受诗歌创作经历的影响,他带着诗人的敏锐、好奇和赤子之心观察人、描写人,阅读他笔下的人物,最使读者为之动容的,是其质朴平实的文字背后不事雕琢的本色与真情,读来却让我们百感交集,悲欢哀乐如同身受。
在与作者同悲喜同感怀之外,书中闪烁的智慧与胸怀也可以使读者开卷有益。彭国梁在后记中说“我喜欢写人物……他们大多在某一个领域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我在采访他们和写他们时,我是虚心的,也是获益匪浅的。”他怀着求知受教的真诚走进这些诗人、艺术家和文化老人,故而记录他们的文字亦足以使人益思增慧。彭国梁先生不仅为当代的文化名人留下了个性化的速写,同时也引领着读者在社会和人生的无字大书中,读人阅世,陶冶品性,增长智慧与学识。
4 结语
读书明理,开卷有益。青灯黄卷,曾经伴随一代代中国人度过无数春夏秋冬,在数据和信息将我们全面围困的时代,该如何把握阅读的航向,不至于在书林学海中迷失?我们不妨将海天出版社的这套阅读推广读本当做一盏灯塔,因为它们“无论是在个人的阅读文化爱好和理念方面,还是从阅读推广的实践工作方面,都能够给予我们书文化的启迪,引导我们在阅读推广工作领域作出更大的激情和创意”。
1 徐雁.秋禾书话[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474~495
2 童翠萍.秋禾书话书评的文体特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87~91
3 萧金鉴.“书人办书人 其乐也无穷”[N].长沙晚报,2012年02-23.
4 陈路遥.开卷有益: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的启迪[J].图书馆杂志,2013(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