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2013-11-12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赛校企实训

魏 芬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231131)

在2012年6月16日结束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两名选手经过层层考验、在8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第4名和全国第11名的好成绩,分别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大赛之后,课题组进行了总结:自2009年,酒店管理专业被确定为院级特色专业之后,整个课题组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技能大赛是建设质量的反映,也深化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两者相辅相成。

一、建立技能大赛实施机制,保障大赛顺利完成

(一)“三级递进”的选拔方案

尽早建立院级、省级以及国家级比赛的三级选拔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选拔方案。选拔方案的制定主要由校内专家、专业带头人、指导教师、校外专家、企业专家等人员构成,为人员的选拔提供科学依据。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例,在每年12月份进行院内选拔,院内选拔由校企合作单位冠名举行,自 2009年起,院内举行了“启东杯”、“洲际杯”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比赛内容的制定主要依据全国比赛的比赛内容以及企业的经营实际问题,包括理论赛、操作赛、英语口语赛、现场创意赛以及现场解说五大部分,选拔地点在学院内进行,选拔评委由校内专家及校外专家构成,选拔比例按照省赛参报人数的5倍选拔,做为省赛的后备力量。次年4月份按照省赛要求从院级比赛中按照淘汰赛的形式进行选拔,之后确定国赛人员。依据安徽省教育厅的指示意见,在全省范围内至少进行2次以上的集训选拔赛,为国赛选拔优秀选手。

(二)弹性的训练方案

根据选手特点、比赛特点、技能特点、时间长短等因素制定弹性的训练方案,既要保证每天完成固定的训练任务,也要完成每人的弱项训练以及提高项的训练任务。指导教师要制定出每天训练任务完成表,此表内容不仅规定了任务量,还规定了任务质的要求,再根据选手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任务表的修订。在经常修订训练方案的同时,还要对训练地点、训练材料、训练方式、训练时参与评判人员、心理素质训练、训练模式、训练强度等进行弹性调整。另外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团队的组成很重要,一般按照年级比1:3:2,即一个三年级学生,3个二年级学生和2个一年级学生的比例配备,主要考虑三年级学生经过顶岗实习,在专业技能上更具优势,具有一定的带领作用,二年级学生的训练态度以及参赛欲望更为强烈,可以作为中坚力量,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学习储备为主,梯队型训练队伍的构建,也为大赛的取胜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

针对制定的选拔及训练方案,一是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多次探讨,专家根据自身比赛的经验以及实际运营经验,对制定的选拔及训练方案进行修订,完善整个大赛流程,为比赛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对较难赛点的训练方式进行评价,指导团队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训练方式进行评价,最终选取最优最适合的训练方案。三是对主题创意进行反复评价,指导团队根据主题创意要求,反复对创意进行评价、修改、再评价、再修改,最终获得最优方案。

二、技能大赛能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1]构建以大赛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选手个性发展的技能大赛体系,离不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技能大赛的契机,打破原有校企合作一头热,即要么学校热情,企业不热情,要么企业热情,学校不热情的局面,可以实现校企双赢;打破原有的仅仅提供大赛物品的低层次的合作,加强实战场景的提供、企业技术骨干的支持、合作开发训练方案、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中,通过与江苏启东宾馆、合肥古井假日、稻香楼宾馆等单位的紧密合作,以横向课题研究的形式,完成了主题设计、菜单设计、技能难点攻关、成本管理、英语口语运用、人员选拔、服务流程演示、心理训练、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环节的研讨,通过校企的充分对接,既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也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实战经验。

以大赛为契机,可以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校企合作由浅层合作向深入合作转变,由浅层的探讨形式发展到深入地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由单方面合作向多方面转变,由原先的实习生作为合作纽带,到师资、培训、教学等多方面合作。三是由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变,以往的合作形式在出现问题时,再去解决问题,现在的合作有更加规范的操作模式。

三、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技能大赛由于具有常规教学所不可及的特殊的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酒店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办学摸索,一是逐渐形成了院级、省级及国家级三级大赛机制,通过定期举行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技能锻炼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成立了以各个赛项为主的兴趣小组,通过知识大赛、技能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内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专业素养。三是完善大赛激励机制,完成对大赛中取得好成绩选手的激励政策的制定。

(二)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大赛引领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是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岗位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专业综合理论、综合技能与综合素养的运用,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依托大赛中的项目与环节,促进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3]酒店管理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大赛项目的要求,提炼知识点、技能点以及素质点作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如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托国家级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餐服务技能要求及提高”、“主题设计构成要素及评价”、“餐饮成本管理”、“菜单设计及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再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流程,将大赛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依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情景,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工作情境或模拟情境中开展学习,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理解学习取代机械学习、主动调节学习取代被动调节学习,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大力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表1 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相结合

四、优化课程体系

依托大赛中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及行业运营内容,在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实现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确定岗位基础能力模块、岗位核心能力模块及岗位拓展能力模块3大课程模块。加大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保证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修订原有的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的教学比例,改革教学组织模式,修订为“2+1”的组织模式。依托大赛中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开发相应课程,如《酒店管理实务系列课程》、《酒店成本意识》、《中国旅游资源概况》、《酒店服务创新》等。

五、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吸引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积极投入各级技能大赛,更新实训设备,增加实训工位,优化实训情境,完善实训功能,全方位保障技能训练,使赛点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对实验实训条件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模块的建设;进行实训课题研究开发;加强实训指导教师业务培训;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模式。

六、培养师资团队

酒店管理专业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大赛和指导学生参赛,有效促进了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培养需求,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也畅通了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渠道,促进了兼职教师聘任和教师下企业锻炼,有效促进了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发展。依托大赛平台,引领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要求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之一——职业能力的指导力不断强化。在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过程中,采取多举措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七、基于技能大赛深化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一)继续做好技能大赛深化人才培养的总结工作

大赛是教学质量的衡量器,也是引领教学发展的风向标,更是人才培养的助推器,依托大赛平台,总结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是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因此做好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至关重要。

一要根据大赛内容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跟踪行业前沿,反应行业动态的大赛内容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如何依托大赛平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教学成果,让少数人参加的大赛变为大多数人享受的教学成果,这是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体现,也是继大赛之后需要重点总结的问题。

二是根据大赛举行的方式继续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何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与教学问题相结合,如何将学生的角色尽快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如何将教室转变为酒店情景,如何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依托技能大赛的平台,能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也是对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契机之一。

三是根据大赛成绩检验教学质量。在参与大赛的过程中,能对教学质量做出很好的反馈作用,大赛结束之后,更能反映出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全国、省、市的培养水准。

(二)处理好大赛与日常教学关系的问题

教育部举行的技能大赛在每年的6月份,省赛必须在4-5月份进行,因而在教学的第二学期几乎都围绕大赛在进行,而且6月份刚好是期末时间。如何处理好大赛与日常教学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一是加强日常积累工作,包括院级比赛的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训练等;二是成立专门的大赛训练机构,给予指导教师相关政策,处理好大赛与日常教学之间的矛盾;三是改革国赛的举行时间,最好在暑期举行,避免了教学与大赛之间的某种冲突。

(三)完善大赛保障机制

大赛的举行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政策保障及后勤保障等,大赛要取得好成绩需要以上保障措施的支持。[4]如经费保障,由于各个赛项的不同,尤其是新加入赛项,势必要完善训练设施及参赛设备,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大赛经费或是解决大赛设施问题也是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如组织保障,可以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大赛指导小组,从开始的备赛到参赛到之后的总结、全程跟踪,对大赛给予重要的指导意见及莫大的支持,这也为大赛成绩的取得提供了保障;如在“课赛融通”机制的建立上,为指导教师及参赛选手提供课程与大赛之间的融通机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技能大赛有利于提升师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5]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讨了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积极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大赛作为检验器及风向标的作用,继续探讨大赛机制的完善、大赛效用的普及等问题势在必行。

[1]沈萍,葛峰.对高职院校多元化技能竞赛机制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赵钦.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就业创新能力[J].太原大学学报,2012(1).

[3]李胜明.借力技能竞赛 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J].职教论坛,2012(5).

[4]鞠锡田,张翠香.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2(5).

[5]刘宇晖.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猜你喜欢

大赛校企实训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