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管理炼真“金”
2013-11-12于万明陈世佳
○ 文/于万明 陈世佳
面对老油田发展困境,辽河油田金马公司运用“对标管理”,在求实、求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促进了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果放置在企业管理中,这句话体现出的管理思想便是“对标管理”。
●与先进比、与自身比,金马油田的对标管理力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供图/于万明
近年来,辽河油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进入生产中后期,面对油井产量低、成本高等矛盾和困难,如何运用管理提升解决产量规模与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成为油田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金马油田运用“对标管理”手段,持续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有效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2012年以来,通过对标查找,优化资产结构,盘活利用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实现资产挖潜500万元。
“取经”抚顺 建章立制
金马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对困难与挑战的客观分析,对优势与机遇的理性思考,超前提出了“对标管理”的工作思路,在寻找工作差距、明确管理方向、完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应对复杂形势、战胜困难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上做文章,明确了“责任、标准、效率、效益”的工作主题,旨在工作对标准,管理讲效率,经营要效益,全面履行好石油企业的三大责任。
工作初期,该公司利用网络、专刊等媒介对“对标管理”的概念和内涵予以宣讲,并且组织相关人员到“对标管理”起步较早、体系较为完善的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调研取经,进一步增强了“对照先进找差距,结合自身谋提高”的意识,进而明确了用电单耗、药剂处理等关键指标“对标”的思路和措施。
为了使这项工作有效开展下去,金马油田公司自上而下建立了统一的“对标管理”组织领导平台,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七个系统推进小组”,分工负责各路工作“对标管理”的组织、推动及落实,制定、督促各项达标措施的实施,测评管理工作综合成效,分时段进行“对标管理”的进度安排,分职责进行“对标管理”的追踪测评,分档次进行“对标管理”的考核激励。同时,充分利用经营分析会这一平台,建立月分析、季对比、年讲评的运行机制,保证了“对标管理”工作齐上手同筹划共推动。
为了使“对标管理”这一系统工程科学规划、全面系统地推进,金马油田公司采取了“现状分析、标准选定、对标比较、明晰差距、整改达标、持续改进”的PDCA闭环模式,实施稳步推进、持续改进。他们建立了以效益生产为核心的对标分析、以费用控制为重点的经济分析、以潜力挖掘为目标的综合分析制度,精心确立了“三层四级五类”标准体系,实行公司总体指标、专业系统指标和基层管理指标的“三层”指标管理,设置国内行业、集团公司、油田公司、金马公司“四级”标准,分成工作行为、经济技术、开发生产、服务保障、综合管理 “五类”标准区间,从而使管理工作有效地与先进比较,向标准看齐。
细化标准 强化考核
对标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要素多,对管理层、执行层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该公司在研究制定计划的同时,对制度的约束、监督和考核进一步细化量化。
首先,加强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完善包括质量、计量、标准化、制度、流程等在内的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对标管理。不断推进制度的持续改进,逐步形成完整、系统、配套、全覆盖的标准管理体系。
其次,加强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快现场标准化建设,规范现场工艺流程、规范生产操作规程、规范设备管理。逐步实现现场管理标准有序,内部控制执行有力,岗位职责执行到位。
再次,加强班站建设,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推进“五型五好”班站建设。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明晰岗位职责,“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大力开展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岗位责任心教育,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全面提升基层执行力,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过程受控制。
例如,通过组织召开HSE体系推进工作会议,对体系推进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按照推进工作安排,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作业许可管理和工作前安全分析,在采油作业区、油气集输作业区、热注作业区等基层单位推行上锁挂牌和安全目视化等工具,取得了明显效果。
同时,建立HSE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运行控制表,谋划工作计划,健全HSE制度建设,修订完成《金马油田开发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对标管理”检查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26项。通过推行过程管理,开展安全生产里程碑活动,进行目标责任控制,对科级单位实行季度ABC审核定级、奖惩兑现。
缩小差距 取长补短
“对标管理”并不是应对危机挑战的权宜之计,而是推进低成本战略的长久手段。金马公司“对标管理”的推行,促使该公司重新对目前的内外形势进行理性分析,系统思考,对实现企业质量效益发展的积极和不利因素有了更加明晰的把握。
作为曾经的上市企业,金马公司具备特殊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优势。多年来,该公司在生产管理、二次开发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为该公司实现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该公司领导班子会上多次提到,“对标管理”正是发现差距,缩减差距,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的过程,最终着眼点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该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对标举措,找出了弱点,缩减了差距,提高了企业总体实力。经过对标分析,发现油井的躺井率及检泵周期两项指标长期处于油田公司偏下水平。为此,该公司锁定出砂等三大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调整热洗周期、泵径等四项综合治理措施,将躺井率控制在5.5以内,检泵周期延长到540天以上。针对对标分析出的节电等优势项目,该公司继续强化,进一步明确生产用电管理“六大重点”,通过开展“三关一拿”的“小动作、大效益”节电活动,全年节约电量300万千瓦时,实际用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3%。
以“对标管理”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开发、效益产量论证,工程技术、节能减排研讨,成本资金、费用支出分析等活动,通过与同行业、油田公司指标和该公司历史指标比对,理清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辩证地分析出优势,为制定攻坚措施指明了方向。
生产工作中,他们在井站推行“四图一诊断”油井管理方法,提高油井分析、处理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油井生产潜力。在联合站实施“三色双向预警动态控制法”,使全部生产数据保持可控,保证了公司安全环保生产。该公司在“对标管理”中注重量体裁衣,不盲目从高,设立公司层面开发生产标准14项,经济技术指标38项,综合管理标准44项,工作行为标准4项,服务保障标准4项,基层单位层面标准146项。据统计,目前各项标准达标率在92%以上。
金马公司的“对标管理”,推动着全体员工与行业内的先进、与自身对比,找差距、寻对策、谋提高,实现了将“对标管理”的理论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的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快速走上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