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品德课上的有效化活动教学

2013-11-11罗茜

关键词:有效性情感评价

罗茜

[摘要]怎样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一、构建绿色课堂,营造活动氛围;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四、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

[关键词]有效性 活动 生活 情感 评价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怎样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活动化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几年的品德教学中,我认真地实践和探索。

一、构建绿色课堂,营造活动氛围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重要空间,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时更换。如德育漫画,图文并茂的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图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书香飘逸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也可以到热闹非凡的市场……只要是适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兴趣的场所,我们都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空间保障。

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

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品德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等都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如教学《日日盘中餐》一课,我在导入部分用了猜谜的方式,让同学猜是什么农作物,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好地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参与新的学习,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资源。

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品德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为“儿童的认知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也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以外学生的学习中,我主要应用以下几种学习活动,即游戏、实践、角色扮演等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1.游戏。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例如,我在《集体荣誉靠大家一课》设计了一个夹玻璃球的游戏导入,同学们在游戏中明白了集体荣誉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避免了生硬的说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收了知识。

2.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有待于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这就需要联系实际导之以行。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品德教学的内容又大多贴近生活,要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养成教育,就要利用有限的课堂,设计多样的活动,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串接起来,真正使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不管什么性别、智商的儿童,经常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比其他儿童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例如,《同在蓝天下》一课,我让同学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通过角色扮演,使他们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懂得应该尊敬、关心、帮助残疾人。因此,在品德课应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

四、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在活动化教学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其他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更多地注意活动过程,而不是仅盯一个结果,从而把评价的权利从学校老师扩大到社会家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总之,只要在品德课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化活动教学,相信总可以使我们的品德课提高实效性。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 小屯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情感评价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情感
台上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